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述《新青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例,简述报刊传媒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意义。

题目

试评述《新青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例,简述报刊传媒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意义。


相似考题
更多“试评述《新青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例,简述报刊传媒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青年》杂志——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主编为()、()。


    正确答案:陈独秀;李大钊

  • 第2题:

    谈谈《新青年》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新青年》将它的读者定位为“青年”,并迅速集结了当时的各类新式知识者,倡导“人权”“科学”等新观念,开启了新一轮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实践。《新青年》刊发了陈独秀、吴虞、易白沙等的文章,猛烈攻击孔子学说,推倒孔家店和封建伦理,还将问题引向具体的社会和现实领域,如劳工、妇女、教育、文学等,倡导思想自由。在新文化建设方面,主要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体现为从西方输入文明的“欧化”战略和相应的西方思潮的引介实践。1917年1月、2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先后发表,一场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由此迅速展开。

  • 第3题:

    简述《新青年》创办经过,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和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的作用。


    正确答案: I、《新青年》创办经过:袁世凯复辟帝制,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中国社会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中,现实的教训引起了当年追随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考,不少当年叱咤风云的先进人物在思想上倒退了,竭力提倡封建道德和尊孔读经的旧文化,鼓吹复古思想。还有人宣扬迷信,祖在民众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局面激起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强烈愤恨,使他们深深感到虽然有了宪法、国会,但是必须重新寻求一条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和方案。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激进的知识分子直面现实,提出了开展广泛的“改造国民性”运动的政治主张。他们认为,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政治,必须首先从思想启蒙着手,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主义思想,于是,这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不再热衷于政党政治活动,转向展开唤起民众的思想启蒙活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功勋卓著的《新青年》杂志,就在这一历史背景和指导思想下创办起来。《新》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1922年终刊,由陈独秀创办并且担任主编,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开始,该名为《新青年》。《新》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为反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的宣传中心,从提倡民主、提倡科学、主张文学革命三个方面促进民族觉醒,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舆论基础。第二个阶段,社址搬到北京,它由民主主义刊物逐渐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为其后期作为中共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做好了准备。第三个阶段,《新》复归上海,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和党成立之后的理论刊物,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II、陈独秀:陈独秀为《新》的创办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制定了《新》的宗旨和不同点办报方针,提出进行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组织编者和作者队伍,还是《新》的主要编撰人员。
    III、胡适:胡适是倡导新文学和白话文的主力之一。他首先在《新青年》尝试用白话文写诗。他的《尝试集》被称为我国第一本白话诗集,因此它也有白话圣人之称。
    IV、李大钊: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员猛将,他反对颂古非今何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反对尊孔复辟,同时注意揭露北洋军阀政府的封建行径,但是他注意把孔子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同历代封建王朝利用孔子为偶像来巩固其统治这两者加以区别。李大钊揭开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V、鲁迅:鲁迅在五四时期的许多重要著作都是和《新青年》相关的。他的小说,杂文和论文都是反封建主义的利器,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里程碑。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新》。他的文章鞭笞封建主义,痛斥尊孔复辟势力,鼓舞青年投身反封建斗争之中。鲁迅的小说和杂文等白话文学作品,树立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使文学创作与反封建主义斗争紧密结合。

  • 第4题:

    简述《新青年》在五四文学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新青年是最早应启蒙运动需要而诞生的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同时也是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间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阵营进攻的主要阵地。

  • 第5题:

    简述《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正确答案: (1)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
    (2)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①提倡民主,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要求自由;在思想上反对封建旧礼教、旧道德,反对尊孔复古,要求争取人权、个性解放。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盲从,要求用科学法则和理性来判断一切。
    ③主张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
    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把文学作为宣传封建主义思想的工具,提倡建立民主主义的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

  • 第6题:

    简要评述《每周评论》创办的经过及其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一九一八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人民反日反段的爱国浪潮不断高涨。新文化运动的声势也日益壮大。李大钊、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直接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起了很大的政治鼓动作用,显示了文化革命由着重于进行思想启蒙工作发展到直接与政治斗争紧密配合的基本趋势。社会主义宣传也是《每周评论》的重要内容。

  • 第7题:

    《新青年》的报刊活动及意义。


    正确答案:(1)《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
    (2)《新青年》前期《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
    它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新青年》所刊载的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人的文章和读者通信栏关于“孔教”的辩难,汇成了“打倒孔家店”的强烈社会舆论。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当时封建统治者利用一切组织和报刊宣扬鬼神迷信,攻击新文化运动,巩固其反动统治。《新青年》提倡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黑暗愚昧现象。
    ③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学反对文言文。1917年初,《新青年》第2卷5号上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诌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接着陈独秀在第2卷6号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反对“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为封建主义服务的旧文学。
    总之,虽然《新青年》前期对民主与科学的宣传,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围,但是它唤醒了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3)《新青年》后期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转发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使《新青年》在国内外时局发展、新思潮迅速传播的形势下,日益倾向社会主义。

