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复方大陷胸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大陷胸汤与小陷胸汤的证治异同。


    正确答案: 大陷胸汤与小陷胸汤均治热实结胸证。不同之处:
    ①从药物组成上看,针对里热,大陷胸汤用大黄且用量大,小陷胸汤用黄连且用量小,泻热之力有强弱之异。
    ②针对痰水,大陷胸汤用甘遂以逐水,小陷胸汤用半夏以涤痰,逐邪之力有轻重之分。
    ③针对邪结,大陷胸汤用芒硝以破结,小陷胸汤用瓜蒌实以开结,二者又有缓急之别。大陷胸汤为峻逐攻下之剂,小陷胸汤为化痰涤痰之方。

  • 第2题:

    试述大陷胸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鉴别。


    正确答案:大陷胸汤证为外热与体内有形之水饮相结于胸胁脘腹,以心下胸胁硬满疼痛,无大热,但头汗出,短气躁烦,脉沉紧为证候特点,治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大柴胡汤证为少阳兼阳明腑实,其证候表现除有与大陷胸汤证类似的心下痞满疼痛外,可伴见往来寒热,呕逆,郁郁心烦,不大便等,治宜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 第3题:

    升陷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兼见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脉沉迟微弱。

  • 第4题:

    复方通窍活血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急性阑尾炎恢复期,或阑尾区条索硬结。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主治】急性阑尾炎恢复期,或阑尾区条索硬结。

  • 第5题:

    陷胸承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痰热蕴结,腑气不通,发热,胸膈痞满而痛,甚则神昏谵语,腹胀便闭,苔黄腻,脉沉滑者。清热泻火,化痰通便。

  • 第6题:

    大陷胸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结胸证。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或短气烦躁,脉沉而紧,按之有力者。现用于急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等见有上述症状者。泻热逐水,破结通便。

  • 第7题:

    太阳病,十日已去,设胸满胁痛者,宜选何方:()

    • A、小陷胸汤
    • B、大陷胸汤
    • C、大陷胸丸
    • D、大柴胡汤
    • E、小柴胡汤

    正确答案:E

  • 第8题:

    问答题
    复方大陷胸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因腹腔炎症所致之肠麻痹。泻热通下,行气逐水。
    解析: 复方大陷胸汤
    【来源】《急腹症方药新解》。
    【组成】大黄10~20克川朴15~24克枳实10克芒消10~15克(冲服)甘遂末0.9~1.5克(冲服)
    【用法】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口服。
    【功用】泻热通下,行气逐水。
    【主治】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因腹腔炎症所致之肠麻痹。
    【禁忌】体虚无实邪者禁用。

  • 第9题:

    问答题
    小陷胸加枳实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阳明暑温,水结在胸,身热面赤,头晕,不恶寒,但恶热,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舌上黄滑苔。
    解析: 小陷胸加枳实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组成】黄连6克栝楼9克枳实6克半夏15克
    【用法】上药用急流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服。
    【主治】阳明暑温,水结在胸,身热面赤,头晕,不恶寒,但恶热,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舌上黄滑苔。

  • 第10题:

    问答题
    柴胡陷胸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少阳证具,胸膈痞满,按之痛者。
    解析: 柴胡陷胸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柴胡3克姜半夏9克小川连2.4克苦桔梗3克黄芩4.5克栝楼仁15克(杵)小枳实4.5克生姜汁4滴(冲服)
    【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兼开降。
    【主治】少阳证具,胸膈痞满,按之痛者。

  • 第11题:

    问答题
    复方大柴胡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溃疡病急性穿孔第二期,从气血郁闭证转化为里实热证者。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
    解析: 复方大柴胡汤
    【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组成】柴胡黄芩川楝子延胡索白芍药生大黄(后下)各9克枳壳木香生甘草各6克蒲公英15克
    【用法】水煎服。首剂由胃管注入,以后每日一剂或两剂,晚上服或早晚分服。也可制成冲剂,用温开水冲服。
    【功用】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
    【主治】溃疡病急性穿孔第二期,从气血郁闭证转化为里实热证者。
    【加减】若腹腔感染重者,加金银花、连翘等;便秘,加芒消;瘀血重者,加桃红、红花、生蒲黄、川芎等。

  • 第12题:

    问答题
    陷胸承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痰热蕴结,腑气不通,发热,胸膈痞满而痛,甚则神昏谵语,腹胀便闭,苔黄腻,脉沉滑者。清热泻火,化痰通便。
    解析: 陷胸承气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栝楼仁18克(杵)小枳实4.5克生川军6克仙半夏9克小川连2.4克风化消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泻火,化痰通便。
    【主治】痰热蕴结,腑气不通,发热,胸膈痞满而痛,甚则神昏谵语,腹胀便闭,苔黄腻,脉沉滑者。

  • 第13题:

    “结胸三证”是指大陷胸汤证、大陷胸丸证和小陷胸汤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醒脾升陷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

  • 第15题:

    小陷胸加枳实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阳明暑温,水结在胸,身热面赤,头晕,不恶寒,但恶热,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舌上黄滑苔。

  • 第16题:

    大陷胸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结胸证,颈项强直,朐脘痞满,自汗出,大便不通,脉沉实者。泻热开结,化饮通便。

  • 第17题:

    陷胸青龙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伤寒结胸,毒气内盛,手足逆冷,腹胀气喘,大便不通。

  • 第18题:

    复方大柴胡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溃疡病急性穿孔第二期,从气血郁闭证转化为里实热证者。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

  • 第19题:

    问答题
    如何鉴别大陷胸汤证与小陷胸汤证?

    正确答案: 大陷胸汤证与小陷胸汤证皆为热实结胸,但两者邪结程度有深浅之别,病变部位有大小之异,症状有轻重不同,病势有缓急之分。大陷胸汤证为水热互结,结深热重之证,病位以心下为主,可以旁及两胁,下至少腹。其临床表现可见心下硬满疼痛,不可触近,脉沉紧。证重势急,治当泻热逐水破结,用大陷胸汤。小陷胸汤证为痰热互结,结浅热轻之证,病位较局限,正在心下,其症为按之则痛,不按不痛,其脉浮滑。证轻势缓,治用小陷胸汤清热化痰散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大陷胸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结胸证。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或短气烦躁,脉沉而紧,按之有力者。现用于急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等见有上述症状者。泻热逐水,破结通便。
    解析: 大陷胸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0克(去皮)芒消10克甘遂1克
    【用法】上三味,用水600毫升,先煮大黄,取200毫升,去滓,纳芒消,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100毫升。得快利,止后服。
    【功用】泻热逐水,破结通便。
    【主治】结胸证。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或短气烦躁,脉沉而紧,按之有力者。现用于急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禁忌】素体虚弱,或病后不任攻伐者禁用。
    【方论】方中甘遂苦寒峻下,攻逐水饮,大黄泻热通便;芒消软坚泄热。三药合用,力专效宏,诚为泄热逐水,开结通便的峻剂。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大陷胸汤与小陷胸汤的证治异同。

    正确答案: 大陷胸汤与小陷胸汤均治热实结胸证。不同之处:
    ①从药物组成上看,针对里热,大陷胸汤用大黄且用量大,小陷胸汤用黄连且用量小,泻热之力有强弱之异。
    ②针对痰水,大陷胸汤用甘遂以逐水,小陷胸汤用半夏以涤痰,逐邪之力有轻重之分。
    ③针对邪结,大陷胸汤用芒硝以破结,小陷胸汤用瓜蒌实以开结,二者又有缓急之别。大陷胸汤为峻逐攻下之剂,小陷胸汤为化痰涤痰之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大陷胸丸与大陷胸汤的异同?

    正确答案: 大陷胸丸与大陷胸汤均含有大黄、芒硝、甘遂,均有泻热逐水破结的作用,主治大结胸证。大陷胸汤剂量大而泻下力峻猛,见效迅速。大陷胸丸相对剂量小而泻下作用较缓,同时方中有葶苈子、杏仁泻肺行水,通利肺气,取白蜜之甘缓,峻药缓用,适用于病位偏上或身体较弱的大结胸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大陷胸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结胸证,颈项强直,朐脘痞满,自汗出,大便不通,脉沉实者。泻热开结,化饮通便。
    解析: 大陷胸丸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25克葶苈子17克(熬)芒消17克杏仁17克(去皮、尖,熬黑)
    【用法】上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1枚;别捣甘遂末1克,白蜜20毫升,用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再服,取下为效。
    【功用】泻热开结,化饮通便。
    【主治】结胸证,颈项强直,朐脘痞满,自汗出,大便不通,脉沉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