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题目

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只在日本对虾下发现。日本、法国、夏威夷养殖的日本对虾上都有此病毒,发病一般较慢,对虾被感染后,常引起镰刀菌病的继发性感染。

  • 第2题:

    简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主要表现为核肿大,核内有1~n个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染色质减少,边移。

  • 第3题:

    简述中国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病原:白斑症病毒(WSSV)杆状,属于DNA病毒,有被膜,无包涵体
    (2)症状:甲壳内侧有无法刮除的白斑,头胸甲易剥离
    (3)诊断方法:头胸甲上有白斑;对虾血淋巴不凝固
    (4)流行情况:对全球对虾养殖造成了毁灭性危害。
    (5)传播方式:主要经口感染
    (6)预防:
    A.清池
    B.培养健康无病的虾苗
    C.放养密度要合理
    D.发病季节用循环水,停止从海区打水
    E.饵料要质优量适
    F.鱼虾混养
    g.添加光合细菌

  • 第4题:

    简述鲤春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此病可侵害任何年龄的鲤鱼,但是如果发病恢复后,不再受到感染
    2)此病的发生在春天,温度上升,在15~20℃之间
    3)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眼突出,肛门发炎突出,鳃苍白,在皮肤常出现出血点,腹腔膨大
    4)内脏器官,各器官水肿,并出现卡他性肠炎,变为严重时,造血组织坏死,并能引起产气单胞菌感染,造成细菌性败血病

  • 第5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又称对虾白斑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活力下降,不摄食,甲壳上面有白斑,头胸甲容易与肌肉分离,体表粘脏。
    血淋巴不凝固或者凝固时间增长,病虾在短期内暴发死亡,死亡率90%以上
    细胞肿大,核肿大——空泡化——核破裂,内质网变形、断裂,溶酶体数目增多
    吴垠等对中国对虾进行血液生化病理研究,总蛋白。血糖、甘油三脂、碱性磷酸酶等九个指标

  • 第6题:

    简述对虾杆状病毒病的诊断方式。


    正确答案:切片,涂片中见呈三角形金字塔的包涵体可判断此病。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鲤春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此病可侵害任何年龄的鲤鱼,但是如果发病恢复后,不再受到感染
    2)此病的发生在春天,温度上升,在15~20℃之间
    3)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眼突出,肛门发炎突出,鳃苍白,在皮肤常出现出血点,腹腔膨大
    4)内脏器官,各器官水肿,并出现卡他性肠炎,变为严重时,造血组织坏死,并能引起产气单胞菌感染,造成细菌性败血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的病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初期感染无特殊症状
    后期:活动力差,摄食减少,虾的肝胰腺糜烂
    组织切片:出现大量包涵体,使得核肿大,核仁被积压在核边缘呈新月型。
    电镜观察:包涵体内有大量病毒颗粒
    可引起肝细胞腐烂,常见包涵体,脱落而进入肝管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症状核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病虾活力差,核肥大,严重时候对细胞坏死,电镜观察可见到许多病毒颗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草鱼呼肠弧病毒的症状

    正确答案: 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如肠出血,肌肉出血,体表出血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生长缓慢,摄食量减少,活力差,自洁能力减弱,引起肝胰脏坏死或者萎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呼肠弧病,直径为55~61nm,二十面体,包涵体出现在细胞质内,病毒在细胞质或者包涵体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草鱼呼肠弧病毒的症状


    正确答案: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如肠出血,肌肉出血,体表出血等。

  • 第14题:

    简述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的病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初期感染无特殊症状
    后期:活动力差,摄食减少,虾的肝胰腺糜烂
    组织切片:出现大量包涵体,使得核肿大,核仁被积压在核边缘呈新月型。
    电镜观察:包涵体内有大量病毒颗粒
    可引起肝细胞腐烂,常见包涵体,脱落而进入肝管中

  • 第15题:

    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呼肠弧病,直径为55~61nm,二十面体,包涵体出现在细胞质内,病毒在细胞质或者包涵体内。

  • 第16题:

    简述日本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症状核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病虾活力差,核肥大,严重时候对细胞坏死,电镜观察可见到许多病毒颗粒。

  • 第17题:

    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诊断方式。


    正确答案: I.电镜中见细胞质中有50~61nm大小的病毒颗粒
    I.i.日本对虾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症状

    正确答案: 在头、胸、甲上有白斑,约0.5-2mm长;初期,食欲减退,胃半空,反应迟钝,间断性的浮出水面;中期,静卧于池底,胃空虚,头胸,甲易被揭开;后期,反应迟钝,甲壳上有红色,肌肉白浊,血液稀薄不凝固;百分百的死亡率;细胞核肿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诊断方式。

    正确答案: I.电镜中见细胞质中有50~61nm大小的病毒颗粒
    I.i.日本对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外表无特殊症状,但是活动力差,不摄食
    组织切片可见核肿大,比正常细胞核大1.5~2倍,病毒不断增殖。破坏细胞而使得代谢混乱,使得虾死亡。电镜观察可见有许多杆状病毒颗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主要表现为核肿大,核内有1~n个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染色质减少,边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只在日本对虾下发现。日本、法国、夏威夷养殖的日本对虾上都有此病毒,发病一般较慢,对虾被感染后,常引起镰刀菌病的继发性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又称对虾白斑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活力下降,不摄食,甲壳上面有白斑,头胸甲容易与肌肉分离,体表粘脏。
    血淋巴不凝固或者凝固时间增长,病虾在短期内暴发死亡,死亡率90%以上
    细胞肿大,核肿大——空泡化——核破裂,内质网变形、断裂,溶酶体数目增多
    吴垠等对中国对虾进行血液生化病理研究,总蛋白。血糖、甘油三脂、碱性磷酸酶等九个指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