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注音法产生的原因,以及反切注音的方法和反切的作用。
第1题:
古代的注音方法常用反切和直音,有时也以“读若”、“读如”、“如字”等用语指出读音。()
第2题:
古书注音常采用反切法,如“膑,鼻引切”。反切法的原理是()。
第3题:
东汉末时期产生了反切注音法,它是在()启发下产生的。
第4题:
反切注音的原则是上字取声、()。
第5题:
反切注音法是使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注音之前最科学的注音方法。
第6题:
在古注中,使用最普遍的注音方法是()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什么是“反切”注音法?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即用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其原理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兼取声调。拼起来,就是被注的字的读音。例如:攀,普班切,普字的声母是P,班字的韵母是an,声调是阴平,拼起来就是pān。又如:夸kuā:苦k+瓜uā。
略
第14题:
古书的反切拼读注音的方法是什么?
第15题:
古书注音常采用反切法,如“膑,鼻引切”。这种反切法的原理是()。
第16题:
反切是我国记录()的方法之一,它的注音方法是()拼合成音。
第17题:
古书注音常采用(),如“膑,鼻引切”。反切法的原理是()。
第18题:
反切注音:是用()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反切字和被反切字的字音关系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