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中西诗歌在情趣上有何差异?试举例说明。”相关问题
  • 第1题:

    举例说明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哪些不同的美学特征?


    正确答案: 李白的诗歌歌颂大好河山,表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感情奔放炽热,风格豪放飘逸,如<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杜甫诗集中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号称”诗史”;感情内在深沉,风格沉郁顿挫,如”三吏”“三别”中杜甫善于在客观现实生活的描写中透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与思想倾向,常常是将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还有<石壕吏>等等。

  • 第2题:

    苏轼诗歌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第一,将情、理、事、景融合在一起,理从事出,理从景出,并且理在情中。
    第二,苏轼具有一种“触处生春”的本领,因而将诗写得生动异常,富有美感。这种“触处生春”的特点一方面表现在他能从极平常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发掘出深刻的道理,另一方面表现在他能通过新鲜的比喻将难言之事、理、感受等非常形象地写出来。另外,苏轼诗也写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 第3题:

    试举例说明应如何增强诗歌的张力?


    正确答案: 增强诗歌的张力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增强诗歌意象或意象之间的聚合力,让诗歌意象的情感内核更具普遍性,更接近人类的情感本质;
    (二)增强诗歌意象或意象之间的扩张力,让诗歌意象的形象外壳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让诗歌的音韵、句式与诗歌的情感相应,达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

  • 第4题:

    白居易前、后期思想变化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何影响?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要求通过分析诗例指出:白居易的一生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界,大体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①前期思想的主流是“兼济天下。青少年时期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使诗人痛感社会危机与民生疾苦,人仕后曾提出许多进步主张并以诗歌反映现实问题。在任左拾遗期间诗人更深入、广泛认识社会,多次不畏强暴,直言急谏,同时写出《秦中吟》、《新乐府》等大批“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讽谕诗,尖锐揭露政治黑暗及种种社会弊端,是诗人创作的黄金时代,诗人并因此而遭贬。
    ②后期思想的主流是“独善其身”。诗人刚遭贬时虽还有某些激情,建有政绩,并写出《琵琶行》等力作,便思想已转消沉,逃避政治斗争。最后二十年,诗人对高官厚禄的生活知足保和,终日以醉酒为乐,诗歌中“苦词无一字,忧叹无一声”,以大量闲适诗、感伤诗代替了讽谕诗,再见不到以前那种战斗的光芒。白居易前、后期思想变化对他创作的影响,说明一个作家如果脱离人民,失去了进步的政治理想,便很难坚持进步的创作道路。

  • 第5题:

    艾青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1、丰富的农村画面。
    2、深沉的感情,包括对祖国的忧郁好和对光明的追求。
    3、鲜明的时代感。

  • 第6题:

    爬山虎与五叶地锦在形态上有何区别?举例说明它们的观赏特性何园林用途。


    正确答案:爬山虎:叶宽卵形,长8~18厘米,宽6~16厘米,先端3裂或深裂成3小叶,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3主脉。
    五叶地锦:掌状复叶,小叶5,质较厚,叶缘具大而圆的粗锯齿。
    都属于落叶藤本,卷须短,顶端有吸盘。叶变异很大,花序都常生于断枝顶端两叶之间,花淡黄色,两性花,果球形,径6~8毫米蓝黑色,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10月,浆果,种子半圆形两裂。
    观赏用途:蔓茎纵横,能借助吸盘攀附,且秋季夜色变为红色或橙红色。
    可配置于建筑物墙壁,墙垣、庭院入口、假山石缝、桥头石壁或老树干山上。
    可做工矿区、居民区垂直绿化,亦可作保护坡保土植被,也可作盘山公路及高速公路挖方路段绿化的材料。

  • 第7题:

