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养殖池如何防止鼠害?”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了防止老鼠损伤地埋线,对一般鼠害地区,可将地面下0.5m以上的地埋线套上硬塑料管加以保护。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在林地较高处制作悬挂风车、稻草人、风铃等可防止鼠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养殖池的供水系统如何设计?


    正确答案:小规模家庭养殖黄鳝,可使用水泵将河水、田水、池塘水直接抽到养殖池内即可。可以不需修建供水系统。但从事规模养鳝,则有必要建立水塔,同时安装供水管路。一般每300平方米标准鳝池需建立容水量在10立方米以上的水塔或蓄水池。为减少劳动强度,一般均将水塔建在场地的最高位置或修建成水塔,使其池底高于全场任一供水点1米以上。为节约成本,大规模养鳝时也可考虑在水塔附近修建蓄水池,当水塔内的水快用完时,再从蓄水池中抽水供应。从水塔安装PVC塑料供水管到各个养殖池。一般主管道直径以不小于3厘米为宜,分支供水管道直径不小于2厘米。每个池分别安设一个球阀开关,供水管用配套的管卡固定。

  • 第4题:

    成蟹养殖池塘应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河蟹白天隐居或穴居,夜间出来四处觅食。喜水质清澈,溶氧充足,水草丰盛的水体;厌恶肥水、污水,怕缺氧,对不良水质回避性十分明显。喜弱光、怕强光,喜安静、怕惊动。当水温达10℃以上时开始摄食,15℃左右蜕壳生长,20~28℃为生长盛期。水温过高对河蟹摄食、生长、蜕壳均有抑制作用。成蟹养殖池塘应力求符合上述河蟹的生活习性要求,让河蟹生活在与自然条件相似的环境里。成蟹养殖池墉要求如下条件:
    (1)位置交通方便,环境安静,背风向阳。
    (2)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3)面积一般以5~10亩为宜。面积过小,水质不易稳定,过大管理不便。
    (4)水深池深1.5米,水深1~1.2米。
    (5)池塘坡度1:3。可大大减少河蟹穴居的数量。
    (6)池塘形状东西长南北狭的长方形,长宽比为5:3。
    (7)土质池埂较宽,土质紧密,以壤土为好。池塘不漏水,池底淤泥不超过5厘米。

  • 第5题:

    晴天时,养殖池水白天的硬度比夜晚的硬度低。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如何防治森林鼠害?


    正确答案:森林鼠害按危害形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地上危害型,包括鼠平鼠、姬鼠、沙鼠、跳鼠、绒鼠、田鼠等,主要危害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杨树、胡杨、梭梭、杉木等树种;另一类为地下危害型,即专门啃食植物根部的鼢鼠类,分布于西北、东北等地,危害油松、华北落叶松和云杉等树种。林业害鼠主要危害10年生以下树木,通过啃食幼苗或幼树的树皮、嫩茎、嫩芽、树根,盗食林木果实及直播造林的种子,影响树木生长发育,严重时引起大面积的毁林现象。
    防治方法有:
    (1)挖掘防鼠阻隔沟、加植害鼠厌食树种。
    (2)利用鼠类天敌来抑制害鼠种群密度。通过封山育林,禁捕、禁猎、人工招引等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包括鹰、蛇、狐狸、黄鼬等食肉类动物)。
    (3)幼树涂抹防啃剂驱避、使用新型抗凝血剂。
    (4)利用捕鼠器械对害鼠进行人工捕杀,常用的物理器械有鼠铗、地箭、弓形铗等;还可以采取树干基部捆扎塑料、金属等防护材料的方式保护树体。

  • 第7题:

    什么是鼠害生物防治?


    正确答案: 运用对人、畜安全的各种天敌因子来控制害鼠种群数量的暴发,以减轻或消除鼠害。生物防治面积就达到当年度防治面积的70%以上。

  • 第8题:

    简述判断养殖池塘水质的标准


    正确答案: 水质判断标准:"肥活嫩爽":
    ①肥:表明水体中浮游生物量大,水色浓,透明度就小,一般肥水池塘的透明度应为20~40厘米左右。
    ②活:是指水色和透明度经常变化,水质“活”的生物学含义是指浮游植物主要由带鞭毛的藻类组成,且浮游生物繁殖快,池塘中的物质能量循环快,整个食物链的各环节运转正常。
    ③嫩:嫩就是要求水质肥而不老,指水中藻类细胞未老化,并且蓝藻不多。
    ④爽:是指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没有粘稠的感觉,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

  • 第9题:

    为防鼠害,直埋光缆在回填土时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光缆回填土时在光缆上方30cm预回土应用细土,不得有石块等,回填应夯实减少缝隙。

  • 第10题:

    问答题
    养殖池如何防止鼠害?

