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莫须有先生传》含有“理趣”与“禅趣”?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作者所说的“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
第3题:
莫须有先生说:“清明插杨柳,端午插菖蒲、艾,中秋个个又要到塘里摘荷叶。”
第4题:
( )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第5题:
废名的第一部长篇是()。
第6题:
下面废名的作品中,与《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反的,用可以称为放肆的文字进行叙述的长篇小说是( )。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桥·灯笼》
《莫须有先生传》
《纺纸记·楔子》
《菱荡》
第10题:
第11题:
《莫须有先生传》
《河上柳》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桥》
第12题:
《菱荡》
《桥》
《莫须有先生传》
《竹林的故事》
第13题:
A.《菱荡》
B.《纺纸记-楔子》
C.《桥-灯笼》
D.《莫须有先生传》
第14题:
“不要胡思乱想,老身有拐杖在此,前程远大,你得听我吩咐。”此语出自()
第15题:
情趣与理趣的统一
第16题:
周作人最欣赏废名作品的( )。
第17题:
为什么说《莫须有先生传》含有“理趣”与“禅趣”?
第18题:
“陈聋子”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____中的人物。
第19题:
第20题:
竹林的故事
莫须有先生传
桥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第21题:
沈从文
废名
周作人
鲁迅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理趣
禅趣
涩味
京味
第24题:
《莫须有先生传》
《纺纸记-楔子》
《桥-灯笼》
《菱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