  • 第8题:

    问答题
    试评述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展历程中所起的作用。

    正确答案: 《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通过对这两个报刊的编撰,毛泽东对其评价他成为新文化运动战线上的“总司令”。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敬告青年》一文。广大青年推崇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新青年》在五四文学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新青年是最早应启蒙运动需要而诞生的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同时也是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间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阵营进攻的主要阵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要评述《每周评论》创办的经过及其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一九一八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人民反日反段的爱国浪潮不断高涨。新文化运动的声势也日益壮大。李大钊、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直接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起了很大的政治鼓动作用,显示了文化革命由着重于进行思想启蒙工作发展到直接与政治斗争紧密配合的基本趋势。社会主义宣传也是《每周评论》的重要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正确答案: (1)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
    (2)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①提倡民主,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要求自由;在思想上反对封建旧礼教、旧道德,反对尊孔复古,要求争取人权、个性解放。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盲从,要求用科学法则和理性来判断一切。
    ③主张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
    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把文学作为宣传封建主义思想的工具,提倡建立民主主义的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激励着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激励着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 第14题:

    试评述普利策的报刊活动及其贡献。


    正确答案: 新闻活动
    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1911年10月29日),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1864年到美国参加林肯骑兵部队。一年后退伍,到圣路易城做杂工,自学法律。1867年取得律师资格,同年3月入美国籍。1868年任德文《西方邮报》记者。1869年12月当选密苏里州众议员。1876~1877年任《纽约太阳报》驻华盛顿记者。1878年购得《圣路易电讯报》,1880年将它与《晚邮报》合并为《邮报—电讯报》,成为获利最优厚的晚报。1883年买下纽约《世界报》。1884年当选国会议员,数月后即辞职,专心办报。1887年又出版《世界报晚刊》。他采用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他强调新闻的真实、准确、文字简洁通俗,重视社论。被认为是19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新新闻事业”的创始人。1890年辞去《世界报》主编职务。晚年双目失明。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逝世。遗嘱捐赠200万美元作为创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1912年开办)的基金,并赠款设立普利策奖。
    新闻思想
    19世纪末至20世纪,作为美国报界最有社会责任理念、最受人尊敬的报人——普利策是当之无愧的。他一生都在为提倡和实现社会改革而疾呼、奔走、奋斗。他的远大的新闻理想是:报纸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他认为新闻是文明社会中崛起的一股最强大的力量,他珍视报纸的独立性,因而十分重视发行量,因为,“如果一家报纸真是为公众服务,它的发行量一定很大。第一,因为它的新闻和评论必须吸引广大民众;第二,因为发行量意味着广告,广告意味着金钱,金钱意味着独立”。在普利策生活的年代,新闻记者不受重视,他希望记者能够与受人尊敬的医生、律师比肩而立。普利策不仅看到了新闻对于社会的巨大力量,也看到了它自身应该进一步发展。普利策认为应当建立新闻学院,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新闻工作者。他写道:“只有最崇高的理想,兢兢业业的正当行为,对于所涉及的问题具备正确知识以及真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使得报刊不屈从于商业利益,不寻求自私的目的,不反对公众的福利。
    贡献
    普利策对新闻学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成功地办了《快邮报》和《世界报》,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新闻理论,还向哥伦比亚大学捐款200万美元,帮助创建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临终又为这一学院捐款100万美元,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作为优秀的新闻、历史、音乐和戏剧作品的年度奖金。

  • 第15题:

    试分析《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正确答案: ①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
    ②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用科学态度对待一切问题。
    ③主张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建立民主主义的国民文学等。

  • 第16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语丝》
    • B、《创造》
    • C、《新青年》
    • D、《小说月报》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述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主要宣传内容。


    正确答案: (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

  • 第18题:

    简述在激烈的大众传媒的竞争中,报刊采取的扬长避短的对策答: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


    正确答案:(1)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
    (2)报纸向信息的深度化发展,提供详细的新闻背景等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难以挤进的信息,以此吸引受众。
    (3)面对电子传媒争夺受众的咄咄逼人的攻势,报纸在信息容量优势上头做文章,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应运而生

  • 第19题:

