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郭士立杂志
更多“东西洋考每月统计篆的创版人和主编都是普鲁士传教士郭氏力因而有()之称。”相关问题
  • 第1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正确答案: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是一份宗教性质报刊,但刊载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居次。该报大量介绍西方、东南亚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在宣传策略上,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吻合。

  • 第2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正确答案: 1833年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该刊的主要编辑者是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全面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科学技术以及文学艺术等内容,也有宗教内容。

  • 第3题:

    最早的中文月刊是()

    • A、《东西洋每月统计传》
    • B、《天下新闻》
    • C、《广东纪录》
    • D、《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近代以后,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杂志是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

    • A、《遐迩贯珍》
    • B、《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 C、《中外新报》
    • D、《上海新报》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特点?


    正确答案: 创办经过:
    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的继承关系,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但宗教以不再是最最重要部分,大量篇幅用于宣讲伦理道德及宣扬西方科学文化(亦不再仅限于天文,而是扩展到机械、医学、地理等实用知识)。该刊1835年由“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续办,1838年停刊。郭立士曾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楚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
    该刊宗旨特点:
    1.,虽然是宗教性报刊,但是刊载内容已经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并且以时事为主,宗教已经退居次要地位。除了介绍西方情况之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2就新闻信息传播而言,该报刊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翻译自外报,少数为广州、澳门的地方新闻,后期也摘录一些京报上的材料。
    3,在编辑业务上,该报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4,在宣传策略上,该报刊也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
    5,封面上印有中国传统格言,多录自四书。
    6>该报创办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其迫切需要对外扩张,传教士职能也从单纯传教,发展成为兼有在华刺探情报的作用。《东》旨在消除中国人狂妄自大的心理,重视言论,首先使用了编者按,也是首先向国人介绍西方报业情况和新闻自由的专论报刊。《东》在性质上已经完全脱离宗教报刊,成为外国人进行扩张的工具。
    针对上述的小结:
    自1815年之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和南洋出版的中文报刊共6种,出版时间最长的是6年,即《察》。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报刊时间最长是两年,即《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这些报刊,本质上都是宗教性报刊,其创办人都与伦敦布道会有一定关系,其基本内容是阐发教义,宣传西方文化。后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这些报刊的宗教色彩渐趋淡薄,而政治、经济色彩日益浓厚,特别是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日益重视,使得这些报刊的新闻传播性质日益凸显。

  • 第6题:

    最早的具有现代含义的中文期刊是(),由英国传教士马利逊六甲创办。

    • A、《申报》
    • B、《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 C、《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 D、《中外纪闻》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问答题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概况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家近代中文报刊,1815年至1821年在马来亚半岛的马六甲出版,创办人是马礼逊,主编是米怜。1807年马礼逊来到中国广州传教,受到清政府的严格限制,无法开展活动。他的助手米怜到南洋考察后,便选择离中国较近、华侨居住集中的马六甲作为活动基地。1815年5月,米怜夫妇偕同中国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办起了印刷所。同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该刊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宗旨,以“灌输知识”和“砥砺道德”为阐发教久之辅。因此,该刊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基督教的基本厦理,讲解《圣绎》警句和故事;其次是宣传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各国概况和科学常识(只刊登过一条关于月食的消息)。为了便于中国人接受,该刊常常引用孔孟语录,以儒家经典中的用语来阐释基督教教义,并且采用比较通俗的诗歌、对话,章回小说等形式进行宣传。该刊每期发行2000份左右。1821年因米怜病重而停刊,连续出版达7年之久。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中文报刊,l833年倒刊于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后由传教士、外国商人和官员组织的“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接办,1837年迁至新加坡出版。该刊明确宣布“为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实际上就是为外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鸣锣开道。随着办报宗旨的变化,该刊的内容、宣传策略和报刊业务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内容上,仍然以宗教、道德、科学为基本内容,但宗教性的内容减少了,科学和时事政治性的内容增加了。新闻报道有外国消息和广州消息,还有京报消息摘录,同时,每期必有言论。在宣传策略上,该刊不直接抨击中国思想文化科技的落后,“不必谈论政治,也不要在任何方面使用粗鲁的语言去激怒他们”。在报刊业务上,除刊登评论和时事政治新闻外,还首次刊登社冬新闻、具有广告性质的行情物价表和文化作品。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近代报刊新闻文体的演变发展是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开始此外,该刊还发表过《报纸论略》一文,介绍了西方报纸的起源和当时西方国家重要报纸的情况。这是中文报刊上发表最早的新闻学专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正确答案: 1833年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该刊的主要编辑者是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全面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科学技术以及文学艺术等内容,也有宗教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最早的具有现代含义的中文期刊是(),由英国传教士马利逊六甲创办。
    A

    《申报》

    B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C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D

    《中外纪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察世俗每月统计考》

    正确答案: 1815年伦敦布道会传教士米怜,马六甲,宗教宣传性质的中文月刊,作为他协助马礼逊对华主要的传教工具,揭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第一页。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解释教义,介绍天文地理、各国概况和西方近代科技实用知识,发表我国最早的报刊新闻图画,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未涉及政治时事问题。宣传上“附会儒学”,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期刊封面印:“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主编署名“博爱者”。1821年因主编米怜病重而年终停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特点?

