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更多“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是()A、板报数量大B、办报地址广C、报刊的种类多D、文艺报看多”相关问题
  • 第1题:

    邮政报刊发行部门接办报刊发行的基本资费收入是报刊流转额。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简述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及特色。


    正确答案: 1)与外报相反的发展路线;
    2)与外报相比,国人所办的这些报刊均属政治家办报;
    3)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
    4)品种多样;
    5)办报与办学会、办学堂相配合。

  • 第3题:

    简述第一次国人办报的过程和影响?


    正确答案:随着维新派的需要,维新派率先创办中外纪闻和事务报,当然在这之前还维新派在上海出版了强学报,但是事务报才是打向维新东山再起的第一炮。接着促进了国人办报的观念第一次办报的数量大,办报的地区广淡淡然这次办报的主流任然视为新拍的板报活动知新报在澳门建立舆论阵地。国闻报在华北建立舆论阵地,华中地区也出现了想学新报和相报等等因系列的国报使得国人板报出现了一个高潮。使得革命派的报业步步加紧相互促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也使得中国的近代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 第4题:

    应该怎样评价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及其所办的报刊?


    正确答案: 1、办报的外国人不都是文化特务政治间谍。
    2、所办报刊也有对中国人民友好的。
    3、所办报刊也在中国传播了知识。
    4、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 第5题: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②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不断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③办报的地区有所扩大,维新时期办报活动局限于沿海和内地少数大中城市。这一时期办报活动转向海外,并且内地的边疆和从未办报的地区也都办起了革命报刊。
    ④读者面扩大,维新报刊的主要对象是政府管理、士绅和上层知识分子,但是这一时期随主要以中等社会和知识分子,但不少报刊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手工业者、部分市民等。文字也更加通俗易懂。

  • 第6题:

    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发展的轨迹,是从“人民报刊思想”到“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再到()。

    • A、“党报思想”
    •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C、“全党办报”
    • D、“政治家办报”

    正确答案:A

  • 第7题:

    问答题
    应该怎样评价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及其所办的报刊?

    正确答案: 1、办报的外国人不都是文化特务政治间谍。
    2、所办报刊也有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所办报刊有:美国人鲍威尔父子的《密勒比评论报》、美查的《申报》等。)
    3、所办报刊也在中国传播了知识。
    4、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邮政部门接办报刊发行的基本收入称为()
    A

    报刊发行费率

    B

    报刊要数

    C

    报刊流转额

    D

    报刊发行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办报的主角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2、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3、办报地区有所扩大;
    4、读者面大为扩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及特色。

    正确答案: 1)与外报相反的发展路线;
    2)与外报相比,国人所办的这些报刊均属政治家办报;
    3)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
    4)品种多样;
    5)办报与办学会、办学堂相配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原因、特点及代表刊物。

    正确答案: (1)成因
    ①维新派人士要向全社会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要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报刊是最好的工具。
    ②光绪皇帝的允许和支持为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2)特点:1、数量多2、地区广3、品种多
    (3)代表刊物:《知新报》、《国闻报》(、《湘报》与《湘学新报》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②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不断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③办报的地区有所扩大,维新时期办报活动局限于沿海和内地少数大中城市。这一时期办报活动转向海外,并且内地的边疆和从未办报的地区也都办起了革命报刊。
    ④读者面扩大,维新报刊的主要对象是政府管理、士绅和上层知识分子,但是这一时期随主要以中等社会和知识分子,但不少报刊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手工业者、部分市民等。文字也更加通俗易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邮政部门接办报刊发行的基本收入称为()

    • A、报刊发行费率
    • B、报刊要数
    • C、报刊流转额
    • D、报刊发行费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陈独秀办过哪些报刊?如何评价他的办报活动?


