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轮虫大面积土池培养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培养过程中人为控制程度,轮虫的培养可分为()和()。按培养和收获的特点,可分()、()和()。


    正确答案:粗养;精养;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大面积土池培养(连续培养)

  • 第2题:

    土池培养轮虫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维持水体中轮虫密度和单胞藻数量之间的平衡。
    具体工作主要有:
    ①单胞藻和轮虫的定量;
    ②追肥;
    ③定时测量水温、水质;
    ④调节池水盐度;
    ⑤增氧;
    ⑥敌害防治。

  • 第3题:

    简述轮虫半连续培养的特点。


    正确答案: 轮虫半连续培养的特点是:在轮虫接种并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用虹吸法采收一定量的轮虫,并添加等量的培养用水,培养过程中水质较稳定,培养时期长。

  • 第4题:

    简述一次性轮虫培养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一次性轮虫培养一般在室内小型水池中进行,其特点是:在轮虫接种后直至轮虫收获,中间一般不换水。轮虫培养密度高,培养期间水质变化大,培养周期短,产量高但不稳定。

  • 第5题:

    问答题
    土池大面积轮虫培养的特点及管理工作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轮虫土池大面积培养是一种半连续培养的模式,其特点是:利用室外土池培养,培养技术较易掌握,成本低,轮虫培养密度小,但收获量大,轮虫基本靠摄食池塘的天然浮游植物为饵料,轮虫的营养质量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论述大面积土池轮虫培养的方法。

    正确答案: 选择培养池、清池消毒、进水、施肥培养单细胞藻类、接种、日常管理、采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轮虫半连续培养的特点。

    正确答案: 轮虫半连续培养的特点是:在轮虫接种并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用虹吸法采收一定量的轮虫,并添加等量的培养用水,培养过程中水质较稳定,培养时期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土池轮虫培养相比,()环节是卤虫室外大量养殖中特有的?
    A

    清池

    B

    施肥

    C

    晒水

    D

    接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土池培养轮虫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维持()的动态平衡,因此,控制()和()很重要。

    正确答案: 水体中轮虫和单胞藻,轮虫密度,合理施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轮虫大面积土池培养的特点。

    正确答案: 轮虫大面积土池培养也是一种半连续培养的模式,其特点是:利用室外土池培养,培养技术较易掌握,成本低,轮虫培养密度小,但收获量大,轮虫基本靠摄食池塘的天然浮游植物为饵料,轮虫的营养质量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根据培养过程中人为控制程度,轮虫的培养可分为()和()。按培养和收获的特点,可分()、()和()。

    正确答案: 粗养,精养,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大面积土池培养(连续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轮虫的生殖特点。

    正确答案: 轮虫一般都是雌雄同体,但通常所见的都是雌体,雄体少见。主要以孤雌生殖进行繁殖。♀:卵巢+卵黄腺=生殖囊→输卵管→泄殖腔;♂:精巢→输精管→交配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要叙述轮虫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大面积土池培养方法。


    正确答案: 一次性培养:在轮虫培养中,先培养微藻饵料,待浓度较大后,接种轮虫进去,补投酵母菌饵料培养,经4-7d,繁殖达到一定的密度,一次全部采收,采收后再清池重新培养。
    半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法培养,在轮虫培养池中,先培养藻类饵料,后接种轮虫,培养中补投酵母菌饵料。待轮虫繁殖达一定密度后,每天将一部分轮虫用虹吸法采收。采收后,把藻类培养池的藻液抽入轮虫培养池,补回采收的部分,恢复原来水位。
    大面积土池培养法:大面积土池培养法也是半连续培养方法的一种。先选定几亩到十几亩。泥质或泥沙质,不渗漏,池底平整,堤坚固的培养池,进行清池处理,待清池药效消失后,即可灌水入池,紧接着即施肥培养微藻饵料,随后进行接种,一般以0.5~1个/ml较为适宜。维持藻类饵料的数量在适宜的范围,待轮虫繁殖达一定密度后,可用200目筛绢做成拖网沿池边拖曳采收,也可用光诱使轮虫聚集在强光处,直接用水桶舀取。

  • 第14题:

    土池轮虫培养相比,()环节是卤虫室外大量养殖中特有的?

