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青年时期随僧祐在定林寺整理佛经,历十余年,期间撰成《()》。
第1题:
关于梁武帝的描述,正确的有()。
第2题:
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巨著()由明代李时珍撰成于万历六年(1578)。
第3题:
嘉祐四年十月,苏轼随父出蜀所作诗歌多以()体裁为主。
第4题:
唐朝僧一行的突出贡献是在天文历法方面,他制订了()
第5题:
公元383年,龟兹名僧()到中原宣扬佛教,翻译佛经。
第6题:
北宋时期改革教育的三次兴学运动是指庆历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和()
第7题:
在观无量寿佛经内说下品下生之一则中有句‘五逆十恶’,五逆者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而诸佛阿罗汉是法身,刀斧不能伤,凡夫焉能杀之,此则难以了解?
第8题:
第9题: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刘焯的《皇极历》
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
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景祐兴学
元祐兴学
政和兴学
崇宁兴学
第13题:
在“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中“撰”之义为()
第14题:
《大唐内典录》十卷,是唐初僧人()所撰。
第15题:
培植僧徒和译界佛经主要是在()
第16题:
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第17题:
唐•王冰整理注释《素问》,于唐•宝应元年撰成,即世称()
第18题:
刘勰字(),祖籍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东晋以后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曾任昭明太子(萧统)东宫通事舍人。晚年在定林寺出家,法号()。
第19题:
佛教中所谓佛、法、僧“三宝”,其中法和僧是指()。
第20题:
佛经故事
藏族名僧事迹
传自祖国内地的民俗遗存
名山大川美丽风景
民族间交往的历史典故
第21题:
有“皇帝菩萨”之称
他在位期间,使南朝佛教进入鼎盛时期
亲撰“断酒肉文”,使食素成为汉地佛教的一个重要特点
极力推崇佛教,打压儒家思想和道教
先后四次“舍身”灵隐寺,亲自讲解、注释佛经,大力提倡弘扬佛教
第22题:
法指佛经佛法
法指佛所教导的教义
僧即佛教中的罗汉
僧即佛教的信徒
第23题:
东汉时期
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北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