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与爱国报人的艰苦斗争。
第1题:
在上海“孤岛”时期,爱国报人是怎样坚持斗争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被称为“孤岛”。爱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这种挂出洋人旗号的做法被称做办“洋旗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译报》(1937)《每日译报》(1938)《导报》(1938)《文汇报》(1938)。
略
第2题:
上海"孤岛"报刊
第3题:
上海“孤岛”时期影响最大的杂文期刊是()。
第4题:
试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及其抗日宣传和斗争。
第5题:
一二九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第6题:
"孤岛文学"指的是()
第7题:
茅山新四军抗日斗争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于伶的()以“孤岛”时期的生活为题材,反映了抗战初期上海各种人物的面貌与心态。
第14题:
现在,我们要向“一二·九”时代青年学习的是()。
第15题:
关于杂文“鲁迅风”的争议发生在()。
第16题:
什么是“韬奋精神”?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第17题: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描述的是()
第18题:
谈谈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新闻事业的斗争。
第19题:
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左联时期的上海左翼文学
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第20题:
第21题:
反帝斗争
抗日爱国运动
经济斗争
文化斗争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