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柔术(日本拳种)是我国戚继光于1621年传到日本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公元601年高丽僧人将口红传到日本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柔术(日本拳种)是我国邓若曾于1621年传到日本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柔术(日本拳种)是我国陈元贽于1621年传到日本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华年”。这是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抵抗()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略而作的诗句。

    • A、朝鲜
    • B、印度
    • C、马来西亚
    • D、日本

    正确答案:D

  • 第5题:

    茶树相国外传播,最早传到()

    • A、美国;俄罗斯
    • B、朝鲜;越南
    • C、日本;泰国
    • D、朝鲜;日本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造纸术传到日本是在中国的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在中国的隋朝时期。

  • 第7题:

    高丽僧人于公元601年把口红传到()。

    • A、印度
    • B、日本
    • C、中国
    • D、泰国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判断题
    古代日本体育深受中国体育的影响,其相扑、柔术和养生术都来源于中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碑学是怎样传到日本去的?

    正确答案: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清代中晚期,碑学在全国风行,取代了帖学的统治地位,出现了书道中兴的大好局面。而碑学之风也逐渐传到了日本,最后在日本也盛极一时。把碑学传到日本,这个功劳首推杨守敬,他是碑学书家潘存的弟子。杨守敬曾于1880年以清国钦使随员的身分东渡日本,先后带去汉、魏、六朝等碑刻拓片共一万三千余件,使对此完全陌生的日本书法家们一见大为惊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时,江户末年的日本书风已走到了穷途末路,书坛正处于苦闷彷徨寻求出路的时期,当这些充满了野性力量、具有雄浑美的六朝等碑刻珍品大量地出现在日本时,完全使日本书坛倾倒了,人们开始了对碑学竭尽全力、如饥如渴地学习和研究。
    杨守敬在日本期间,与文化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并致力于碑学的传授,他的学生日下部鸣鹤(1838——1922)、岩谷一六(1535——1905)、松田雪柯(1819——1881),后来都成了日本明治初期书坛的巨擘。杨守敬在日本驻留了四年后归国,在归国之时,日本书坛在他的促使之下已形成碑学书风兴盛的局面。归国后,仍经常有不少日本朋友来访论书,山本由定、水野元直等人曾先后受业于门下。
    明治十五年(1882年),日本九州的一个书法家中村梧竹(1827——1913)渡海到中国北京,学习汉、魏、六朝碑刻,曾直接师事碑学家潘存。回国后,致力于碑学的研究和介绍,与杨守敬一派学说分庭抗礼。
    明治二十四年(1891年),日下部鸣鹤到中国留学,与吴大澂、杨岘、俞樾等碑学书家交游密切,直接受教,回到日本后,培育了众多的门徒,如近藤雪竹、比田井天等人即出自门下,并开创了新书派,一时所谓“鸣鹤流”派的书法风靡了整个日本书坛。与此同时,副岛苍海、北方心泉等人也来到我国,直接与中国当时的一流文人们交往、求教。回日本后,他们先后都成了在书坛很有影响的书法家。明治二十年(1887年),年方二十岁的宫岛咏士(1867——1943)倾慕我国碑学大家张裕钊,只身渡海求师,历时八载,行程万里,紧随不舍,直到1894年张裕钊去世。在此期间,他得到张裕钊笔法真传,其书锐利英爽。归国后,秉承师训,创办“善邻书院”,传授张裕钊的书法,使之在日本光大宏扬,成为日本汉字书家的一大流派。此外,还有日本的篆刻家丹山大迂、桑名铁城、浜村藏六、河井荃庐等人也渡海来到我国,向吴昌硕、徐三庚等著名篆刻家学习治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中国的儒家经典是在唐代传到朝鲜和日本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柔术(日本拳种)是我国陈元贽于1621年传到日本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  )时,少林武术流传到日本,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称之日国魂。
    A

    B

    C

    D


    正确答案: D,C
    解析:
    少林武术创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和二十九年。元代,日僧邵元在少林寺为僧并代理过主持,回国后将少林武术广为传播,被日本人民称之为“国魂”。

  • 第13题:

    孙子兵法早在宋朝就传到了日本。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古代日本体育深受中国体育的影响,其相扑、柔术和养生术都来源于中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红楼梦》于1791年首次刊印,仅过几年便传到了日本?

