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骑驴自长安来/背了一布袋的/骇人的意象”出自()。
第1题: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出自()。
第2题:
在象征意象的结构中()
第3题: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出自姜夔的《踏莎行》。词中所用的莺莺燕燕意象最早出自何人诗作?
第4题:
诗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出自何人之手?
第5题:
诗句:“晋朝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出自何人之手?
第6题:
“这时,我乍见窗外/有客骑驴自长安来/背了一布袋的/骇人的意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第7题:
祖宗袋过去原是挂在广州满族的家庭里,大厅中的南边墙上的一个布袋,布袋是用黄色或红色布袋做的,大概长一排钱尺,宽有八寸左右。这种布袋满族人称为“祖宗袋”。
第8题:
“秋水伊人”这一意象出自()。
第9题:
洛夫
骆一禾
韩东
穆旦
绿原
第10题:
成都
洛阳
长安
大宛
第11题:
长安街即将更改名称
长安街最初只有5里长
神州第一街指的是王府井
长安街的长度有了很大变化
第12题:
《重读〈圣经〉》
《岁月》
《山民》
《与李贺共饮》
第13题:
“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14题:
“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出自《长安清明》一诗,诗人除了描写清明时节的人和景之外,还表达了对盛唐的思念,请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第15题: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出自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这是一首咏叹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的古诗。请问句中的“玉漏”有什么功能?
第16题: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虞世南的哪部作品?()
第17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中营造了一意象群,这些意象表现出陈旧、颓败、贫瘠、阻滞的整体色彩,下面不属于这个意象群的有()。
第18题:
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下列对唐朝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咏蝉》
《结客少年场行》
《怨歌行》
第22题:
象是主
意是客
象是客
意是主
它们都是主
第23题:
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
作者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
“主”终于说服“客”
“客”终于说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