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鱼贝类的脂质有哪些特征,与陆地上动物油脂有什么不同?”相关问题
  • 第1题:

    聚醚与油脂的消泡作用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聚醚含有两类化学基团。聚氧乙烯是亲水基团,可与水分子结合,以氢键联合,因此聚醚可以在发酵液中呈细的分散。聚氧丙烯是疏水性基团,能降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从而消除泡沫。聚醚由于是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和发酵液中的固体物质相结合,使固体物分散。所以聚醚的消泡作用比油脂完全。它能消除泡沫形成的内在因素,组织泡沫的形成,又因它分散在发酵液内部,对夹在发酵液内的流态性泡沫具良好消泡作用,消沫效果好,用量低,只有油脂用量的3%,使用量为0.05%左右。油脂仅具有疏水性化学基团,只能消除浮在发酵液表面的泡沫,消泡效果低,使用量达1%—2%。

  • 第2题:

    昆虫具有哪些特征?与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成虫整个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有三对分节的足,通常还有两对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内部结构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具外骨骼。

  • 第3题:

    鉴定油脂品质的特征值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过氧化值,可以反映油脂氧化初期油脂的氧化程度。
    ②碘值,与油脂中不饱和键的数量成正比,碘值降低说明油脂被氧化。
    ③酸价,可以直接反映油脂的质量好坏和新鲜程度。
    ④皂化价,皂化价越高,油脂越易被消化。
    ⑤二烯值,可以反映油脂中共轭双键的多少。

  • 第4题:

    海洋上和陆地上气温的季节变化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北半球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7月为最高,1月为最低;海洋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 第5题:

    下面关于鱼石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鱼石螈化石在格陵兰岛发现
    • B、鱼石螈是最早登上陆地的两栖动物
    • C、鱼石螈有肺和鳃两套呼吸系统
    • D、鱼石螈同时具有鱼类和两栖动物的骨骼特征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什么是胞质分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有丝分裂后期,将细胞膜、细胞骨架、细胞器,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均等分配,并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的过程称为胞质分裂。
    胞质分裂通常开始于有丝分裂后期,直到两个新细胞核形成后才结束。动物细胞的胞质分裂是以缢缩和起沟的方式完成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装配成收缩环(contractile ring),通过滑动模型,使肌动蛋白收缩环紧缩,最终将细胞质一分为二。
    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不是靠肌动蛋白收缩环,而是靠细胞内新细胞壁的形成。新细胞壁的位置精确地决定了子细胞与相邻细胞的位置和关系。新细胞壁的装配受一种称为成膜体(phragmoplast)的结构引导。来自高尔基体的膜泡(其内充满细胞壁基质所需的多糖和糖蛋白),沿着微管运向成膜体的赤道,相互融合形成圆盘状的结构,并不断向两侧扩大直到与原有的细胞质膜和细胞壁结合,同时也将细胞质分成两半

  • 第7题:

    鱼贝类的色素物质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肌红蛋白、血红蛋白2、类胡萝卜素3、胆汁色素4、血蓝蛋白5、黑色素6、眼色素

  • 第8题: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哪些?动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 第9题:

    问答题
    鱼贝类的脂质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一般成分中变化最大的,不同种类差别大,同一种类脂质周年变化也较大,随季节、年龄、营养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产卵后脂肪含量达到最低水平,变化量与水分变化负相关,易发生氧化酸败等劣变。
    影响鱼贝类的脂质含量的因素较多,如环境条件、生理条件、季节、食饵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昆虫具有哪些特征?与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成虫整个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有三对分节的足,通常还有两对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内部结构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具外骨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鱼贝类鲜度评定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微生物法:检测鱼贝类细菌数可以判定其腐败程度。
    (2)感官检测法:通过人的感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来评价水产品品质优劣的方法。优点:快捷,不需专门的仪器设备。缺点:无法给出量化的概念,受个体差异影响。
    (3)化学法:TVB-N法,包括氨、三甲胺等;三甲胺法:仅适合海水鱼,测还原性三甲胺含量;K值法:
    反应初期鲜度变化,可用HPLC、柱层析或简易测试试纸测定;组测定法。
    (4)物理法:测定鱼体死后的硬度、电阻、介电常数等物流性质,操作简便,但因鱼种差异显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海产动物的脂质特征富含()。

    正确答案: 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油脂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动物性油脂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并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 第14题:

    鱼贝类的脂质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一般成分中变化最大的,不同种类差别大,同一种类脂质周年变化也较大,随季节、年龄、营养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产卵后脂肪含量达到最低水平,变化量与水分变化负相关,易发生氧化酸败等劣变。
    影响鱼贝类的脂质含量的因素较多,如环境条件、生理条件、季节、食饵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动。

  • 第15题:

    新鲜的鱼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表面有透明粘液,体态匀称、鳞片整齐无脱落;眼睛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鱼鳃呈鲜红色,粘液透明;闻起来有正常的鱼腥味;摸起来鱼肉既结实又有弹性;鱼腹不膨胀,肛孔呈白色且凹陷。

  • 第16题:

    什么是项目?与持续经营相比较而言,项目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正确答案: 项目是指为完成足够重要的、特定的最终结果而需要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对一个企业而言,项目与持续经营相比较,在管理控制方面有以下不同的特征:
    (1)单一目标
    (2)组织结构
    (3)权衡的需要
    (4)缺少可以依赖的标准
    (5)计划经常改变
    (6)不同的节奏
    (7)巨大的环境影响

  • 第17题:

    有一种动物,它身上没有羽毛或毛,有四肢,不是胎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产卵。下列动物中具备这些特征的是()

    • A、羊
    • B、青蛙
    • C、海龟
    • D、鲨鱼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什么是油脂中的酸质?酸质过高有何害处?


    正确答案: 用化学分析的方法,中和1g油中所含的酸,其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就是该种油脂的酸质。
    油脂中的酸值是衡量对金屑表面腐蚀强弱程度的一种指标。因为酸质中的酸对金属有较大的腐蚀作用。酸质过高会降低金屑机件的使用寿命。油在燃烧中,如酸质过高时会在气缸内形成积炭,加剧气缸套、活塞环的磨耗,并使喷油器堵塞。为此,油脂应严格限制酸的含量,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 第19题:

    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是什么动物?


    正确答案: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是棕熊。

  • 第20题:

    单选题
    下面关于鱼石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鱼石螈化石在格陵兰岛发现

    B

    鱼石螈是最早登上陆地的两栖动物

    C

    鱼石螈有肺和鳃两套呼吸系统

    D

    鱼石螈同时具有鱼类和两栖动物的骨骼特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油脂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动物性油脂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并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海洋上和陆地上气温的季节变化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北半球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7月为最高,1月为最低;海洋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鱼贝类的脂质有哪些特征,与陆地上动物油脂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鱼贝类的脂肪酸特征:鱼贝类中的脂肪酸大都是C14-C20的偶数直链脂肪酸;不饱和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70%-80%,环境温度越低表现越明显;富含n-3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海水性鱼贝类比淡水性鱼贝类更显著;磷脂中n-3PUFA的含有率比中性脂质高,越是脂质含量低的种属,其脂质中的n-3PUFA含量较高。鱼油和陆上动物的TG区别:混合甘油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