    正确答案: 创办经过:
    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的继承关系,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但宗教以不再是最最重要部分,大量篇幅用于宣讲伦理道德及宣扬西方科学文化(亦不再仅限于天文,而是扩展到机械、医学、地理等实用知识)。该刊1835年由“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续办,1838年停刊。郭立士曾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楚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
    该刊宗旨特点:
    1.,虽然是宗教性报刊,但是刊载内容已经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并且以时事为主,宗教已经退居次要地位。除了介绍西方情况之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2就新闻信息传播而言,该报刊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翻译自外报,少数为广州、澳门的地方新闻,后期也摘录一些京报上的材料。
    3,在编辑业务上,该报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4,在宣传策略上,该报刊也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
    5,封面上印有中国传统格言,多录自四书。
    6>该报创办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其迫切需要对外扩张,传教士职能也从单纯传教,发展成为兼有在华刺探情报的作用。《东》旨在消除中国人狂妄自大的心理,重视言论,首先使用了编者按,也是首先向国人介绍西方报业情况和新闻自由的专论报刊。《东》在性质上已经完全脱离宗教报刊,成为外国人进行扩张的工具。
    针对上述的小结:
    自1815年之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和南洋出版的中文报刊共6种,出版时间最长的是6年,即《察》。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报刊时间最长是两年,即《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这些报刊,本质上都是宗教性报刊,其创办人都与伦敦布道会有一定关系,其基本内容是阐发教义,宣传西方文化。后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这些报刊的宗教色彩渐趋淡薄,而政治、经济色彩日益浓厚,特别是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日益重视,使得这些报刊的新闻传播性质日益凸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篆的创版人和主编都是普鲁士传教士郭氏力因而有()之称。

    正确答案: 郭士立杂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正确答案: 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和主编,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外形类同《察世俗》,都采用中国纪年,也都引用儒家语录,内容也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1838年停刊。

  • 第14题:

    相对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来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有哪些异同?


    正确答案: 同:
    (1)同样是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教会报刊。
    (2)同样采用线装书册的形式。
    异:
    (1)出版地点:海外和本土。
    (2)内容编排上:《东西洋考》的传教内容相对减少.设置了新闻和广告专栏等。

  • 第15题:

    鸦片战争之后,首开中文刊物登广告之先河的,是1853年在香港创办的()。

    • A、《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 B、《遐迩贯珍》
    • C、《中外新报》
    • D、《上海新报》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察世俗每月统计考》


    正确答案: 1815年伦敦布道会传教士米怜,马六甲,宗教宣传性质的中文月刊,作为他协助马礼逊对华主要的传教工具,揭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第一页。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解释教义,介绍天文地理、各国概况和西方近代科技实用知识,发表我国最早的报刊新闻图画,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未涉及政治时事问题。宣传上“附会儒学”,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期刊封面印:“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主编署名“博爱者”。1821年因主编米怜病重而年终停刊。

  • 第17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咋样办起来的?他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的继承关系,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该刊1835年由“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续办,1838年停刊。郭立士曾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楚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

  • 第18题:

    单选题
    近代以后,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杂志是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
    A

    《遐迩贯珍》

    B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C

    《中外新报》

    D

    《上海新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相对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来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有哪些异同?

    正确答案: 同:
    (1)同样是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教会报刊。
    (2)同样采用线装书册的形式。
    异:
    (1)出版地点:海外和本土。
    (2)内容编排上:《东西洋考》的传教内容相对减少.设置了新闻和广告专栏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正确答案: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是一份宗教性质报刊,但刊载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居次。该报大量介绍西方、东南亚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在宣传策略上,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吻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正确答案: 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和主编,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外形类同《察世俗》,都采用中国纪年,也都引用儒家语录,内容也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1838年停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咋样办起来的?他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的继承关系,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该刊1835年由“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续办,1838年停刊。郭立士曾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楚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在清政府严禁的情况下,洋人竟然在广州出版东西依考每月统计传两年之久说明()
    A

    清政府官员的腐败

    B

    郭氏力的狡猾

    C

    有利于清政府报业地发展

    D

    为了避免纠纷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