    正确答案: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原名乾生。安徽怀宁人。陈莉秀一生创办、主编或参加编辑的报刊先后有:《国民日日报》(1903年)、《安徽俗话报》(1904年)、《甲寅杂志》(1914年)、《新青年》(1915年)、《每周评论》(1918年),以及《无产者》、《火花》、《热潮》(均在1930年以后)等等。
    考察陈独秀的办报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15年以前,这个时期他创办和主编了《国民日日报》及《安徽俗话报》。这些报刊政治观点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反对清朝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迷信颇为激烈。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又参加了章士钊创办的《甲寅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反袁。这一阶段充分体现了陈独秀激进民主主义的思想体系。在办报业务方面,陈独秀很注意内容新鲜、语言通俗、图文通俗、图文并茂。因此,他办的报刊很受读者欢迎。
    第二个阶段,即“五四”运动前后,这是陈独秀办报活动中最光辉的一页。这个阶段他主要创办和主编了。《新青年》和《每周评论》。如果说《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那么陈独秀就是这面旗帜的擎旗人。这主要体现在:一、他制定了《新青年》的办刊方针,即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虽然他曾规定《新青年》的办刊方针,即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虽然他曾规定《新青年》“批评时政,非其旨也”,但随着“五四”运动暴风骤雨的来临,他自己又打破了不议时政的规矩,公开宣布改变刊物的方针,认为对国家民族亡问题不能“装聋作哑”。同时他还与李大钊另创一个专议时政的《每周评论》,以最积极、主动的资态,始终站在运动前列。1920年《新青年》改组为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后,陈独秀又公开发表文章,表示拥护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拥护无产阶级专政。从此,刊物更注意宣传马克思主义。二、他团结和组织了大批的进步作者,并带领他们积极地投入到伟大的新文化运动之中。李大钊、鲁迅、刘半农、钱同、胡适等等,就是当时《新青年》的积极撰稿人。三、他主张开展自由讨论,提出了“百家平等,不尚一尊”的办刊原则,并在自己办的《新青年》杂志里同时容纳不同意见。自由的思想争论,使读者增长了见识,分辨了是非。四、他勒奋写作,积极向国民传播新思想。据查,“五四”前后,他在《新青的》上发论文和杂文各50多篇。
    第三阶段,即1927年以后。先是他控制的报刊宣传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导致了革命的失败。21929年他被开除出党以后又办过《无产者》等几个托派刊物,直至1932年10月15日被开除出党以后又办过《无产者》等几个托派刊物,直至1932年10月15日被国民党逮捕。这个阶段,陈独秀在政治上走向没落,他办的报刊也没有多大影响。纵观陈独秀一生的办报活动,应当是功大于过的。

  • 第15题:

    当前俄罗斯联邦的报刊呈现多元化状况,按所有制来分主要有()

    • A、官办报刊
    • B、政党报刊
    • C、同仁报刊(报社同仁所有)
    • D、外资报刊(外国人所有)
    • E、商办报刊(企业集团所有)

    正确答案:A,B,C,E

  • 第16题:

    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办报的主角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2、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3、办报地区有所扩大;
    4、读者面大为扩大。

  • 第17题:

    简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原因、特点及代表刊物。


    正确答案: (1)成因
    ①维新派人士要向全社会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要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报刊是最好的工具。
    ②光绪皇帝的允许和支持为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2)特点:1、数量多2、地区广3、品种多
    (3)代表刊物:《知新报》、《国闻报》(、《湘报》与《湘学新报》等。

  • 第18题:

    单选题
    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发展的轨迹,是从“人民报刊思想”到“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再到()。
    A

    “党报思想”

    B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C

    “全党办报”

    D

    “政治家办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是()
    A

    板报数量大

    B

    办报地址广

    C

    报刊的种类多

    D

    文艺报看多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①报刊数量多 ②办报地区广。维新运功期间,国人办报遍布全国各地 ③报刊种类多。除了以政论为主的综合性报刊得到迅速发展外,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性报刊、文艺娱乐性报刊以及以青年、妇女、儿童为象征对象的报刊、图画报刊、白话报刊

  • 第20题:

    问答题
    陈独秀办过哪些报刊?如何评价他的办报活动?

