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
第1题:
A.消息身份认证
B.消息完整性
C.机密性
D.防抵赖性
E.消息身份验证
第2题:
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
第3题:
他人介绍时,当存在多重身份时,在组织内部就按照()介绍。
第4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
第5题:
以下关于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中‚用户多重身份‛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第6题:
在学习礼仪规则之后,当听到别人的坏消息后,如何处理?
第7题:
UML的()表示消息源发出消息后必须等待消息处理过程完毕并返回处理结果后,消息源才可继续执行后续操作。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年龄大小
性别
婚否
身份高低
第10题:
姓名
单位
职务
性别
第11题:
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
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
记者未采访到消息源
记者对消息源的身份不明确
第12题:
来源
完整性
含义
以上都是
第13题:
简述设计批评者的多重身份。
设计批评者包括设计理论家、教育家、设计师、工程师、报刊杂志的设计评论员、企业家、政府官员。
略
第14题:
当BSC收到移动台MS发送的消息,BSC如何判定是透明还是非透明传递第三层消息?当BSC收到MSC发送的消息,BSC又该如何判定是透明还是非透明传递第三层消息?
第15题:
当临床科室发现MRS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多重耐药菌病例时如何处置?
第16题:
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
第17题:
关于消息认证(如MAC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8题:
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
第19题:
凭个人理解梳理
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
再次采访受访者
不使用
第20题:
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
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
全部使用
只使用姓名不使用职务
第21题:
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
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尽量采访到核心消息源
报道中需注明消息来源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访问目的
身份
现实中的身份
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