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词体进行全面的改革,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主体,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的是()
第1题:
A、 柳永
B、 李煜
C、 欧阳修
D、 苏轼
第2题:
苏轼的词仍未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
第3题:
下列关于苏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4题:
下列关于苏轼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第5题:
苏轼冲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无意不可入
第6题:
稼轩体的特点是()。
第7题:
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
第8题:
对词体进行全面的改革,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主体,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的是()
第9题:
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
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
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第10题:
以诗为词
以风花雪月为词
以生活琐事为词
以文为词
第11题:
苏轼以文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作为词的革新家,苏轼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
苏轼词既写男女恋情,离合悲欢之类的传统内容,又突破词为“艳科”的狭隘范围
《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是苏轼最著名的一首词作
第12题:
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
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他的作品有《饮湖上初晴雨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他从根本上改交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从创作方面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即变“邪”为“俗”
第13题:
第14题:
()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第15题:
苏轼以诗为词打破传统观点的是()
第16题:
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是()
第17题:
苏轼"以诗为词"的贡献有()。
第18题:
关于苏轼对词体进行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第19题:
下列有关苏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20题:
突破“词为艳科”
婉约
豪放为主
诗庄词媚
第21题:
增加了词的内容
丰富了词的体式
扩大了词境
使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样式
第22题:
以词抒情言志
刚柔并济
使词成为一种独立、完善的新体抒情诗
风格多样
以文为词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
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
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