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给下面一段文字添加现代标点。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左传·隐公十一年》)

题目

试给下面一段文字添加现代标点。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左传·隐公十一年》)


相似考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1题。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受地于先王(即使这样)B.秦王不悦(高兴)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派 )( 使者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2.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19-22题。(12分)唐雎不辱使命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仓鹰击于殿上( ) ②天下缟素( )③长跪而谢之( ) ④寡人谕矣( )

4.(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文后的问题。(15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秦王怫然怒(2)长跪而谢之

更多“试给下面一段文字添加现代标点。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左传·隐公十一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 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盂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责:
    以何市:
    反:
    之:
    怪:
    衣冠:
    (2)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窃以为君市义:
    (3)请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
    (4)这段选文表现出冯谖性格的哪些特征
    (5)这段选文在刻画冯谖性格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答案:
    解析:
    (1)责:同“债”。以何市:用债款买了些什么。反:返回。之:往。怪:意动用法,认为……很怪。衣冠:名词动用,穿戴整齐。 (2)左右的人说:“就是歌唱那‘长剑回去吧’的人啊。”
    我私下为您买回了道义。
    (3)分三层:“驱而之薛”前:“焚券市义”之前,冯谖愿为孟尝君收债;“驱而之薛”至“民称万岁”:“焚券市义”的经过;“民称万岁”后:“焚券市义”之后,孟尝君不满。
    (4)深谋远虑,机智果敢,胆识超人,是一位有民本思想的政治家。
    (5)通过“焚券市义”的典型情节,通过冯谖深谋远虑的言行,用孟尝君衬托等方法刻画冯谖性格。

  • 第2题:

    翻译: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卻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正确答案: 癸酉日,齐晋两国军队在鞌地排开阵势。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做骖乘。晋国的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做骖乘。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敌人再吃早饭。”不给马披上铠甲就驰向晋军。郤克被箭射伤,流血到鞋子上,没有停住鼓声。说:“我受重伤了。”解张说:“从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胳膊肘,我折断了箭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成了黑红色。哪里敢说受伤?您忍一忍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交战,如果遇到险路,我一定要下去推车。您知道吗?——然而您真是受了重伤了。”解张说:“军队的耳目,就在于我们的旗子和鼓声,前进后退都听从它指挥。这辆车一个人镇守它,就可以成功。怎么能因伤重坏了国君的大事呢?穿上盔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是去死的。受伤还没有死,您还是要努力啊。”于是左手把辔绳并起来,右手拿过鼓槌敲鼓。战马狂奔不能停住,晋军就跟着冲了过去。齐军溃败。晋军追击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圈。

  • 第3题:

    翻译:干木,晋人也,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干木逾墙避之。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闾而轼。其仆曰:‘君何轼?’曰:‘段干木贤者也,不趣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吾安得勿轼!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又请为相,不肯。后卑己固请见,与语,文侯立倦不敢息。


    正确答案: 房玄龄和高士廉一起走路,遇上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他说:“北门近来有什么建筑工程?”德素将这件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对房玄龄、高士廉说:“你们只须管好南衙的事务就行了,我在北门建造一项小小的工程,又妨碍你们什么事呢?”房玄龄等人跪拜道歉。魏征进谏说:“我不理解陛下您(为什么)责备(房玄龄等人),也不理解房玄龄等人(为什么)道歉。(他们)既然担任大臣,就是陛下的得力助手,(陛下)有什么工程建筑,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知道。(陛下您)责备他们向主管官员询问(的做法),(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陛下所做的事情如果是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帮助陛下完成它;所做的事情如果是不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奏请(陛下)罢免它。这是辅助君主的正道。房玄龄等的询问既然没有罪,而陛下却责备他们,房玄龄等也不知道自己应当坚守职责,我实在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太宗很赞同他的话。

  • 第4题:

    翻译: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正确答案: 鲁僖公四年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了,于是就接着攻打楚国。楚国国君派遣使者来跟诸侯国军队说:“您居住在北海,我们居住在南海,本是互不相干的。没有料到你们进入我国的领地,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先君太公说:‘天下诸侯,你可以征伐他们,来辅佐周王朝。’赐给我先君权力范围:东边到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们的贡品包茅没有贡上来,周王朝的祭祀用品供给不上,没有用来滤酒的东西,我来责问这件事;周昭王南巡没有回来,我来查问这件事情。”楚国使者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这是我们国君的罪过。我们怎么敢不进贡呢?周昭王没有回来,您还是到水边去问吧!”齐国军队继续进军,驻扎在陉地。

  • 第5题:

    翻译: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贱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贱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


