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公文的结构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公文的结构程式、文面款式、载体规格统称为()。

    • A、公文文种
    • B、公文形式
    • C、公文格式
    • D、公文结构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简述公文拟办中对拟办人员的素质要求。


    正确答案: (1)第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参谋意识,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全局出发,拟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意见;
    (2)第二,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设计预案,是为领导研究和掌握政策服务,提出预案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3)第三,要熟悉有关业务,包括拟办人员自身业务知识和其他相关业务知识,才能触类旁通,作出高质量的预案。
    (4)第四,要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拟办意见要求简明扼要,准确得体,意尽言止,没有相当的文字功夫难以胜任。

  • 第3题:

    论述公文的结构要求。


    正确答案: 公文的结构要求是:
    (1)服从主旨,即公文的结构必须适应于主旨的需要。一篇公文安排几个部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划分层次段落,怎样过渡照应,开头结尾如何交待等,都必须紧密围绕公文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组织和开展,是公文的结构更好地为公文的主旨服务。
    (2)反映公务活动规律,即公文的结构要反映公务活动的基本过程。一般来讲,公务活动总是按照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发展的;公文的谋篇布局就需要相应的采取说明情况、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的顺序来安排。
    (3)符合思想逻辑,即公文的结构应当按照人们的思维过程有序地展开。公文的撰拟人员认识公务活动的思维顺序一般按照由开头到结尾、由过去到现在、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因到结果的线索正向和逆向发展。因此,在公文结构的安排上就应当符合人们的思维顺序,避免忽远忽近、忽主忽从的思维跳跃。
    (4)适合不同文种,即公文的结构要适应不同文中的特点。文书的结构是公文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形势要服从于不公文种内容的需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第4题:

    简述公文中时间特殊要求。


    正确答案: 完整、准确、具体地表示某个确定的时间,多采用实词来表示。
    空间特殊要求:准确、周严,并且应尽量采用有关标准中的规范化用语,多为处所的表示。
    数量表达的特殊要求
    (1)表示减少、降低、缩小等概念时不能使用倍数表达。
    (2)使用概数时,应尽量避免歧义。

  • 第5题:

    简述公文校对工作要求。


    正确答案: (1)校正、补充一切与定稿不符的文字、标点符号、图表、格式等错漏;
    (2)解决统行、倒版、编面等排版方面的问题和正文、注码与注文之间衔接以及页码编排问题;
    (3)进一步审核定稿中的疏漏,发现问题及时提交有关领导人或撰稿人处理;
    (4)需要使用标准校对符号;
    (5)对于重要的或者大量印刷的公文,应实施三校、四校,以确保公文的正本不出差错。

  • 第6题:

    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1)要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
    (2)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
    (3)在文字表述上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与逻辑。
    (4)公文汽曹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
    (5)要注意选用书写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

  • 第7题:

    简述公文的排版形式与订装要求?


    正确答案: 公文的排版形式是指公文数据项目在文件版面上的标印格式,属于公文的外观形式。公文的装订要求应该是采用线装、钉装或胶粘的办法。一律在左侧装订。

  • 第8题:

    问答题
    公文的结构要求表现在什么?

    正确答案: 服从主旨、反映公务活动规律、符合思维逻辑、适合不同文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公文中时间特殊要求。

    正确答案: 完整、准确、具体地表示某个确定的时间,多采用实词来表示。
    空间特殊要求:准确、周严,并且应尽量采用有关标准中的规范化用语,多为处所的表示。
    数量表达的特殊要求
    (1)表示减少、降低、缩小等概念时不能使用倍数表达。
    (2)使用概数时,应尽量避免歧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公文拟办中对拟办人员的素质要求。

    正确答案: (1)第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参谋意识,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全局出发,拟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意见;
    (2)第二,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设计预案,是为领导研究和掌握政策服务,提出预案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3)第三,要熟悉有关业务,包括拟办人员自身业务知识和其他相关业务知识,才能触类旁通,作出高质量的预案。
    (4)第四,要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拟办意见要求简明扼要,准确得体,意尽言止,没有相当的文字功夫难以胜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公文的结构要求。

