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波消失,Ⅱ、aVF可见形态大小相同、间距相等的锯齿状波,频率为300次/min,QRS正常,频率为100次/min,RR不规则。心电图诊断为()
第1题:
各导联P波消失,QRS形态基本正常,但R-R绝对不规则,心室率130次/min。心电图诊断为( )
A.窦性静止伴交接区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伴2:1房室传导阻滞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2题:
心电图示P波规律出现,P-R间期为0.22s,每隔2个P波之后有l次QRS波群脱漏,心房率75/min,心室率50/min。其诊断为
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B.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房性心动过速伴3:2房室传导阻滞
第3题:
第4题:
各导联P波消失,QRS形态基本正常,但RR绝对不规则,心室率130次/min。心电图诊断为()
第5题:
女性,46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出现心悸、气短,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之以间隔均匀的锯齿波,频率300次/分,QRS波正常,频率150次/分,应诊断为()。
第6题:
P波消失,V1可见大小、形态间距不等的f波,QRS形态正常,R-R规则,其频率为50次/min。心电图诊断为()
第7题:
患者因反复心悸入院,心电图示P波消失呈锯齿状,频率300次/min,心室率100次,/min,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8题:
患者因反复心悸入院,心电图示P波消失,见锯齿波,频率300次/分,心率100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9题: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正常心电图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第10题: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第11题: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6:1房室阻滞
心房颤动,三度房室阻滞,交接区逸搏心律
交接区逸搏心律
交流电干扰,窦性心动过缓
第12题:
心房扑动,3:2房室阻滞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伴不规则房室阻滞
房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则房室阻滞
以上都不是
第13题:
P波消失,Ⅱ、aVF可见形态大小相同、间距相等的锯齿状波,频率为300次/min,QRS正常,频率为100次/min,R-R不规则。心电图诊断为( )
A.心房扑动,3:2房室传导阻滞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
D.房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
E.以上都不是
第14题:
心电图可见房室分离,即P波与QRS波无关,P波频率>QRS波频率,见于
120.心电图可见房室分离,即P波与QRS波无关,P波频率<QRS波频率,见于
A.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B.室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E.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速
119.答案:A
120.答案:B
[考点] 心电图
[分析]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与室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上均存在房室分离,即其心房 (P波)呈独立活动,与心室(QRS波群)活动无固定关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全部心房活动(P波)均不能传至心室,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心房频率大于心室频率,心室率较慢,一般在40~60次/分。室性心动过速系心室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其频率超过窦房结频率。心房颤动心电图上无P波;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心房活动(P波)可下传至心室,可见有关的P-QRS波群;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速,QRS波群呈宽大畸形、频率快,不存在房室分离。
第15题:
第16题:
P波消失,V1可见大小、形态间距不等的f波,QRS形态正常,RR规则,其频率为50次/min。心电图诊断为()
第17题:
男性,65岁,高血压病,近日反复发作心悸不适,心电图结果: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600次/分,QRS极不规则,形态正常,频率100次/分,最可能的诊断为()。
第18题:
各导联P波消失,QRS形态基本正常,但R-R绝对不规则,心室率130次/min。心电图诊断为()
第19题:
患者反复发作心悸不适,心电图示P波消失,F波频率300次/min,QRS波频率75次/min。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20题:
P波消失,Ⅱ、aVF可见形态大小相同、间距相等的锯齿状波,频率为300次/min,QRS正常,频率为.100次/min,R-R规则。心电图诊断为()
第21题:
窦性静止伴交接区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伴2:1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22题:
正常心电图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伴3:1房室传导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颤动伴房室传导阻滞
第23题:
心房扑动,3:2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