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时期,资产阶级派别—革命民主主义派和民粹派创办的著名的资产阶级报刊有()A、《北极星》B、《同时代人》C、《祖国纪亊》D、《钟声》E、《俄国财富》

题目

沙俄时期,资产阶级派别—革命民主主义派和民粹派创办的著名的资产阶级报刊有()

  • A、《北极星》
  • B、《同时代人》
  • C、《祖国纪亊》
  • D、《钟声》
  • E、《俄国财富》

相似考题
更多“沙俄时期,资产阶级派别—革命民主主义派和民粹派创办的著名的资产阶”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代表示小资产阶级并得到下层市民支持的派别是()

    • A、保皇派
    • B、斐扬派
    • C、雅各宾派
    • D、吉伦特派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革命民主主义派代表人物是(),他办了著名期刊()和()。民粹派的代表人物是(),他办了()。


    正确答案:车尔尼雪夫斯基;《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米海洛夫斯基;《俄国财富》

  • 第3题:

    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 A、资产阶级维新派
    • B、资产阶级保皇派
    • C、资产阶级立宪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清教分为三大派别,其中独立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 A、李尔本
    • B、洛克
    • C、克伦威尔
    • D、费尔法克斯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A、无产阶级革命
    • B、农民阶级革命
    • C、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 D、旧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正确答案:C

  • 第7题:

    试述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活动的特点及业务改进。


    正确答案: (一)历史背景: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中国民族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1906年以后,清王朝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政治统治,不得不宣布“预备立宪”,并开始颁布新闻法规,通过新闻法规来钳制新闻事业。然而,这些措施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给了已经壮大起来的中国资产阶级以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新闻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二)代表性刊物列举:《民报》、《神州日报》、“竖三民”、《大江报》
    (三)报刊活动特点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辛亥革命中的两大党派改良派与革命派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纷纷在海内外创办自己的党报,两党之间也展开了长期论战。
    (2)资产阶级革命派成了办报的主角。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报刊在海外大批涌现,不仅数量超过改良报刊,而且舆论上也占到了主导地位。
    (3)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辛亥革命前后,国内外各种矛盾激化,各种政治力量都是报刊政论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同时与敌对思想作斗争。
    (4)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报活动由海外转向国内,再由腹地向东北、西北、西南、边远地区延伸。读者已扩大到新军、会党、手工业者和市民阶层。
    (5)以革命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增多。这些副刊内容多是直砭时弊、揭露清廷、批判康梁、宣传革命的,使报纸的内容、形式活泼引人。评价: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不很重视,其报刊上有时出现侮报道,有时还出现暴露内部分歧的言论。
    (四)业务改进
    (1)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主角,报道体裁也日益增多。
    (2)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报纸评论形式多样化,有“社论”、“时论”、“时评”等。
    (3)编辑工作进步,有的报纸庄、谐并重,版式有了很大改进,促进了文艺副刊的发展。
    (4)大多数报纸结束,“报”、“刊”不分时代,由近代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
    (五)总评:虽然辛亥革命后曾出现过政党报纸相互攻击的时期,但以革命派为主导的报刊活动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丰富了新闻理论,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其业务大体奠定了现代报纸的雏形。

  • 第8题:

    单选题
    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A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

    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C

    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D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清教分为三大派别,其中平等派最著名的领袖和思想家()。
    A

    李尔本

    B

    洛克

    C

    米尔顿

    D

    哈林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清教分为三大派别,其中独立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A

    李尔本

    B

    洛克

    C

    克伦威尔

    D

    费尔法克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活动的特点及业务改进。

    正确答案: 特点: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
    (2)资产阶级各派是这一时期办报的主角。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报刊在海外大批涌现,舆论上占到了主导地位。
    (3)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
    业务改进:
    (1)报刊言论的加强和丰富。语言晓畅,短小灵活,生动鲜明。
    (2)新闻报道增多和改善。与戊戌时期相比,消息在报刊上地位逐渐提高。
    (3)编辑工作的进步。报纸版式有了很大改进,标题出现了多行题,通栏题;文艺副刊、新闻图片、漫画受到重视,广告发行及报纸经营管理得到加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之一。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的“政府解体和革命”思想是由()提出。

    • A、洛克
    • B、霍布斯
    • C、卢梭
    • D、布丹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什么报?


