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斜管虫病的防治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①定期预防性驱虫;
    ②外界环境除虫;
    ③尽量消灭传播者和中间宿主;
    ④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动物的抵抗力;
    ⑤药物治疗

  • 第2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感染途径。


    正确答案:环境不适宜时候可形成胞囊,感染靠直接接触或者胞囊,或者借助其他媒介物使得病原体传播蔓延。

  • 第3题:

    简述指环虫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用生石灰清塘,杀灭虫卵;灌注新水一周后,再放养;可使随水带入的幼虫找不到寄主而死亡。
    2)鱼种放养前,用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分钟,杀死鱼体上寄生的指环虫。
    3)水温20~30℃时,晶体敌百虫(含量90%)全池泼洒,达到0.2-0.3ppm。
    4)2.5%敌百虫粉剂泼洒使得池水成1~2ppm。
    其中3、4不能杀死水体种的虫卵,所以过了一段时间新卵孵化后再进行泼洒
    日本鳗:患三代虫拟指环虫:主要外用有机磷杀虫剂,如敌百虫,美舒添灭虫清2号,杀虫灵,鳗鱼清。日本鳗专用克虫王:0.3ppm
    欧洲鳗:患三代虫拟指环虫:甲苯咪唑原粉0.8ppm复方甲苯咪唑颗粒剂1-1.5ppm;复方甲苯咪唑片剂6-10片/m3。长期使用后产生抗药新,有的地方用的是剂量的2-3倍,反复使用2-3次仍无效果;用欧洲鳗专用克虫王:0.5ppm,需连续保持用药时间5天以上,第三天虫接近死亡,第五天全部死亡。

  • 第4题:

    病鱼出现“白毛”,此病为()。

    • A、水霉病
    • B、三代虫病
    • C、斜管虫病
    • D、车轮虫病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鲤斜管虫对各种鱼类都有寄生,它的繁殖水温12~18℃,在适宜温度内,病原体繁殖迅速,从发现个别病原体以后,经过2~3天,可在鱼的皮肤,鳍,鳃瓣的缝隙中大量出现,随即引起鱼的大批死亡。

  • 第6题:

    简述杯体虫病(又称为舌杯虫)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25ppm福尔马林24h以上
    2、5-10ppm高锰酸钾施药后2.5~3h加水
    3、100ppm新洁尔灭药浴50分钟
    淡水鱼:8ppm硫酸铜,10~20ppm,10~30分钟;盐水2~4%,2~5分钟

  • 第7题: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浓度8克/立方水体,水温()时,药浴20分钟~30分钟,防治车轮虫、斜管虫、毛管虫等病。


    正确答案:10℃~20℃

  • 第8题:

    填空题
    水霉、小瓜虫,斜管虫病是()季节流行的鱼病。

    正确答案: 低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I.用生石灰清塘
    I.i.8ppm的硫酸铜浸洗30分钟,或者2ppm硝酸亚汞浸洗30分钟
    I.ii.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剂全池遍洒
    I.v.日本用0.2%食盐水或者50ppm高锰酸钾浸洗5分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杯体虫病(又称为舌杯虫)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25ppm福尔马林24h以上
    2、5-10ppm高锰酸钾施药后2.5~3h加水
    3、100ppm新洁尔灭药浴50分钟
    淡水鱼:8ppm硫酸铜,10~20ppm,10~30分钟;盐水2~4%,2~5分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寄生在鱼的鳃和体表,借助于虫体腹面的纤毛运动,而在鳃体表慢慢地移动,因而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和破坏组织,在鳃上覆盖大量地粘液层,使得鱼呼吸困难,而使得鱼死亡,尤其是鱼苗鱼种阶段,病鱼离群独游,鱼体发黑,漂游水面或者侧卧状,不久即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病源。

    正确答案: 鲤斜管虫病(Chilodonella oyprini Moroff,1902)
    侧面观: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部较薄,后部较厚
    腹面观:形状像心脏,卵形,左右不对称,左边直,右边稍微弯曲
    纤毛分布:背部裸露,除了在左侧有一比较粗硬的刚毛外,均无纤毛。腹面共有16条纤毛线,左边9条,右边6条,上有长短不一的纤毛
    口管:分布在腹面前中部,喇叭状口管,由16~20条比较粗的刺杆作漏斗状围绕排列,末端紧缩成一条延长的粗线作螺旋状环绕即胞咽所在。
    核:大核圆形,位于身体后部,小核球形,在大核后面
    伸缩泡:两个等大的伸缩泡,左右各一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吡虫啉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正确答案:防治绣线菊蚜、苹果瘤蚜、桃蚜、梨木虱、卷叶蛾、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可用10%WP吡虫啉4000~6000倍液喷雾,或用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防治蟑螂:可以选择神农2.1%灭蟑螂胶饵。

  • 第14题:

    简述双身虫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2ppm的2.5%敌百虫粉剂+0.2ppm的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 第15题:

    简述球虫病(也称为艾美虫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A.用生石灰清塘,杀灭虫卵
    B.二龄青鱼塘隔年轮养,以二龄草鱼改二龄青鱼可预防此病
    C.每50公斤鱼用硫磺粉50g,或者碘1.2g配成碘液,拌在饲料内投喂,每次连续投药饵4天。
    投喂方法:先用扫了面粉(10公斤饲料拌半斤面粉)加热调制成浆糊,然后将每天用的硫磺粉或者碘调在浆糊中,再与饲料搅拌均匀投喂。