    正确答案: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原名乾生。安徽怀宁人。陈莉秀一生创办、主编或参加编辑的报刊先后有:《国民日日报》(1903年)、《安徽俗话报》(1904年)、《甲寅杂志》(1914年)、《新青年》(1915年)、《每周评论》(1918年),以及《无产者》、《火花》、《热潮》(均在1930年以后)等等。
    考察陈独秀的办报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15年以前,这个时期他创办和主编了《国民日日报》及《安徽俗话报》。这些报刊政治观点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反对清朝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迷信颇为激烈。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又参加了章士钊创办的《甲寅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反袁。这一阶段充分体现了陈独秀激进民主主义的思想体系。在办报业务方面,陈独秀很注意内容新鲜、语言通俗、图文通俗、图文并茂。因此,他办的报刊很受读者欢迎。
    第二个阶段,即“五四”运动前后,这是陈独秀办报活动中最光辉的一页。这个阶段他主要创办和主编了。《新青年》和《每周评论》。如果说《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那么陈独秀就是这面旗帜的擎旗人。这主要体现在:一、他制定了《新青年》的办刊方针,即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虽然他曾规定《新青年》的办刊方针,即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虽然他曾规定《新青年》“批评时政,非其旨也”,但随着“五四”运动暴风骤雨的来临,他自己又打破了不议时政的规矩,公开宣布改变刊物的方针,认为对国家民族亡问题不能“装聋作哑”。同时他还与李大钊另创一个专议时政的《每周评论》,以最积极、主动的资态,始终站在运动前列。1920年《新青年》改组为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后,陈独秀又公开发表文章,表示拥护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拥护无产阶级专政。从此,刊物更注意宣传马克思主义。二、他团结和组织了大批的进步作者,并带领他们积极地投入到伟大的新文化运动之中。李大钊、鲁迅、刘半农、钱同、胡适等等,就是当时《新青年》的积极撰稿人。三、他主张开展自由讨论,提出了“百家平等,不尚一尊”的办刊原则,并在自己办的《新青年》杂志里同时容纳不同意见。自由的思想争论,使读者增长了见识,分辨了是非。四、他勒奋写作,积极向国民传播新思想。据查,“五四”前后,他在《新青的》上发论文和杂文各50多篇。
    第三阶段,即1927年以后。先是他控制的报刊宣传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导致了革命的失败。21929年他被开除出党以后又办过《无产者》等几个托派刊物,直至1932年10月15日被开除出党以后又办过《无产者》等几个托派刊物,直至1932年10月15日被国民党逮捕。这个阶段,陈独秀在政治上走向没落,他办的报刊也没有多大影响。纵观陈独秀一生的办报活动,应当是功大于过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第一次国人办报的过程和影响?

    正确答案: 随着维新派的需要,维新派率先创办中外纪闻和事务报,当然在这之前还维新派在上海出版了强学报,但是事务报才是打向维新东山再起的第一炮。接着促进了国人办报的观念第一次办报的数量大,办报的地区广淡淡然这次办报的主流任然视为新拍的板报活动知新报在澳门建立舆论阵地。国闻报在华北建立舆论阵地,华中地区也出现了想学新报和相报等等因系列的国报使得国人板报出现了一个高潮。使得革命派的报业步步加紧相互促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也使得中国的近代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当前俄罗斯联邦的报刊呈现多元化状况,按所有制来分主要有()
    A

    官办报刊

    B

    政党报刊

    C

    同仁报刊(报社同仁所有)

    D

    外资报刊(外国人所有)

    E

    商办报刊(企业集团所有)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目前俄罗斯联邦的报刊所有制形式有()
    A

    政党报刊

    B

    官办报刊

    C

    同仁报刊

    D

    外资报刊

    E

    商办报刊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