    问答题
    钱谦益诗歌创作在思想艺术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1)他创作于明代的诗,多表现感时愤世,郁塞苦闷的情感,明清之际的沧桑巨变和个人谄事阉党,变节降清的污点,又为他以诗歌排谴心灵痛苦,寻找心理平衡提供了广泛而深刻的题材和素材;入清后,他的诗歌除了悲悼明朝,反对清廷和恢复故田的主调外,还弥漫着明朝灭亡,孤寂无主,无所归依的失落和葬身无地的哀痛之情。
    (2)他提倡宋元诗歌,又能兼融唐人诗歌之长,故能汇唐宋诗歌风格为—炉,形成“情真而体婉,力厚而沉思,音稚而节和,味浓而色丽”的特色。
    (3)在艺术上,他在《投笔集)中和杜甫《秋兴》的一百零四首诗,技巧圆熟,语言华艳而又沉郁,富有形象性和暗示性,代表了钱谦益后期诗歌的最高水准。
    (4)清代诗歌的宗宋倾向和感伤思潮,都是从钱谦益开始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哪些不同的美学特征?

    正确答案: 李白的诗歌歌颂大好河山,表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感情奔放炽热,风格豪放飘逸,如<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杜甫诗集中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号称”诗史”;感情内在深沉,风格沉郁顿挫,如”三吏”“三别”中杜甫善于在客观现实生活的描写中透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与思想倾向,常常是将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还有<石壕吏>等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举例说明应如何增强诗歌的张力?

    正确答案: 增强诗歌的张力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增强诗歌意象或意象之间的聚合力,让诗歌意象的情感内核更具普遍性,更接近人类的情感本质;
    (二)增强诗歌意象或意象之间的扩张力,让诗歌意象的形象外壳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让诗歌的音韵、句式与诗歌的情感相应,达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苏轼诗歌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第一,将情、理、事、景融合在一起,理从事出,理从景出,并且理在情中。
    第二,苏轼具有一种“触处生春”的本领,因而将诗写得生动异常,富有美感。这种“触处生春”的特点一方面表现在他能从极平常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发掘出深刻的道理,另一方面表现在他能通过新鲜的比喻将难言之事、理、感受等非常形象地写出来。另外,苏轼诗也写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白居易前、后期思想变化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何影响?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要求通过分析诗例指出:白居易的一生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界,大体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①前期思想的主流是“兼济天下。青少年时期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使诗人痛感社会危机与民生疾苦,人仕后曾提出许多进步主张并以诗歌反映现实问题。在任左拾遗期间诗人更深入、广泛认识社会,多次不畏强暴,直言急谏,同时写出《秦中吟》、《新乐府》等大批“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讽谕诗,尖锐揭露政治黑暗及种种社会弊端,是诗人创作的黄金时代,诗人并因此而遭贬。
    ②后期思想的主流是“独善其身”。诗人刚遭贬时虽还有某些激情,建有政绩,并写出《琵琶行》等力作,便思想已转消沉,逃避政治斗争。最后二十年,诗人对高官厚禄的生活知足保和,终日以醉酒为乐,诗歌中“苦词无一字,忧叹无一声”,以大量闲适诗、感伤诗代替了讽谕诗,再见不到以前那种战斗的光芒。白居易前、后期思想变化对他创作的影响,说明一个作家如果脱离人民,失去了进步的政治理想,便很难坚持进步的创作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简述淬火玻璃与退火玻璃在结构与性能上有何差异?

    正确答案: 消除和均衡由温度梯度产生的内应力的玻璃为退火玻璃,这类玻璃不易碎裂且切割方便。淬火处理是将制品加热至接近其软化温度,使玻璃完全退火,然后进行迅速冷却(淬火处理)。因此产生均匀的内应力,从而使玻璃表面产生预加压应力,增加了抗弯、抗冲击的抗扭曲变形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举例说明光照强度理论在农业生产上有何应用?