    • A、二
    • B、五
    • C、八
    • D、十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碑学是怎样传到日本去的?


    正确答案: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清代中晚期,碑学在全国风行,取代了帖学的统治地位,出现了书道中兴的大好局面。而碑学之风也逐渐传到了日本,最后在日本也盛极一时。把碑学传到日本,这个功劳首推杨守敬,他是碑学书家潘存的弟子。杨守敬曾于1880年以清国钦使随员的身分东渡日本,先后带去汉、魏、六朝等碑刻拓片共一万三千余件,使对此完全陌生的日本书法家们一见大为惊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时,江户末年的日本书风已走到了穷途末路,书坛正处于苦闷彷徨寻求出路的时期,当这些充满了野性力量、具有雄浑美的六朝等碑刻珍品大量地出现在日本时,完全使日本书坛倾倒了,人们开始了对碑学竭尽全力、如饥如渴地学习和研究。
    杨守敬在日本期间,与文化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并致力于碑学的传授,他的学生日下部鸣鹤(1838——1922)、岩谷一六(1535——1905)、松田雪柯(1819——1881),后来都成了日本明治初期书坛的巨擘。杨守敬在日本驻留了四年后归国,在归国之时,日本书坛在他的促使之下已形成碑学书风兴盛的局面。归国后,仍经常有不少日本朋友来访论书,山本由定、水野元直等人曾先后受业于门下。
    明治十五年(1882年),日本九州的一个书法家中村梧竹(1827——1913)渡海到中国北京,学习汉、魏、六朝碑刻,曾直接师事碑学家潘存。回国后,致力于碑学的研究和介绍,与杨守敬一派学说分庭抗礼。
    明治二十四年(1891年),日下部鸣鹤到中国留学,与吴大澂、杨岘、俞樾等碑学书家交游密切,直接受教,回到日本后,培育了众多的门徒,如近藤雪竹、比田井天等人即出自门下,并开创了新书派,一时所谓“鸣鹤流”派的书法风靡了整个日本书坛。与此同时,副岛苍海、北方心泉等人也来到我国,直接与中国当时的一流文人们交往、求教。回日本后,他们先后都成了在书坛很有影响的书法家。明治二十年(1887年),年方二十岁的宫岛咏士(1867——1943)倾慕我国碑学大家张裕钊,只身渡海求师,历时八载,行程万里,紧随不舍,直到1894年张裕钊去世。在此期间,他得到张裕钊笔法真传,其书锐利英爽。归国后,秉承师训,创办“善邻书院”,传授张裕钊的书法,使之在日本光大宏扬,成为日本汉字书家的一大流派。此外,还有日本的篆刻家丹山大迂、桑名铁城、浜村藏六、河井荃庐等人也渡海来到我国,向吴昌硕、徐三庚等著名篆刻家学习治印。

  • 第17题: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拳经》在()年间流传到日本。

    • A、万历
    • B、民国
    • C、清朝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中国的儒家经典是在唐代传到朝鲜和日本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判断题
    柔术(日本拳种)是我国戚继光于1621年传到日本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柔术(日本拳种)是我国邓若曾于1621年传到日本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  )时,少林武术流传到日本,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称之为“国魂”。
    A

    元代

    B

    明代

    C

    清代

    D

    唐代


    正确答案: C
    解析:
    少林武术创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和二十九年。在元代时,少林功夫传到日本,日僧邵元曾在少林寺为僧并代理过主持,回国后将少林武术广为传播,被日本人民称为“国魂”。

  • 第22题:

    单选题
    我国发明的印刷术是通过()传到欧洲各国的。
    A

    越南

    B

    朝鲜和日本

    C

    丝绸之路

    D

    海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拳经》在()年间流传到日本。
    A

    万历

    B

    民国

    C

    清朝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