    填空题
    《新青年》杂志——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主编为()、()。

    正确答案: 陈独秀,李大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评述《新青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例,简述报刊传媒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白话文与平民文学。
    在现代出版体制下,报刊传媒是知识分子的舞台。知识者的声音通过报刊等媒介发出。因此,这些媒介往往是承载社会文化的平台。同时,一家成熟的刊物拥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编辑阵容,知识分子根据相似的理想与追求结成小团体,现代思想史上较为著名的文学社团和文化团体往往以某份刊物为核心聚集在一起,这有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另外,在一些思潮流派云集的年代,彼此间的论争和驳难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分析《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正确答案: ①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
    ②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用科学态度对待一切问题。
    ③主张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建立民主主义的国民文学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新青年》创办经过,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和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的作用。

    正确答案: I、《新青年》创办经过:袁世凯复辟帝制,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中国社会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中,现实的教训引起了当年追随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考,不少当年叱咤风云的先进人物在思想上倒退了,竭力提倡封建道德和尊孔读经的旧文化,鼓吹复古思想。还有人宣扬迷信,祖在民众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局面激起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强烈愤恨,使他们深深感到虽然有了宪法、国会,但是必须重新寻求一条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和方案。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激进的知识分子直面现实,提出了开展广泛的“改造国民性”运动的政治主张。他们认为,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政治,必须首先从思想启蒙着手,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主义思想,于是,这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不再热衷于政党政治活动,转向展开唤起民众的思想启蒙活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功勋卓著的《新青年》杂志,就在这一历史背景和指导思想下创办起来。《新》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1922年终刊,由陈独秀创办并且担任主编,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开始,该名为《新青年》。《新》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为反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的宣传中心,从提倡民主、提倡科学、主张文学革命三个方面促进民族觉醒,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舆论基础。第二个阶段,社址搬到北京,它由民主主义刊物逐渐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为其后期作为中共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做好了准备。第三个阶段,《新》复归上海,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和党成立之后的理论刊物,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II、陈独秀:陈独秀为《新》的创办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制定了《新》的宗旨和不同点办报方针,提出进行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组织编者和作者队伍,还是《新》的主要编撰人员。
    III、胡适:胡适是倡导新文学和白话文的主力之一。他首先在《新青年》尝试用白话文写诗。他的《尝试集》被称为我国第一本白话诗集,因此它也有白话圣人之称。
    IV、李大钊: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员猛将,他反对颂古非今何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反对尊孔复辟,同时注意揭露北洋军阀政府的封建行径,但是他注意把孔子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同历代封建王朝利用孔子为偶像来巩固其统治这两者加以区别。李大钊揭开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V、鲁迅:鲁迅在五四时期的许多重要著作都是和《新青年》相关的。他的小说,杂文和论文都是反封建主义的利器,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里程碑。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新》。他的文章鞭笞封建主义,痛斥尊孔复辟势力,鼓舞青年投身反封建斗争之中。鲁迅的小说和杂文等白话文学作品,树立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使文学创作与反封建主义斗争紧密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新青年》是什么性质的报刊?早期的《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由陈独秀创办并长期担任主编。1916年9月1日出版至第3卷第1号便改名为(新青年)的性质依其民展的四个阶段各不相同:
    第一个阶段(1915-1918),《新青年》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是新文化运动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革命民主义刊物。它既是急进民主义者的战斗堡垒,又是反对封建主义思想的前沿阵地。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扫清了道路,培养了骨干,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阶段(1918-1920)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新青年》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向前迈了一大步。开始了具有不同于旧民主主义的新的性质逐步从民主主义的刊物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的刊物。值得注意的是,自1919年1月起,《新青年》由编辑部成员轮流执编,编辑部成员包括具有初肯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他们在组织上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统一一,能够在反直视义的目标下共同。但他们之间在世界观和思想上的差异,却无时不在换上反映出来。
    第三个阶段(1920-1922),这是《新青年》在思想和组织上动荡,分裂的阶段。1920年9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将出版至第8卷第1号的《新青年》改组为自己的机关刊物。陈独秀在这一号上发表《谈政治》一文,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而胡适却攻击《新青年》差不多成了美国不杂志《苏俄》的“汉译本”。这个时期的《新青年》和刚创办的《共产党》月刊一起,与假社会主义、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任了不妥胁的斗争,逐渐明显地变成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刊物。但它在组织上和仍然保持着统一战线的面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此时已迁广州)断断续续又出版了3号,于1922年7月出至第9卷第6号后休刊。
    第四个阶段(1923-1926),1923年6月,体刊将近一年的《新青年》改组成季刊,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在广州出版,秋白任主编。改组后的《新青年》季刊在发刊词《新青年的新宣言》里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无产阶级性质。从此,《新青年》便是个纯粹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目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机关刊物。季刊断续出版至1926年7月终刊。
    早期的《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所起到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它的创刊标志着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而在整个新文化运动中,它又自始至终充当着运动的旗帜,它向封建主义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积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这一切,对解放人们的思想,唤起人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为我国新文化运动取得彻底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