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文通》是什么时候成书的()?A、十七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

题目

《马氏文通》是什么时候成书的()?

  • A、十七世纪
  • B、十八世纪
  • C、十九世纪
  • D、二十世纪

相似考题
更多“《马氏文通》是什么时候成书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说说《马氏文通》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马氏文通》的作者是马建忠,出版时间是1898年,历史地位:是中国形成独立的语言学学科的标志。

  • 第2题:

    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

    • A、《马氏文通》
    • B、《文心雕龙》
    • C、《六一诗话》
    • D、《说文解字》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中国中医著名古籍黄帝内经约成书于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 第4题:

    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语法著作是()。

    • A、《中国文法要略》
    • B、《说文解字》
    • C、《马氏文通》
    • D、《文心雕龙》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马氏文通》是什么时候成书的?()

    • A、十七世纪
    • B、十八世纪
    • C、十九世纪
    • D、二十世纪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马氏文通》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马建忠

  • 第7题:

    《呐喊》和《彷徨》的成书情况和题意是什么?


    正确答案:鲁迅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社出版的《呐喊》和l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呐喊》收人了1918~1922年所写的l4篇小说(初版时收入15篇,l930年1月第l3次印刷时抽出《不周山》一篇),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后来,鲁迅把这时的创作称为“遵命文学”,他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彷徨》收入了l924-1925年所写的11篇小说。鲁迅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分裂,他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但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而精神上有“寂寞”、“彷徨”之感。《彷徨》在反封建的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则更加成熟。纵观《呐喊》和《彷徨》,它们无论在思想性还是在艺术性上,都更多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 第8题:

    填空题
    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写的《马氏文通》。

    正确答案: 马建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我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是1898年完成的《马氏文通》,作者是()。

    正确答案: 马建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
    A

    《马氏文通》

    B

    《文心雕龙》

    C

    《六一诗话》

    D

    《说文解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呐喊》和《彷徨》的成书情况和题意是什么?

    正确答案: 鲁迅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社出版的《呐喊》和l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呐喊》收人了1918~1922年所写的l4篇小说(初版时收入15篇,l930年1月第l3次印刷时抽出《不周山》一篇),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后来,鲁迅把这时的创作称为“遵命文学”,他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彷徨》收入了l924-1925年所写的11篇小说。鲁迅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分裂,他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但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而精神上有“寂寞”、“彷徨”之感。《彷徨》在反封建的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则更加成熟。纵观《呐喊》和《彷徨》,它们无论在思想性还是在艺术性上,都更多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1898()写的《马氏文通》

    正确答案: 马建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首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是什么时候发布的?又是什么时候实施的?


    正确答案: 农业部于2001年9月3日发布了首批73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并于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

  • 第14题:

    《玄玄棋经》成书于何时?其经典之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玄玄棋经》成书于元顺帝时期,后三卷共有各种类型死活棋势378题,堪称棋经之经典。
    1、围棋实战中经常遇到的棋形及其手法,如‘猛虎駆羊势、吉祥势、五龙出水势’等,这些棋势的汇集解答,说明元代棋手对实战妙手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八王走马势、妙算无穷势、双换骨势’等,实战中十分罕见,因其攻杀巧妙,能够启发思路,增长我们的才智。这表明,当时中国的围棋在局部攻杀方面世界领先。总的来讲,我国宋代之前比较注重围棋理论的总结;从宋到明的几百年间,局部的攻杀能力要优于全局的运筹把握能力。

  • 第15题:

    “义者,宜也,制裁事物使合宜也。”最早出自?()

    • A、释名
    • B、尔雅
    • C、说文解字
    • D、马氏文通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马氏文通》的作者是()

    • A、马相伯
    • B、马建忠
    • C、马相伯和马建忠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诗经》的编定成书又哪几种说法?其各自的依据是什么?《诗经》在汉代的流传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共有305篇,称为“诗三百”或“诗三百篇”,是举其成数作《诗经》的代称。收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成书,公元前6世纪。到西汉初年,诗三百篇被奉为经典,才尊之为《诗经》。《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诗和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有“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①献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据《国语》、《左传》等先秦等古籍记载,《诗经》主要来自公卿列士的献诗,公卿列士通过献诗的方式进行讽谏或赞颂。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大雅》《小雅》和《国风》中的许多诗可能便是通过献诗的途径搜集出来的。
    ②采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汉代学者明确提出采诗说,认为周代有采诗制度,周王朝及各诸候国的乐官到民间采集诗歌,借以了解民情。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可能是通过采诗的途径汇集起来的。
    ③孔子删诗说:孔子删诗说最早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认为《诗经》原有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复,取可施于礼仪”,删定为三百五篇。删诗说长生在汉代,在传统社会一直影响很大。早在孔子的时代已有与今本《诗经》相近的诗三百篇的存在。孔子对诗做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但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孔子删诗说不够可靠。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鲁诗》,为鲁人申培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以上三家为"今文经",西汉时已立于学官,称"三家诗"。《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 第18题:

    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写的《马氏文通》。


    正确答案:马建忠

  • 第19题:

    我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是1898年完成的《马氏文通》,作者是()。


    正确答案:马建忠

  • 第20题:

    单选题
    “义者,宜也,制裁事物使合宜也。”最早出自?()
    A

    释名

    B

    尔雅

    C

    说文解字

    D

    马氏文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说说《马氏文通》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马氏文通》的作者是马建忠,出版时间是1898年,历史地位:是中国形成独立的语言学学科的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马氏文通》是什么时候成书的?()
    A

    十七世纪

    B

    十八世纪

    C

    十九世纪

    D

    二十世纪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玄玄棋经》成书于何时?其经典之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玄玄棋经》成书于元顺帝时期,后三卷共有各种类型死活棋势378题,堪称棋经之经典。
    1、围棋实战中经常遇到的棋形及其手法,如‘猛虎駆羊势、吉祥势、五龙出水势’等,这些棋势的汇集解答,说明元代棋手对实战妙手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八王走马势、妙算无穷势、双换骨势’等,实战中十分罕见,因其攻杀巧妙,能够启发思路,增长我们的才智。这表明,当时中国的围棋在局部攻杀方面世界领先。总的来讲,我国宋代之前比较注重围棋理论的总结;从宋到明的几百年间,局部的攻杀能力要优于全局的运筹把握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镇江丹徒()著有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马氏文通》。

    正确答案: 马建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