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新闻”
第1题:
根据《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管理办法》,有关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及其人员违法违规和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最准确的表述是():()
A、编发虚假报道;
B、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等;
C、利用职务影响和职务便利要求采访、报道对象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做广告、订报刊、提供赞助等;
D、以上所有各项。
第2题:
国内影响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行为的表现形式,即几大“公害”,具体是指()。
A虚假新闻
B有偿新闻
C侵权新闻
D低俗新闻
E娱乐新闻
第3题:
媒体机构缺乏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容易导致()。
第4题: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属性是否等同于有偿新闻?
第5题:
简述“有偿新闻”的危害、原因和根治方法。
第6题: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谈谈你对“有偿新闻”的看法。
第7题:
有偿新闻
第8题:
简述“有偿新闻”的危害。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清除“有偿新闻”和“广告新闻”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严格执行经营权与()分离的原则。
编辑权
略
第14题:
根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新闻报道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不利用职业之便()。
第15题:
“有偿新闻”的危害有哪些?怎样才能制止“有偿新闻”?
第16题:
简述禁止有偿新闻。
第17题:
怎样做到利益规避?()
第18题:
试析“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第19题:
试述防治“有偿新闻”的有效途径。
第20题:
虚假新闻
有偿新闻
侵权新闻
低俗新闻
娱乐新闻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
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