    • A、清池
    • B、施肥
    • C、晒水
    • D、接种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简述水泥池半连续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


    正确答案: ①准备好培养池。分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
    ②培养微藻饵料。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清洗、消毒、灌水和施肥,培养微藻。
    ③接种。当藻类饵料繁殖达到较高浓度时,接入轮虫。
    ④培养。控制环境条件,充气培养,补充投喂面包酵母。
    ⑤采收。培养4-5天后,轮虫密度超过100个/ml时,根据轮虫的繁殖率,每天采收水容量的1/5-1/3。并补充藻液入轮虫培养池补回采收的水量,继续投喂酵母,充气培养,又每天继续采收一部分。
    ⑥每次培养时间一般能维持15-25天,最多达30天,最后全部采收,清池。

  • 第16题:

    简述一次性轮虫培养的一般培养流程。


    正确答案: 一次性轮虫培养的一般培养流程如下:1)培养容器和培养池的选择和处理;2)培养用水的处理;3)轮虫饵料的准备;4)接种;5)投饵;6)搅拌、充气及生长情况的检查;7)收获。

  • 第17题:

    问答题
    土池大面积轮虫培养的管理工作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土池培养轮虫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维持水体中轮虫密度和单胞藻数量之间的平衡。具体工作主要有:1)单胞藻和轮虫的定量;2)追肥;3)定时测量水温、水质;4)调节池水盐度;5)增氧;6)敌害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水泥池半连续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

    正确答案: ①准备好培养池。分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
    ②培养微藻饵料。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清洗、消毒、灌水和施肥,培养微藻。
    ③接种。当藻类饵料繁殖达到较高浓度时,接入轮虫。
    ④培养。控制环境条件,充气培养,补充投喂面包酵母。
    ⑤采收。培养4-5天后,轮虫密度超过100个/ml时,根据轮虫的繁殖率,每天采收水容量的1/5-1/3。
    并补充藻液入轮虫培养池补回采收的水量,继续投喂酵母,充气培养,又每天继续采收一部分。⑥每次培养时间一般能维持15-25天,最多达30天,最后全部采收,清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一次性轮虫培养的一般培养流程。

    正确答案: 一次性轮虫培养的一般培养流程如下:
    1.培养容器和培养池的选择和处理;
    2.培养用水的处理;
    3.轮虫饵料的准备;
    4.接种;
    5.投饵;
    6.搅拌、充气及生长情况的检查;
    7.收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要叙述轮虫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大面积土池培养方法。

    正确答案: 一次性培养:在轮虫培养中,先培养微藻饵料,待浓度较大后,接种轮虫进去,补投酵母菌饵料培养,经4-7d,繁殖达到一定的密度,一次全部采收,采收后再清池重新培养。
    半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法培养,在轮虫培养池中,先培养藻类饵料,后接种轮虫,培养中补投酵母菌饵料。待轮虫繁殖达一定密度后,每天将一部分轮虫用虹吸法采收。采收后,把藻类培养池的藻液抽入轮虫培养池,补回采收的部分,恢复原来水位。
    大面积土池培养法:大面积土池培养法也是半连续培养方法的一种。先选定几亩到十几亩。泥质或泥沙质,不渗漏,池底平整,堤坚固的培养池,进行清池处理,待清池药效消失后,即可灌水入池,紧接着即施肥培养微藻饵料,随后进行接种,一般以0.5~1个/ml较为适宜。维持藻类饵料的数量在适宜的范围,待轮虫繁殖达一定密度后,可用200目筛绢做成拖网沿池边拖曳采收,也可用光诱使轮虫聚集在强光处,直接用水桶舀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土池培养轮虫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维持水体中轮虫密度和单胞藻数量之间的平衡。
    具体工作主要有:
    ①单胞藻和轮虫的定量;
    ②追肥;
    ③定时测量水温、水质;
    ④调节池水盐度;
    ⑤增氧;
    ⑥敌害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一次性轮虫培养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一次性轮虫培养一般在室内小型水池中进行,其特点是:在轮虫接种后直至轮虫收获,中间一般不换水。轮虫培养密度高,培养期间水质变化大,培养周期短,产量高但不稳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轮虫的生殖特点和生活史。

    正确答案: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孤雌生殖:环境良好时出现,非混交雌体产生非需精卵,不受精直接发育成新个体,这一现象为孤雌生殖。
    有性生殖:混交雌体产生冬卵,冬卵受精,形成休眠卵;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当环境变好时,休眠卵发育成新的非混交雌体。这称为有性生殖。
    生活史: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世代交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