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看来,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信”。
第1题:
第2题:
“经国济民”既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国家治理的目标。
第3题:
权变型治理是当代地方治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治理模式。
第4题:
“足食、足兵、民信之”是孔子认为的从政最重要的三件事。
第5题:
()孔子的这一主张,指出了取信于民与国家政权存亡的重要关系。
第6题:
孔子在回答子贡时,提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的三个起码条件有()。
第7题:
()在传统武德的内容中最为重要。
第8题:
社会公民自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第9题:
()孔子的这一主张,指出了取信于民与国家政权存亡的重要关系。
第10题:
仁
义
信
勇
第11题:
食
民
兵
信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全球()治理是全球治理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14题:
原始祭祀的过程,在古人看来体现了人与天的贯通。
第15题:
现代地方治理中最为重要的治理模式是()。
第16题:
在古人看来,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信”。
第17题:
企业的诚信要借助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要使人们真正理解古人所讲“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攮己也”的道理。
第18题: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在回答“必不得已而去”时,最后保留了“民信之矣”。下列与孔子的观点一致的是()
第19题:
在传统武德的内容中最为重要的是()。
第20题:
在古人看来,“民信”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是最重要的。
第21题:
秩序
战争
环境
经济
第22题:
信任型治理
合作型治理
权变型治理
网络型治理
第23题: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