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时”等同“伺”,指的是伺候。
第1题:
翻译: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事将仕矣。”(《论语·阳货》)
第2题:
背景材料: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3题: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表现方法?
第4题: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这里所说的“淫辞”指的是哪一句?
第5题: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第6题:
下列各句中,[]的字用假借义的是()
第7题: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其中"平旦至日中"指的是()
第8题: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归]孔子豚
第9题: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子牟有罪而亡
第10题:
第11题:
卯时至午时
午时至酉时
酉时至子时
子时至卯时
辰时至午时
第12题:
第13题: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这段文字驳斥的论点是什么?
第14题:
翻译: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第15题: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然而众贵之者”中的“之”指的是()。
第16题:
“亡”的意义: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第17题: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时等同“伺”,意思是看着,打听。
第18题:
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第19题: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也。
第20题:
之
于之
矣
也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