    正确答案: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早在1894年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的前五六年,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联络会党和准备武装起义上,忽视了宣传工作,没有办报刊,只是靠演说和发行一些鼓吹反清复明的小册子进行宣传,效果不大。因此,当时海内外的舆论阵地被改良派报刊所占领。到了1899年底,孙中山才开始重视报刊宣传工作,下决心创办兴中会的机关报。他选择香港这个靠近华南起义地区而又为朝廷势力所不及的地方为办报地点,亲自为办报筹集经费、购置设备和决定报名,并派自己的得力助手陈少白赴香港进行筹
    备工作。1900年1月25日,兴中会的第一个机关报1900《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了,同时出版的还有《中国旬报》。《中国日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0~1906)由陈少臼担任社长兼总编辑;第二阶段(1906~1911)进行改组,由冯自由、谢英伯相继担任社长兼总编辑;第三阶段(1911~1913)迁至广州出版,由卢信任社长兼总编辑。1913年8月被袁世凯委派的广东督军龙济光查封,一共历时13年零8个月。
    《中国日报》创刊之初,由于不摸港英当局的底,言论比较温和。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八国联军以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罪行和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中国日报》的言论才日趋激烈。它早期的宣传内容大致是四个方面一、宣传反满反清。报纸上提出了“非我族类是其心必异痧的口号,在一些文章中痛骂清朝统治者是“东胡贱种”,“野蛮政府”,激发了汉族同胞的民族感情:二、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称封建君主是“独夫”、“民贼”,号召人们起来推翻这种“以一人侵天下自由”的不合理制度,鼓动人民冲破封建罗网的束缚,去争取民主自由权利,三、报道义和团和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活动;四、同保皇党的报刊进行笔战。
    《中国日报》社不汉是兴中会的宣传机关,而且是它的联络机关和活动据点。革命派发动的几次武装起义都是在这里策划的,起义失败的人员疏散也是通过该报进行的。
    《中国日报》的创办,一方面打破了改良派报刊垄断舆论阵地的局面,另一方面使民丰革命思潮“骏骏乎有一日千里之势”。这是它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

  • 第15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主要是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组织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清教分为三大派别,其中平等派最著名的领袖和思想家()。

    • A、李尔本
    • B、洛克
    • C、米尔顿
    • D、哈林顿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之一。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犯左倾错误的人提出“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搞所谓的“无间断”革命,这种错误倾向实质上是()。

    • A、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 B、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 C、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界限
    • D、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系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填空题
    革命民主主义派代表人物是(),他办了著名期刊()和()。民粹派的代表人物是(),他办了()。

    正确答案: 车尔尼雪夫斯基,《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米海洛夫斯基,《俄国财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什么报?

    正确答案: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早在1894年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的前五六年,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联络会党和准备武装起义上,忽视了宣传工作,没有办报刊,只是靠演说和发行一些鼓吹反清复明的小册子进行宣传,效果不大。因此,当时海内外的舆论阵地被改良派报刊所占领。到了1899年底,孙中山才开始重视报刊宣传工作,下决心创办兴中会的机关报。他选择香港这个靠近华南起义地区而又为朝廷势力所不及的地方为办报地点,亲自为办报筹集经费、购置设备和决定报名,并派自己的得力助手陈少白赴香港进行筹
    备工作。1900年1月25日,兴中会的第一个机关报1900《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了,同时出版的还有《中国旬报》。《中国日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0~1906)由陈少臼担任社长兼总编辑;第二阶段(1906~1911)进行改组,由冯自由、谢英伯相继担任社长兼总编辑;第三阶段(1911~1913)迁至广州出版,由卢信任社长兼总编辑。1913年8月被袁世凯委派的广东督军龙济光查封,一共历时13年零8个月。
    《中国日报》创刊之初,由于不摸港英当局的底,言论比较温和。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八国联军以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罪行和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中国日报》的言论才日趋激烈。它早期的宣传内容大致是四个方面一、宣传反满反清。报纸上提出了“非我族类是其心必异痧的口号,在一些文章中痛骂清朝统治者是“东胡贱种”,“野蛮政府”,激发了汉族同胞的民族感情:二、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称封建君主是“独夫”、“民贼”,号召人们起来推翻这种“以一人侵天下自由”的不合理制度,鼓动人民冲破封建罗网的束缚,去争取民主自由权利,三、报道义和团和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活动;四、同保皇党的报刊进行笔战。
    《中国日报》社不汉是兴中会的宣传机关,而且是它的联络机关和活动据点。革命派发动的几次武装起义都是在这里策划的,起义失败的人员疏散也是通过该报进行的。
    《中国日报》的创办,一方面打破了改良派报刊垄断舆论阵地的局面,另一方面使民丰革命思潮“骏骏乎有一日千里之势”。这是它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并得到下层市民支持的派别是( )
    A

    保皇派

    B

    斐扬派

    C

    雅各宾派

    D

    吉伦特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沙俄时期,资产阶级派别—革命民主主义派和民粹派创办的著名的资产阶级报刊有()
    A

    《北极星》

    B

    《同时代人》

    C

    《祖国纪亊》

    D

    《钟声》

    E

    《俄国财富》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