    正确答案: 池塘养蟹面积小,河蟹密度高,腥味重,极易引来老鼠,造成鼠害。在生产上,鼠害已成活河蟹成蟹阶段的主要敌害生物。老鼠常在河蟹夜间活动期间出来寻食,对河蟹进行突然袭击,也有在河蟹刚蜕壳或蜕壳后数天内抵抗能力低时被老鼠残食。
    此外老鼠也可在穴居的洞中攻击河蟹。防止鼠害的方法有:
    (1)养蟹池中央的蟹岛(墩)应浸没水中,养蟹池防逃墙内外四周的杂草必须清除干净,以防止老鼠潜伏和栖居。
    (2)夜间在防逃墙外侧投放灭鼠药饵。
    (3)在防逃墙外侧安置灭鼠工具捕杀。
    (4)在防逃墙外侧基部安装"电猫"(一种高压电装置,必须请电工安置,注意安全)杀灭老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防治森林鼠害?

    正确答案: 森林鼠害按危害形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地上危害型,包括鼠平鼠、姬鼠、沙鼠、跳鼠、绒鼠、田鼠等,主要危害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杨树、胡杨、梭梭、杉木等树种;另一类为地下危害型,即专门啃食植物根部的鼢鼠类,分布于西北、东北等地,危害油松、华北落叶松和云杉等树种。林业害鼠主要危害10年生以下树木,通过啃食幼苗或幼树的树皮、嫩茎、嫩芽、树根,盗食林木果实及直播造林的种子,影响树木生长发育,严重时引起大面积的毁林现象。
    防治方法有:
    (1)挖掘防鼠阻隔沟、加植害鼠厌食树种。
    (2)利用鼠类天敌来抑制害鼠种群密度。通过封山育林,禁捕、禁猎、人工招引等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包括鹰、蛇、狐狸、黄鼬等食肉类动物)。
    (3)幼树涂抹防啃剂驱避、使用新型抗凝血剂。
    (4)利用捕鼠器械对害鼠进行人工捕杀,常用的物理器械有鼠铗、地箭、弓形铗等;还可以采取树干基部捆扎塑料、金属等防护材料的方式保护树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加强成蟹养殖池的日常管理?

    正确答案: 成蟹池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六查、六勤":即查河蟹活动是否正常,勤巡塘;查河蟹是否缺氧,勤做清洁卫生工作,改善水质;查蟹池内是否有敌害生物,勤清除敌害;查池内是否有软壳蟹,勤保护软壳蟹;查河蟹是否患病,勤防治蟹病;查成蟹池的防逃设施,勤维修保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防治率是指()。

    • A、森林病虫鼠害的实际防治面积占年发生面积的比例
    • B、森林病虫鼠害的实际发生面积占年发生面积的比例
    • C、森林病虫鼠害的实际防治面积占历年年发生面积总和的比例
    • D、森林病虫鼠害的实际发生面积占历年年发生面积总和的比例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防治鼠害的方针是(),()。


    正确答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第15题:

    养殖池内的青苔、浮萍等需要清除吗?


    正确答案:养殖池中容易生长大量的青苔和浮萍,影响黄鳝活动和呼吸,应予清除。尤其是水泥池中黄鳝的食台附近生长的青苔,会影响黄鳝的取食,故应经常人工清除。有土池中经常会生长一些杂草,有的杂草形成细密的草网,影响黄鳝活动,应予及时拔除。在日光的照射下,有的水面出现“水皮”,经观察对黄鳝养殖也无妨碍,但对观察黄鳝的吃食及活动带来不便,因此应予捞除。

  • 第16题:

    为什么成蟹养殖池必须种植水生植物?


    正确答案:成蟹池种植水生植物有以下优点:
    (1)作为成蟹的天然饵料,以弥补人工饵料的不足。人工饵料中往往缺乏维生素等活性物质,而天然饵料中就包含大量活性物质。河蟹摄食水生植物后,不仅利用了天然饵料,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人工饵料的生产潜力。此外水生植物大量生长,还能招引一批昆虫、小鱼、小虾前来栖息,又为河蟹提供了优质的天然动物性饵料。
    (2)净化水质,增加溶氧。河蟹在肥水中生长慢,且易患病。池塘中种植大最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中大量营养盐类,使水转清。同时,也可通过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这就加速了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利于净化水质,保持水质清新,促进河蟹在清水中迅速生长。
    (3)为河蟹提供栖息和蜕壳的生态环境,防止逃逸,提高了成活率和回捕率。池塘水体小,河蟹放养密度大,这就容易造成河蟹在蜕壳时被其它河蟹所残杀,影响成活率;也容易因生态条件不良,缺乏隐蔽物而逃逸,影响回捕率。池塘种植大量水生植物后,就为河蟹提供了隐蔽、蜕壳、逃避敌害和栖居的良好场所。据观察,河蟹最喜欢在水草丛中蜕壳。在水草丛中既有浅水遮光的环境,又有安静隐蔽的场所,而且大量的水生植物将池塘水体分隔成无数的小空间,也立体利用了池塘水体,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大大提高河蟹的成活率和回捕率。
    (4)提高河蟹的品质。池塘中如无水生植物,河蟹主要生活在池底淤泥中,并以淤泥中的腐殖质为主食,致使河蟹背甲、步足呈黑色,腹部具黑褐色水锈,肉质较松散,价格下降。而池塘中具大量水生植物,河蟹则主要在水生植物丛中生活,并以水生植物为主食,其背甲呈青绿色,腹部白色,肌肉硬结,品质和价格与湖泊养殖河蟹相近似。
    (5)夏秋季节防止了水温过高。水温超过30℃对河蟹生长不利。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就起了遮荫作用,水温就不易上升,有利于河蟹生长。
    (6)消浪护坡,防止池埂坍塌。池塘种植大批水生植物,分隔了水体,防止池水风浪过大,保护了池坡。
    (7)水生植物可供人类或鱼类等食用。种植的水生经济作物如水稻、茭白、菱、水蕹菜可供人类食用,过多的水草也是草食性鱼类、畜禽类良好的饵料。通常在池塘四周种植茭白、蒲草等挺水植物,在池中种植菱、芡实等浮叶植物或水蕹菜、水葫芦等漂浮植物或菹草、眼子菜等沉水植物,在蟹岛上种植水稻、慈姑、荸荠等经济作物。一般水生植物在池塘中覆盖面积达2/3左右。

