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
第1题:
A、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B、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C、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D、诗缘情而绮糜
第2题:
“诗言志”出自()
第3题:
“诗言志,歌咏言”之语出自()。
第4题: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大序》语)这段文字说明了《毛诗大序》的哪些文学理论批评观点?
第5题:
“诗言志”出自古书()。
第6题: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道:“诗言志,歌永言”。意思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心志的,歌唱是为了咏颂想要说的言词。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乐记》
《尚书》
《左传》
《诗经》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第12题:
第13题: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大序》语)请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第14题:
诗言志出自《书经》一书()
第15题: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见于古代典籍()
第16题: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第17题:
《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陆机《文赋》云:“诗()而绮靡”。
第18题:
“诗言志”出自古书()。
第19题:
《诗经·毛诗序》
《诗言志辨》
《尚书》
《论语》
第20题: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缘情而绮糜
第21题:
《尚书•尧典》
《吕氏春秋•古乐》
《诗大序》
《淮南子•道应训》
第22题:
再现说
表现说
能动反映说
再现说和表现说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