  • 第16题:

    水霉、小瓜虫,斜管虫病是()季节流行的鱼病。


    正确答案:低温

  • 第17题:

    描述指环虫的形态,简述鱼类指环虫病的症状、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病原体为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种类很多,是一类较小的单殖吸虫。虫体一般长而扁平,叶片形。虫体的前端有2对头器,由单细胞的头腺和腺管组成。头部背面有4个眼点,呈方形排列。头部腹面有口,下接口管、咽、食道,其后是2支分叉的肠管,在虫体的后部连接成环。虫体的后端有1个圆盘状的固着盘,其上有1对中央大钩,7对边缘小钩。
    指环虫雌、雄同体。虫体的后部有1个精巢,精巢的前方为1个卵巢,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储精囊、交配器组成,雌雄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生殖孔组成。雌雄生殖孔分别开口于虫体的前方肠的分叉处。
    指环虫的生活史简单,卵生。卵呈圆形,一端有一小柄,柄末端小球状。卵孵出的幼虫身上有5簇纤毛,4个眼点和7对边缘小钩。幼虫借纤毛在水中游动,遇到适当寄主,即附着于鳃上,脱去纤毛定居发育成成虫。
    [症状及病理变化]指环虫靠其后固着器寄生于鱼的鳃上,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发生变性或坏死,鳃因贫血而呈苍白色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盖张开,窒息而死。
    [流行情况]该病是淡水鱼类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靠虫卵和幼虫传播,多数流行于春末夏初,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在鱼种越冬时也可发生。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可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鱼中放养前用浓度为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20min。
    (2)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90%),浓度为0.3~0.5mg/kg。
    (3)晶体敌百虫与面碱合剂(1∶0.6)全池泼洒,浓度为0.2~0.3mg/kg。
    (4)淡水白鲳患病,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浓度为0.7mg/kg。

  • 第18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寄生在鱼的鳃和体表,借助于虫体腹面的纤毛运动,而在鳃体表慢慢地移动,因而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和破坏组织,在鳃上覆盖大量地粘液层,使得鱼呼吸困难,而使得鱼死亡,尤其是鱼苗鱼种阶段,病鱼离群独游,鱼体发黑,漂游水面或者侧卧状,不久即死亡。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鲤斜管虫对各种鱼类都有寄生,它的繁殖水温12~18℃,在适宜温度内,病原体繁殖迅速,从发现个别病原体以后,经过2~3天,可在鱼的皮肤,鳍,鳃瓣的缝隙中大量出现,随即引起鱼的大批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危害大、防治难度高的水产动物寄生性纤毛虫主要是()
    A

    斜管虫

    B

    多子小瓜虫

    C

    碘泡虫

    D

    指环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描述指环虫的形态,简述鱼类指环虫病的症状、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病原体为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种类很多,是一类较小的单殖吸虫。虫体一般长而扁平,叶片形。虫体的前端有2对头器,由单细胞的头腺和腺管组成。头部背面有4个眼点,呈方形排列。头部腹面有口,下接口管、咽、食道,其后是2支分叉的肠管,在虫体的后部连接成环。虫体的后端有1个圆盘状的固着盘,其上有1对中央大钩,7对边缘小钩。
    指环虫雌、雄同体。虫体的后部有1个精巢,精巢的前方为1个卵巢,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储精囊、交配器组成,雌雄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生殖孔组成。雌雄生殖孔分别开口于虫体的前方肠的分叉处。
    指环虫的生活史简单,卵生。卵呈圆形,一端有一小柄,柄末端小球状。卵孵出的幼虫身上有5簇纤毛,4个眼点和7对边缘小钩。幼虫借纤毛在水中游动,遇到适当寄主,即附着于鳃上,脱去纤毛定居发育成成虫。
    [症状及病理变化]指环虫靠其后固着器寄生于鱼的鳃上,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发生变性或坏死,鳃因贫血而呈苍白色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盖张开,窒息而死。
    [流行情况]该病是淡水鱼类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靠虫卵和幼虫传播,多数流行于春末夏初,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在鱼种越冬时也可发生。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可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鱼中放养前用浓度为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20min。
    (2)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90%),浓度为0.3~0.5mg/kg。
    (3)晶体敌百虫与面碱合剂(1∶0.6)全池泼洒,浓度为0.2~0.3mg/kg。
    (4)淡水白鲳患病,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浓度为0.7mg/kg。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球虫病(也称为艾美虫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A.用生石灰清塘,杀灭虫卵
    B.二龄青鱼塘隔年轮养,以二龄草鱼改二龄青鱼可预防此病
    C.每50公斤鱼用硫磺粉50g,或者碘1.2g配成碘液,拌在饲料内投喂,每次连续投药饵4天。
    投喂方法:先用扫了面粉(10公斤饲料拌半斤面粉)加热调制成浆糊,然后将每天用的硫磺粉或者碘调在浆糊中,再与饲料搅拌均匀投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浓度8克/立方水体,水温()时,药浴20分钟~30分钟,防治车轮虫、斜管虫、毛管虫等病。

    正确答案: 10℃~20℃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