  • 第17题:

    为什么养殖池塘要设计好进排水设施?


    正确答案: 淡水池塘养殖场的进排水系统是养殖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排水设施规划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生产效果。
    池塘进水一般是通过分水闸门控制水流通过输水管道进入池塘,分水闸门一般为凹槽插板的方式,很多地方采用预埋PVC弯头拔管方式控制池塘进水,这种方式防渗漏性能好,操作简单。池塘进水管的底部一般应与进水渠道底部平齐,渠道底部较高或池塘较低时,进水管可以低于进水渠道底部。进水管中心高度应高于池塘水面,以不超过池塘最高水位为好。进水管末端应安装口袋网,防止池塘鱼类进入水管和杂物进入池塘。
    每个池塘一般设有一个排水井。排水井采用闸板控制水流排放,也可采用闸门或拔管方式进行控制。拔管排水方式易操作,防渗漏效果好。排水井一般为水泥砖砌结构,有拦网、闸板等凹槽。池塘排水通过排水井和排水管进入排水渠,若干排水渠汇集到排水总渠,排水总渠的末端应建设排水闸。
    排水井的深度一般应到池塘的底部,以可排干池塘全部水为好。有的地区由于外部水位较高或建设成本等问题,排水井建在池塘的中间部位,只排放池塘50%左右的水,其余的水需要靠动力提升,排水井的深度一般不应高于池塘中间部位。

  • 第18题:

    导线敷设于吊平顶或天棚内业应穿管保护,防止导线绝缘遭受鼠害等破坏而引起火灾。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什么是草原鼠害?


    正确答案: 草原鼠宽指草原啮齿类动物在一定区域内过度繁殖,对草原、人、畜造成损失及危害的统称。

  • 第20题:

    造成光缆线路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 A、挖掘
    • B、技术操作错误
    • C、鼠害
    • D、鼠害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单选题
    防治率是指()。
    A

    森林病虫鼠害的实际防治面积占年发生面积的比例

    B

    森林病虫鼠害的实际发生面积占年发生面积的比例

    C

    森林病虫鼠害的实际防治面积占历年年发生面积总和的比例

    D

    森林病虫鼠害的实际发生面积占历年年发生面积总和的比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设置成蟹养殖池的防逃设施?

    正确答案: 成蟹养殖池的防逃设施有以下几种:
    (1)水泥砖墙池塘四周,离水边1米用砖砌墙。墙基宽25厘米、深12厘米,墙高1米,墙顶做向内的出檐15厘米。墙四角砌成圆弧形,内墙用水泥粉面,外侧用水泥沟缝。此法具坚固耐用、防逃效果好、使用年限长等优点。
    (2)玻璃钢、钙塑板围拦在池埂上用高1米的玻璃钢或钙塑板埋入土中20厘米压实,用打了螺眼的钢条或木柱作桩,将板打孔固定在桩上。此法具质轻、运输安装方便、造价低、防逃效果好等优点。一般使用年限为3~4年。
    (3)聚乙烯网片围拦用3×3聚乙烯网片,网高1米,埋入土中20厘米,出土部分50厘米,另30厘米形成向内的出檐。用1米长树桩或竹竿固定网片。如不做出檐,可在网片下端缝上宽为50厘米的塑料薄膜(0.1毫米厚)。此法造价低,装置方便,易修补更换。
    (4)双层聚乙烯薄膜围拦在蟹池外围挖一沟.将薄膜下端埋入土中,出土部分用竹片固定,上端向内倾斜60°角。此法造价低廉,不抗大风,需及时维修更换。此外,池塘进排水口均应用网片拦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在林地较高处制作悬挂风车、稻草人、风铃等可防止鼠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