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日本新鱼蚤病的流行情况。”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锚头鱼蚤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能直接观察虫体:锚头蚤的头部以其头角和一部分胸部转入寄主的肌肉和鳞片下面,裸露在外的虫体上(尤其是成虫)常附着有大量的累枝虫,藻类,钟形虫,舌杯虫,像蓑衣一样,大量寄生时候影响病鱼的活动能力
    2)虫体周围组织红肿,化脓,出血,出现一粒粒石榴子般的红斑,即使虫体胞脱落后,红斑仍能保存很久时间
    3)较大的鳞片的草鱼鲤鱼鳞片被蛀成缺口,色泽较淡
    4)常引起继发性疾病。伤口常引起水霉,细菌性疾病

  • 第2题:

    简述锚头鱼蚤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生石灰带水清塘,150公斤/亩,一米深,杀灭幼虫和带有成虫的鱼类
    2)育种如寄生有锚头蚤,1/5万~1/10万的高锰酸钾浸洗1.5~2小时可杀灭全部幼虫,大部分成虫。
    注意:鲢鱼鳙鱼对高锰酸钾的忍耐1小时,越过1小时致鱼死亡危险,所以较为适合鳙草鱼鲤鱼鲫鱼的锚头蚤病
    3)晶体敌百虫(90%)泼洒,使得池水呈0.5ppm,因为晶体敌百虫只能杀死幼虫,而不能杀死虫卵,所以一般间隔2周,连泼2~3次,杀灭分批孵化的幼虫
    4)轮养法:锚头蚤对寄主有专一性,轮养法可防止此病的发生
    5)鱼病后能获得免疫力,可采用人工免疫方法:用虫体制备抗原,然后进行注射,可防治此病的发生,据测有抗原存在

  • 第3题:

    简述鱼怪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A.全国各地都有,常见于大水面,比如:湖泊,河流,水库
    B.主要寄生在鲫鱼,雅罗鱼,感染率30~70%
    C.养鱼的池塘中,暂时还没有发现

  • 第4题:

    简述中华鱼蚤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A.机械损伤,第二触角长期深插入鳃丝,主要寄生在二龄以上草鱼的鳃丝末端
    B.引起周围组织增生,上皮细胞和粘液细胞影响呼吸
    C.引起继发性感染,细菌水霉等
    D.口器可吞噬组织细胞,口中能分泌酶类溶解组织
    E.引起贫血,血红素下降,以白细胞数量的改变
    F.鱼在水面狂游,上层鳍露出水面,“翘尾巴病”

  • 第5题:

    简述尺蠖鱼蛭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世界性鱼病,主要危害底栖鱼类。

  • 第6题:

    简述日本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危害日本对虾,尤其是幼体时期以及仔虾,幼体8~9天累积死亡率可达90%,目前只在日本发现。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锚头鱼蚤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能直接观察虫体:锚头蚤的头部以其头角和一部分胸部转入寄主的肌肉和鳞片下面,裸露在外的虫体上(尤其是成虫)常附着有大量的累枝虫,藻类,钟形虫,舌杯虫,像蓑衣一样,大量寄生时候影响病鱼的活动能力
    2)虫体周围组织红肿,化脓,出血,出现一粒粒石榴子般的红斑,即使虫体胞脱落后,红斑仍能保存很久时间
    3)较大的鳞片的草鱼鲤鱼鳞片被蛀成缺口,色泽较淡
    4)常引起继发性疾病。伤口常引起水霉,细菌性疾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鱼怪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A.全国各地都有,常见于大水面,比如:湖泊,河流,水库
    B.主要寄生在鲫鱼,雅罗鱼,感染率30~70%
    C.养鱼的池塘中,暂时还没有发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新鱼蚤病病原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1.头部呈三角形
    2.第一胸节特别大
    3.生殖节膨大如醰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锚头鱼蚤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是一种世界性的寄生虫。在我国各地都有
    繁殖季节:4~10月(水温15~3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华鱼蚤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4-11月,主要在5-9月(水温20℃以上,主要危害二龄以上草,鲢,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尺蠖鱼蛭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世界性鱼病,主要危害底栖鱼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鱼波豆虫病的流行情况和感染途径。


    正确答案: 防治最适合温度为12~20℃,流行季节在冬末到初夏
    1)可形成胞囊(在不良环境下),随水流带到其他水体,环境适合时候大量繁殖。
    2)直接接触感染鱼体
    注意:6~7小时找不到寄主就会死亡

  • 第14题:

    简述中华鱼蚤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4-11月,主要在5-9月(水温20℃以上,主要危害二龄以上草,鲢,鳙)。

  • 第15题:

    简述日本新鱼蚤病病原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1.头部呈三角形
    2.第一胸节特别大
    3.生殖节膨大如醰状

  • 第16题:

    下列鱼类寄生虫中,不属于甲壳动物敌害的是()

    • A、锚头蚤
    • B、日本鱼怪
    • C、大血居吸虫
    • D、日本鲺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述中华鱼蚤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A.轮养:根据鱼蚤寄生的专一性
    B.0.7ppm的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泼洒
    C.1.4ppm的敌百虫粉剂(2.5%):硫酸亚铁(1.2:0.2)全池泼洒
    D.晶体敌百虫(90%)0.3~0.5ppm全池泼洒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鱼波豆虫病的流行情况和感染途径。

    正确答案: 防治最适合温度为12~20℃,流行季节在冬末到初夏
    1)可形成胞囊(在不良环境下),随水流带到其他水体,环境适合时候大量繁殖。
    2)直接接触感染鱼体
    注意:6~7小时找不到寄主就会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中华鱼蚤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A.机械损伤,第二触角长期深插入鳃丝,主要寄生在二龄以上草鱼的鳃丝末端
    B.引起周围组织增生,上皮细胞和粘液细胞影响呼吸
    C.引起继发性感染,细菌水霉等
    D.口器可吞噬组织细胞,口中能分泌酶类溶解组织
    E.引起贫血,血红素下降,以白细胞数量的改变
    F.鱼在水面狂游,上层鳍露出水面,“翘尾巴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胡瓜鱼蚤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病原:胡瓜鱼蚤(Ergasilus hypomesi)
    头胸节特别大而隆起,其他胸节极为短小,生殖节膨大呈醰状。寄生在鲫鱼,银鱼,鳡鱼的体表鳃主要危害鱼苗鱼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危害日本对虾,尤其是幼体时期以及仔虾,幼体8~9天累积死亡率可达90%,目前只在日本发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新鱼蚤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流行在我国东北和长江流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日本新鱼蚤病的症状合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寄生在池塘养殖中各种淡水鱼的鳃,鳍,鼻腔内。少量寄生时候不出现症状。大量寄生时候,常常引起“浮头”现象,引起当年鱼种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