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孤岛文学”(上海)”相关问题
  • 第1题:

    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这一段的文学发展史被称为()。

    A. “孤岛”文学 B. 国统区文学 C. 沦陷区文学 D. 红色文学


    正确答案:A

    上海“孤岛”文学出现在抗日战争前期上海这个特定地区特定阶段的文学运动。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上海沦陷,但在这片沦陷区中间,还有属于英美势力范围的公共租界和属于法国势力范围的法租界未为日本侵略者控制,这两个租界当局,由于和日本侵略者有利益冲突,在一些问题上采取中立政策。留在上海的中国作家,利用这种微妙局势,采取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抗日爱国的文学运动,这块土地被称为“孤岛”,发生在这里的文学运动被称为“孤岛”文学运动。这种局面共持续了4年又一个月,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同时,进占上海租界,“孤岛”文学运动也被迫终止。

  • 第2题:

    1937年11月至l941年12月,上海这段时间的文学发展在历史上被称为(  )。

    A、“孤岛文学”
    B、国统区文学
    C、沦陷区文学
    D、红色文学

    答案:A
    解析:
    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l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日军侵入租界为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由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

  • 第3题:

    孤岛文学”指的是()。

    A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B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C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D国民党统治区的左翼文学


    A

  • 第4题:

    上海"孤岛"报刊


    正确答案: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西方国家控制的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因其四周均被日军侵占而形同"孤岛"。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创办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其中以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为主,著名的有《译报》、《文汇报》等。

  • 第5题:

    在“孤岛”出版的大型报告文学集是()。

    • A、《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
    • B、《中国的一日》
    • C、《上海一日》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何谓“孤岛文学”?


    正确答案: 一般指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四年又一个月的上海文学运动。爱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地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展开了机动灵活的斗争,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展开了一系列文学活动,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 第7题:

    孤岛文学


    正确答案:孤岛文学是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 第8题:

    单选题
    "孤岛文学"指的是()
    A

    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B

    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C

    左联时期的上海左翼文学

    D

    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孤岛文学”

    正确答案: 上海沦陷后,租界成了一个“孤岛”,其中的一些作家坚持创作,用各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这种形势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宣告结束。这段时期的文学史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中戏剧运动最活跃,如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李健吾的《草莽》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论述“孤岛文学”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1、出版了大量进步书籍
    3、以进步刊物为阵地,同“大东亚文学”“和平文学”作斗争。
    4、积极开展戏剧活动
    5、杂文创作的繁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这段时间的文学发展在历史上被称为(  )。
    A

    “孤岛文学”

    B

    国统区文学

    C

    沦陷区文学

    D

    红色文学


    正确答案: D
    解析:
    孤岛文学是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由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国统区文学”是指与解放区文学相对,时间是从七七事变到新中国成立,国民党统治区之内的文学成就。沦陷区文学是指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又称“沦陷区文学”。

  • 第12题:

    填空题
    “孤岛文学”成就突出的是()和历史剧。

    正确答案: 杂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孤岛文学“指的是()

    A.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B.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C.左联时期的上海左翼文学
    D.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这段时间的文学发展在历史上被称为(  )。

    A、“孤岛文学”
    B、国统区文学
    C、沦陷区文学
    D、红色文学

    答案:A
    解析:
    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l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日军侵入租界为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由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

  • 第15题:

    在上海“孤岛”时期,爱国报人是怎样坚持斗争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被称为“孤岛”。爱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这种挂出洋人旗号的做法被称做办“洋旗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译报》(1937)《每日译报》(1938)《导报》(1938)《文汇报》(1938)。

  • 第16题:

    上海“孤岛”时期影响最大的杂文期刊是()。


    正确答案:《鲁迅风》

  • 第17题:

    于伶的()是“孤岛”文学的代表作。


    正确答案:夜上海

  • 第18题:

    "孤岛文学"指的是()

    • A、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 B、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 C、左联时期的上海左翼文学
    • D、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谈谈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新闻事业的斗争。


    正确答案:(1)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这段时期,上海租界尚未被日军占领,人们称其为“孤岛”时期。
    (2)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上海地区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利用“孤岛”的特殊条件和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商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如《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等。与此同时,一些爱国人士也以外商名义在上海租界出版抗日报刊,如《文汇报》、《华美早报》、《大美晚报》(中文版)等。
    (3)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利用“苏商”名义出版《时代》周刊,使日寇占领区的人民能够看到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的言论和抗日消息。
    (4)上海沦陷后,上海的30多座民营广播电台不屈服日寇的压力,拒绝向日寇登记。他们利用“孤岛”的特殊情况,向租界警务处登记继续播音,其中有的民营台还做了一些抗日的广播宣传,播出了爱国进步的歌曲。
    (5)苏联以苏商的名义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上海建立的“苏联呼声”广播电台,还曾报道过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消息,并对二战做了真实的报道,从侧面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6)“孤岛”时期,上海爱国进步的新闻工作者所进行的宣传活动,他们的英勇斗争事迹,在中国的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 第20题:

    单选题
    孤岛文学”指的是()。
    A

    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B

    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C

    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D

    国民党统治区的左翼文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孤岛文学”(上海)

    正确答案: 1、含义: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
    2、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鲁迅风”的争论,出版《鲁迅风》
    3、戏剧:于伶反映现实的戏剧《长夜行》,阿英的南民史剧《碧血花》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上海"孤岛"报刊

    正确答案: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西方国家控制的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因其四周均被日军侵占而形同"孤岛"。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创办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其中以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为主,著名的有《译报》、《文汇报》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孤岛”出版的大型报告文学集是()。
    A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

    B

    《中国的一日》

    C

    《上海一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