    正确答案: 公文的结构要求是:
    (1)服从主旨,即公文的结构必须适应于主旨的需要。一篇公文安排几个部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划分层次段落,怎样过渡照应,开头结尾如何交待等,都必须紧密围绕公文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组织和开展,是公文的结构更好地为公文的主旨服务。
    (2)反映公务活动规律,即公文的结构要反映公务活动的基本过程。一般来讲,公务活动总是按照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发展的;公文的谋篇布局就需要相应的采取说明情况、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的顺序来安排。
    (3)符合思想逻辑,即公文的结构应当按照人们的思维过程有序地展开。公文的撰拟人员认识公务活动的思维顺序一般按照由开头到结尾、由过去到现在、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因到结果的线索正向和逆向发展。因此,在公文结构的安排上就应当符合人们的思维顺序,避免忽远忽近、忽主忽从的思维跳跃。
    (4)适合不同文种,即公文的结构要适应不同文中的特点。文书的结构是公文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形势要服从于不公文种内容的需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①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②要了解实际情况;③要遵循各项行文规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公文结构层级。


    正确答案:公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

  • 第14题:

    公关员在从事公文写作时,应注意公文的结构要求是()。

    • A、完整
    • B、生动
    • C、突出
    • D、简明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公文的结构要求表现在什么?


    正确答案: 服从主旨、反映公务活动规律、符合思维逻辑、适合不同文种。

  • 第16题:

    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 A、完整
    • B、生动
    • C、突出
    • D、简明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简述公文正文的结构及写作要求。


    正确答案:正文的机构一般可分为导语、正文主体、结束语三个部分。
    (1)导语。导语部分的写作一般有依据式、目的式、原因式三种写法,以表明制发这份公文的依据、目的或原因。
    (2)正文主体。正文的主体是公文的最主要部分,也是写好公文的关键和难点所在。由于公文的文种不同,行文目的不同,其写作的具体要求也不同。
    (3)结束语。结束语就是正文的结尾。结束语部分要意尽言止,自然终结。

  • 第18题:

    简述公文的排版形式与装订要求。


    正确答案:(1)公文的排版形式,是指公文各构成要素在文件版面上的标印格式,是指公文的外观形式。公文的排版形式主要包括:公文版头设计、版面安排、字体字号、字行字距、天地页边、用纸规格等。
    (2)对公文提出装订要求,是保证公文在装订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公文印在左侧装订、不掉页。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无坏钉、漏钉、重钉、钉脚平伏牢固,后背不可散页明钉。裁切成品尺寸齐整,四角成90度,无毛茬或缺损。

  • 第19题:

    简述公文拟制的要求。


    正确答案:起草公文要做到:
    (1)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的规定。
    (2)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
    (3)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文字精练,表述准确,标点正确,篇幅简短。
    (4)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机关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
    (5)拟制紧急公文,应当体现紧急的原因,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紧急程度。
    (6)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日期应写具体的年、月、日。
    (7)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8)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饰词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余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9)引用公文应注明发文机关、原文件标题及原发文字号。引用顺序是:先引发文机关,后引文件标题,发文序号在文件标题后并用括号括起来。
    (10)在使用专用名词的简称时,应使用规范化的简称或约定俗成的简称。否则,要先用全称,再用简称,并加以注明。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11)行文结构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去为“(1)”。
    (12)“制度”、“办法”等文件的结构一般是,第一层为“章”,第二层为“条”(“条”内结构顺序一般为“(一)”、“1”、“(1)”)。
    (13)送审稿一般要求打印。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公文结构层级。

    正确答案: 公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公文正文的结构及写作要求。

    正确答案: 正文的机构一般可分为导语、正文主体、结束语三个部分。
    (1)导语。导语部分的写作一般有依据式、目的式、原因式三种写法,以表明制发这份公文的依据、目的或原因。
    (2)正文主体。正文的主体是公文的最主要部分,也是写好公文的关键和难点所在。由于公文的文种不同,行文目的不同,其写作的具体要求也不同。
    (3)结束语。结束语就是正文的结尾。结束语部分要意尽言止,自然终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公文主旨的确立要求。

    正确答案: 公文主旨的确立要求有三个方面。
    (1)公文的主旨必须正确,即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公务活动的事迹情况。
    (2)公文的主旨必须集中,即公文的主旨必须单一,在一篇公文中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要坚持一文一旨原则,防止主旨分散。
    (3)公文的主旨必须鲜明,即公文的主旨应当突出、深刻和新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A

    完整

    B

    生动

    C

    突出

    D

    简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