    正确答案: 宓子贱被派往亶父为官,他担心鲁国国君听信小人谗言,从而会使自己无法按自己的方法治理亶父,要动身的时候,他请求鲁国国君,派两名身旁的人一同前往。(亶父)当地的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宓子贱让那两人书写记录。他们每次准备要写时,宓子贱就从旁边时不时的拽啊摇啊他们的手肘。他们写的字很难看,宓子贱就为这事生气。那两人很怕他,请求让他们回去。宓子贱说:“你们的字写得太差了,你们赶快回去吧。”两个人回去后向鲁国国君汇报,说:“宓子贱不让他们好好写字。”鲁国国君说:“怎么呢?”回答说:“宓子贱让我们写字(记事),却总是拽摇我们的手肘,字很难看他又生气。那些官吏都说宓子贱,所以我们就要求回来了。”鲁国国君叹息道:“宓子贱用这个办法来提醒我的不是啊!我扰乱他的治理方案,就会使他无法按照他自己的办法治理了,肯定有很多次了。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啊!”于是打发亲信,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有利于亶父的治理办法,你自己决定实施吧。”

  • 第6题:

    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指出文中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正确答案: 语言描写、行为描写。

  • 第7题:

    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冯谖基于何种考虑为孟尝君凿就这第三窟?


    正确答案: 借宗族关系保护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

  • 第8题:

    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君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古文今译题)


    正确答案:1、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您率领国君的军队光临敝国的土地,敝国的兵力不雄厚,请明朝相见
    2、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同时又不让我军滞留在贵国的土地上(这里是委婉语,意思说让我们速战,一决胜负)。能进不能退,齐君不会有命令(挑战命令)落空的事情出现(委婉语,说明明朝我们一定奉陪)
    3、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
    齐国的高固(齐大夫)徒步闯入晋军,举起石头掷人
    4、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擒获晋军的人登上他们的战车,把桑树根系在车上,作为战利品的标志
    5、欲勇者贾余馀勇!
    想要勇气的人尽管来买我多余的勇气!

  • 第9题:

    问答题
    翻译: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正确答案: 夏天,楚成王派屈完到诸侯国军队中再去谈判。诸侯国军队后撤,驻扎在召陵。齐桓公把诸侯国军队陈列出来,与屈完一起阅兵。齐桓公说:“这次用兵难道是为了我吗?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与我们共同友好,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向我国的社稷之神求福,收容我们的君主,这本是我们国君的愿望。”齐桓公说:“用这样的军队作战,谁能抵挡他们!用这样的军队攻城,什么城不能攻克!”屈完回答说:“您如果用恩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您如果凭借武力,楚国以方城山作为城墙,汉水作为护城河,虽然你们兵多,也没有用它的地方。”屈完与诸侯订立了和解盟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君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古文今译题)

    正确答案: 1、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您率领国君的军队光临敝国的土地,敝国的兵力不雄厚,请明朝相见
    2、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同时又不让我军滞留在贵国的土地上(这里是委婉语,意思说让我们速战,一决胜负)。能进不能退,齐君不会有命令(挑战命令)落空的事情出现(委婉语,说明明朝我们一定奉陪)
    3、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
    齐国的高固(齐大夫)徒步闯入晋军,举起石头掷人
    4、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擒获晋军的人登上他们的战车,把桑树根系在车上,作为战利品的标志
    5、欲勇者贾余馀勇!
    想要勇气的人尽管来买我多余的勇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春秋》“滕侯、薛侯来朝”,滕、薛为小国,何以称侯?()
    A

    周天子新封为侯爵

    B

    本爵为侯

    C

    因其能朝鲁隐公,故褒之为侯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冯谖基于何种考虑为孟尝君凿就这第三窟?

    正确答案: 借宗族关系保护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句子中都含有词类活用现象,其中不属于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A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B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

    C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爲收責于薛乎?”

    D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D

  • 第14题:

    《春秋》“滕侯、薛侯来朝”,滕、薛为小国,何以称侯?()

    • A、周天子新封为侯爵
    • B、本爵为侯
    • C、因其能朝鲁隐公,故褒之为侯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柠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在这段文字中,冯谖这个人物显示的性格特征有()

    • A、深谋远虑、机智果敢,胆识超人
    • B、老谋深算,独断专行胆识超人
    • C、深谋远虑、独断专行,胆识超人
    • D、老谋深算,机智果敢,胆识超人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翻译: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於鲁君,与之俱。至於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於君曰:“宓子不得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


    正确答案: 宓子贱(孔子的弟子,名不齐,字子贱)治理亶父(鲁国地名),担心鲁君听信小人而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推行,将辞别而去时,请求与鲁君平素亲近的两名官吏,跟他自己同去。到达亶父,城里的官员都来参拜。宓子贱命令两个官员作记录。官员刚刚记录,宓子贱在旁时常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官员记录不好,于是宓子贱对此很生气。官员对此不安,请求辞职回去。宓子贱说:“你们记录得不好,你们赶紧回去吧!”两位官员回去,秉报鲁君说:“无法替宓子贱作书记工作。”鲁君问:“什么缘故?”官员答道:“宓子命令为臣记录,又时常牵引为臣的肘部,记录不好(他)很愤怒,官员都取笑宓子。这是导致我们二人要辞别而离开(他)的原因啊。”鲁君长长地叹息道:“宓子以此规劝我的过失啊。我扰乱宓子的工作,而令宓子不能够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必定屡次了。如果不是你们两人,我几乎犯错误。”

