生地黄汤1功效与作用

题目

生地黄汤1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生地黄汤1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生地八物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中消。清胃滋肾。

  • 第2题:

    简述射干麻黄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外感风寒,痰饮上逆,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宣肺散寒,化饮止咳。

  • 第3题:

    麻黄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骨节疼痛,无汗喘咳,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现用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见有上述症状者。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第4题:

    生地黄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眉棱骨痛属肝虚者。

  • 第5题:

    问答题
    归芍地黄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血虚咳嗽,盗汗自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或弦数。养血益气,滋阴清热。
    解析: 归芍地黄汤1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组成】生地归身白芍药枸杞丹皮知母人参甘草地骨皮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血益气,滋阴清热。
    【主治】血虚咳嗽,盗汗自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或弦数。
    【方论】方中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人参、甘草补脾益气,白芍、枸杞补肝敛阴,地骨皮、丹皮、知母清热除蒸。共奏养血益气,滋阴清热之功。

  • 第6题:

    问答题
    生地黄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心肺积热,流注大肠,大便下血。
    解析: 生地黄散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组成】生干地黄60克黄芩赤芍药黄连(去须)蒲黄地骨皮各30克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5克,以水300毫升,入竹茹1鸡头子大,煎至150毫升,去滓,频温服之。
    【主治】心肺积热,流注大肠,大便下血。

  • 第7题:

    问答题
    生地黄汤4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初生儿脾经有热,眼闭不能开。
    解析: 生地黄汤4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
    【组成】生地黄赤芍药川芎当归天花粉甘草(生)
    【用法】水煎服。外用熊胆汤洗之自愈。
    【主治】初生儿脾经有热,眼闭不能开。

  • 第8题:

    三黄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 第9题:

    凉血地黄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湿热下注,肠澼下血。清热燥湿,养血凉荣,

  • 第10题:

    生地黄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产后感受寒热,下痢。

  • 第11题:

    问答题
    地黄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发背成疮溃烂者。
    解析: 地黄汤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
    【组成】生地黄汁200毫升川升麻白蔹栀子仁黄连黄柏当归赤芍射干大黄甘草(生用)各10克
    【用法】上药细锉,用水2升,煎至1.2升,去滓,入地黄汁,搅令微温,以故帛纳汤内,蘸药拓于肿处,一日数次。
    【主治】发背成疮溃烂者。

  • 第12题:

    问答题
    防己地黄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风胜,手足蠕动,瘈疭,舌红少苔,脉虚神倦,阴虚风湿化热,肌肤红斑疼痛,状如游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癔病、癫痫等证属阴虚热伏者。滋阴凉血,祛风通络。
    解析: 防己地黄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组成】防己7.5克桂枝22.5克防风22.5克甘草7.5克
    【用法】上四味药,以酒200毫升,渍12小时,绞取汁;用生地黄1千克哎咀,蒸1小时,绞取汁;以铜器将上二种药汁和匀,分二次服。
    【功用】滋阴凉血,祛风通络。
    【主治】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风胜,手足蠕动,瘈疭,舌红少苔,脉虚神倦,阴虚风湿化热,肌肤红斑疼痛,状如游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癔病、癫痫等证属阴虚热伏者。
    【方论】方中重用生地黄滋补真阴,凉血养血为君;防己善搜经络风湿,兼可清热为臣;防风、桂枝调和营卫,解肌疏风为佐;甘草调补脾胃,和协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之功。

  • 第13题:

    问答题
    麻黄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骨节疼痛,无汗喘咳,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现用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见有上述症状者。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解析: 麻黄汤1
    【来源】《伤寒论》。
    【异名】麻黄解肌汤(《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
    【组成】麻黄6克(去节)桂枝4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9克(去皮、尖)
    【用法】上四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骨节疼痛,无汗喘咳,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现用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禁忌】表虚自汗,外感风热及体虚外感者均忌用。
    【方论】方中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为君;桂枝辛温解肌为臣;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四味合用,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 第14题:

    问答题
    生地黄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便出血。
    解析: 生地黄汤1
    【来源】《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
    【组成】生地黄15克柏叶9克黄芩6克阿胶6克甘草6克
    【用法】上五物,以水1.4升,煮取600毫升,绞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
    【主治】小便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