    正确答案: 合理密植要选用较耐阴的作物,也就是光饱和点低的作物。
    果树的整枝修剪。
    杂草防治。
    麻类作物应该密植。
    棉花不宜密植。

  • 第14题:

    钱谦益诗歌创作在思想艺术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1)他创作于明代的诗,多表现感时愤世,郁塞苦闷的情感,明清之际的沧桑巨变和个人谄事阉党,变节降清的污点,又为他以诗歌排谴心灵痛苦,寻找心理平衡提供了广泛而深刻的题材和素材;入清后,他的诗歌除了悲悼明朝,反对清廷和恢复故田的主调外,还弥漫着明朝灭亡,孤寂无主,无所归依的失落和葬身无地的哀痛之情。
    (2)他提倡宋元诗歌,又能兼融唐人诗歌之长,故能汇唐宋诗歌风格为—炉,形成“情真而体婉,力厚而沉思,音稚而节和,味浓而色丽”的特色。
    (3)在艺术上,他在《投笔集)中和杜甫《秋兴》的一百零四首诗,技巧圆熟,语言华艳而又沉郁,富有形象性和暗示性,代表了钱谦益后期诗歌的最高水准。
    (4)清代诗歌的宗宋倾向和感伤思潮,都是从钱谦益开始的。

  • 第15题:

    年龄差异在语音方面有哪些表现?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语音变异中比较常见的是使用音位多少的差异和音位分合的差异。如:广东韶关本城话可按年龄的不同分出老派、新派:老派话声母18个,区分n和l;新派话声母17个,不分n和l;老派话有47个韵母,新派话则有52个韵母,但少了4个入声韵。差异还出现在音值的不同上。比如在南京话中,年龄的语音差别最为突出,遍及多数韵母、部分声母、个别声调、半数连续变调以及全部儿化韵母。有音值的不同,又有音类分合的差别。差别之大,足以让不明背景的人听来像是不同的方言。这种差异可按年龄分成四派:最老派——城南80岁以上的老者;老派——55岁到80岁之间的城南方言;新派——25岁到55岁之间的城南方言;最新派——25岁以下的城南方言,城北中年以下及外来居民改说南京话的也接近这一派。中小学生基本通行这种最新派口音。差异还表现在音位结合的不同上。云南墨江哈尼语水癸话的舌面音tc、tch、c、z都与舌面元音i,i相结合,并区别意义。但这种口语在老年人口语中较严格,年轻人的口语中已经不很严格,多数情况下以舌面音取代了舌尖音。

  • 第16题:

    大历十才子诗歌在艺术风格上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十才子在艺术风格上的主要特征是省净精约。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意象的精巧。诗中缺少激情的坦露,大多以情景接合的移情方式,将诗人内心的情绪浸染在寒山秋水等一系列具体景物中,意象简明,组合灵巧。②诗体的工整。诗篇大多趋向短制,以音律谐美的近体为主,尤以五言律诗居多,即便是古体,也带有明显的律化倾向,且格律严整,字句精工。③语言的炼饰。诗人追求诗中的语意含量,注重字句的磨练和修饰,精于制作清词丽句,诗中时见警句名联,耐人寻味。

  • 第17题:

    固定化酶在工业上有何应用?举例说明之。


    正确答案:固定化酶的应用:
    (1)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①氨基酰化酶;
    ②葡萄糖异构酶;
    ③天冬氨酸酶;
    ④青霉素酰化酶(用于制造各种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⑤延胡索酸酶;
    ⑥β-半乳糖苷酶;
    ⑦天冬氨酸-β-脱羧酶;
    ⑧脂肪酶;
    ⑨植酸酶。
    (2)在酶传感器方面的应用:酶电极。

  • 第18题:

    试简述淬火玻璃与退火玻璃在结构与性能上有何差异?


    正确答案:消除和均衡由温度梯度产生的内应力的玻璃为退火玻璃,这类玻璃不易碎裂且切割方便。淬火处理是将制品加热至接近其软化温度,使玻璃完全退火,然后进行迅速冷却(淬火处理)。因此产生均匀的内应力,从而使玻璃表面产生预加压应力,增加了抗弯、抗冲击的抗扭曲变形的能力。

  • 第19题:

    问答题
    大历十才子诗歌在艺术风格上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十才子在艺术风格上的主要特征是省净精约。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意象的精巧。诗中缺少激情的坦露,大多以情景接合的移情方式,将诗人内心的情绪浸染在寒山秋水等一系列具体景物中,意象简明,组合灵巧。②诗体的工整。诗篇大多趋向短制,以音律谐美的近体为主,尤以五言律诗居多,即便是古体,也带有明显的律化倾向,且格律严整,字句精工。③语言的炼饰。诗人追求诗中的语意含量,注重字句的磨练和修饰,精于制作清词丽句,诗中时见警句名联,耐人寻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固定化酶在工业上有何应用?举例说明之。

    正确答案: 固定化酶的应用:
    (1)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①氨基酰化酶;
    ②葡萄糖异构酶;
    ③天冬氨酸酶;
    ④青霉素酰化酶(用于制造各种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⑤延胡索酸酶;
    ⑥β-半乳糖苷酶;
    ⑦天冬氨酸-β-脱羧酶;
    ⑧脂肪酶;
    ⑨植酸酶。
    (2)在酶传感器方面的应用:酶电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年龄差异在语音方面有哪些表现?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语音变异中比较常见的是使用音位多少的差异和音位分合的差异。如:广东韶关本城话可按年龄的不同分出老派、新派:老派话声母18个,区分n和l;新派话声母17个,不分n和l;老派话有47个韵母,新派话则有52个韵母,但少了4个入声韵。差异还出现在音值的不同上。比如在南京话中,年龄的语音差别最为突出,遍及多数韵母、部分声母、个别声调、半数连续变调以及全部儿化韵母。有音值的不同,又有音类分合的差别。差别之大,足以让不明背景的人听来像是不同的方言。这种差异可按年龄分成四派:最老派——城南80岁以上的老者;老派——55岁到80岁之间的城南方言;新派——25岁到55岁之间的城南方言;最新派——25岁以下的城南方言,城北中年以下及外来居民改说南京话的也接近这一派。中小学生基本通行这种最新派口音。差异还表现在音位结合的不同上。云南墨江哈尼语水癸话的舌面音tc、tch、c、z都与舌面元音i,i相结合,并区别意义。但这种口语在老年人口语中较严格,年轻人的口语中已经不很严格,多数情况下以舌面音取代了舌尖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格律诗与词在句法和押韵上有什么差异。

    正确答案: (1)格律诗与词的句法的不同表现在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五、七言多为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比较多见五七言句子中常有三二、三四节奏。
    (2)格律诗与词押韵规则的不同表现在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则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这些皆由格律规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略论曹植的诗歌的前后期的变化,他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何成就?

    正确答案: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这种生活遭遇,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过着贵公子的生活,但却具有建立功业的伟大抱负。他一生追求的是“勠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这业,流金石之功”。当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便是表现这种雄心壮志。前期的代表作是《白马篇》,这首诗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壮烈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神。
    曹植的后期备受迫害和压抑,他的后期诗歌也主要是反映这种处境和心情。作于黄初四年的《赠白马王彪》是诗人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当时诗人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去京师朝会,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诗人与白马王返回封地时,又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于是诗人“愤而成篇”,写下了这首赠诗。全诗共七章,表现了复杂的感情。诗中痛斥了迫使他们分行的有司,表达了对任城王暴亡的哀悼,吐露了诗人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此诗虽然只是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上却深刻地暴露了统治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在艺术上,诗人通过章章蝉联的轳辘体的形式,一步步地将复杂的感情抒发出来,极有层次。此外,诗人往往通过叙事、写景来抒写内心悲愤的感情,使得感情的表达显得沈著浓厚,而不是一味地渲泻。
    钟嵘《诗品》评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的艺术风格。曹植一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在遭遇挫折后,也壮志不衰,更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在建安诗人中,曹植是最讲究艺术表现的。他的诗歌虽然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并努力于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建安诗歌从乐府诗出来逐渐文人化,到了曹植手中、里就具有明显的文人诗的面目。如《美女篇》模仿汉乐府,但描写的细致和词藻的华丽,与《陌上桑》迥异其趣,正表现了这种倾向。曹植的这种努力造成了他的“词采华茂”的一面。他的诗善用比喻,讲究对偶、炼字和声色,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雕琢词藻的风气。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