  • 第17题:

    翻译: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正确答案: 颍考叔在颍谷做管理疆界的官,听说了这件事情,就称有礼品进献给郑庄公。郑庄公赐给他食物。颍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不吃。郑庄公问他。颍考叔回答说:“我有个母亲,我的食物都吃过了,没有吃过您的肉食。请让我把肉送给她。”郑庄公说:“你有个母亲送,偏偏我就没有!”颍考叔说:“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郑庄公告诉他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的后悔心情。颍考叔回答说:“您在这件事情上忧虑什么呢?如果挖地到黄泉,挖隧道相见,谁说不是这样呢?”郑庄公听从了。

  • 第18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柠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写冯谖“焚券市义”、孟尝君“不说”,其对刻画冯谖形象所起的作用是()

    • A、对比反衬
    • B、铺垫反托
    • C、类比显现
    • D、侧面映衬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从下文看,齐桓公对伐楚的理由说明包括()。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左传•僖公四年》)

    • A、周王室有授权
    • B、齐国为诸侯之首,兵马强壮
    • C、楚国没有按规定向周王进贡包茅
    • D、齐师侵蔡时,楚国援助了蔡
    • E、周昭王南征而不复,与楚国相关

    正确答案:A,C,E

  • 第20题:

    问答题
    翻译: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正确答案: 颍考叔在颍谷做管理疆界的官,听说了这件事情,就称有礼品进献给郑庄公。郑庄公赐给他食物。颍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不吃。郑庄公问他。颍考叔回答说:“我有个母亲,我的食物都吃过了,没有吃过您的肉食。请让我把肉送给她。”郑庄公说:“你有个母亲送,偏偏我就没有!”颍考叔说:“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郑庄公告诉他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的后悔心情。颍考叔回答说:“您在这件事情上忧虑什么呢?如果挖地到黄泉,挖隧道相见,谁说不是这样呢?”郑庄公听从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把下面一段短文翻譯成現代漢語。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 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于事,憒于憂,而性懧愚,沈于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于薛乎?”馮諼曰:“愿之。”于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徧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嘗君不悅,曰:“諾,先生休矣!”

    正确答案:
    译文:
    孟尝君很奇怪,说:“这是谁啊?”侍从们说:“就是那个唱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着说:“客人果真有能耐,我从未接见过,真对不起他。”就请他来面见孟尝君。道歉说:“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沉溺于国家大事之中,得罪了先生。先生不以为羞耻,还愿为我到薛地收债吗?”冯谖说:“我愿意。”于是就准备行李,备好车马,将债券都装车运走。向孟尝君告辞说:“收完债,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吗?”孟尝君说:“家里少什么就带点什么吧。”
    冯谖赶着车到薛,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
    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现在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孟尝君听后很不快地说:“嗯,先生,算了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标点并翻译。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左传·僖公四年》

    正确答案:
    (1)标点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左传·僖公四年》 (2)翻译
    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侯率领诸侯的军队侵入蔡国。蔡国溃败,接着讨伐楚国。楚子派使者到诸侯军队说道:“国君您居住在北海,寡人居住在南海,这就像风马牛不相及。没料到君王竟到了我们的领土上,这是什么原因?”管仲回答说:“以前召康公命令我们的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来辅助周王室。’赐给我们先君征伐的范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应该进贡的包茅没有缴纳,王室的祭品供应不上,没有东西用来缩酒,寡人来责问这件事。昭王向南巡行没有回来,寡人来责问这件事。”回答说:“贡品没有缴纳,这是我们国君的罪过,怎敢不供给?昭王没有回来您,还是到水边去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翻译: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正确答案: 鲁僖公四年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了,于是就接着攻打楚国。楚国国君派遣使者来跟诸侯国军队说:“您居住在北海,我们居住在南海,本是互不相干的。没有料到你们进入我国的领地,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先君太公说:‘天下诸侯,你可以征伐他们,来辅佐周王朝。’赐给我先君权力范围:东边到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们的贡品包茅没有贡上来,周王朝的祭祀用品供给不上,没有用来滤酒的东西,我来责问这件事;周昭王南巡没有回来,我来查问这件事情。”楚国使者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这是我们国君的罪过。我们怎么敢不进贡呢?周昭王没有回来,您还是到水边去问吧!”齐国军队继续进军,驻扎在陉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