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毛管虫病的生殖方式。”相关问题
  • 第1题:

    卤虫的生殖方式


    正确答案: 卤虫的生殖方式与其生殖类型无关。生殖方式受内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卤虫生殖方式的改变。卤虫的生殖方式有卵生和卵胎生。

  • 第2题:

    简述毛管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1)各地都有
    2)主要危害小鱼种,如夏花草鱼和越冬鱼种
    3)流行季节:6~8月,其他季节较为少见

  • 第3题:

    简述指环虫病的诊断方式。


    正确答案:低倍镜下,5~10个虫体/每个视野,为指环虫病。

  • 第4题:

    简述杯体虫病(又称为舌杯虫)的繁殖方式。


    正确答案:无性生殖:纵二分裂;
    有性生殖:接合法,小接合子附着在大接合子的口围盘附近进行接合,两接合子的大核就分解成许多染色质块。

  • 第5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鲤斜管虫对各种鱼类都有寄生,它的繁殖水温12~18℃,在适宜温度内,病原体繁殖迅速,从发现个别病原体以后,经过2~3天,可在鱼的皮肤,鳍,鳃瓣的缝隙中大量出现,随即引起鱼的大批死亡。

  • 第6题:

    简述毛管虫病的病源。


    正确答案:中华毛管虫(T.sinensis)前端有一簇放射状地吸管8~12条
    湖北毛管虫(T.hupehensis)体分布有1~4簇吸管
    毛管虫身体有一定的形状,有长形,卵形和种种不规则地形状,身体一端或者其他部位长出放射状的吸管,吸管的数目因为种的不同而不同。在身体的中部有一个棒状或者香肠状的大核,在大核的周围或者后面有一个球形的小核,大核的前面是3~5个伸缩泡,细胞质里面含有大量的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的颗粒。毛管虫的吸管是中空的,顶端作为球状膨大。虫体的大小长3-~87微米,宽13~48微米。

  • 第7题: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浓度8克/立方水体,水温()时,药浴20分钟~30分钟,防治车轮虫、斜管虫、毛管虫等病。


    正确答案:10℃~20℃

  • 第8题:

    单选题
    棉花虾”是对虾()的主要症状之一
    A

    拟阿脑虫病

    B

    微孢子虫病

    C

    纤毛虫病

    D

    毛管虫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杯体虫病(又称为舌杯虫)的繁殖方式。

    正确答案: 无性生殖:纵二分裂;
    有性生殖:接合法,小接合子附着在大接合子的口围盘附近进行接合,两接合子的大核就分解成许多染色质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指环虫病的诊断方式。

    正确答案: 低倍镜下,5~10个虫体/每个视野,为指环虫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毛管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1)各地都有
    2)主要危害小鱼种,如夏花草鱼和越冬鱼种
    3)流行季节:6~8月,其他季节较为少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病源。

    正确答案: 鲤斜管虫病(Chilodonella oyprini Moroff,1902)
    侧面观: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部较薄,后部较厚
    腹面观:形状像心脏,卵形,左右不对称,左边直,右边稍微弯曲
    纤毛分布:背部裸露,除了在左侧有一比较粗硬的刚毛外,均无纤毛。腹面共有16条纤毛线,左边9条,右边6条,上有长短不一的纤毛
    口管:分布在腹面前中部,喇叭状口管,由16~20条比较粗的刺杆作漏斗状围绕排列,末端紧缩成一条延长的粗线作螺旋状环绕即胞咽所在。
    核:大核圆形,位于身体后部,小核球形,在大核后面
    伸缩泡:两个等大的伸缩泡,左右各一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卤虫的生殖习性。


    正确答案: 卤虫的生殖习性比较特殊,从生殖类型看,卤虫可分为孤雌生殖的卤虫种和两性生殖的卤虫种。从生殖方式看,不论是孤雌生殖卤虫,还是两性生殖卤虫,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都可以卵胎生方式或卵生方式进行繁殖。

  • 第14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感染途径。


    正确答案:环境不适宜时候可形成胞囊,感染靠直接接触或者胞囊,或者借助其他媒介物使得病原体传播蔓延。

  • 第15题:

    简述毛管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毛管虫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鲮鱼及其他淡水鱼,一般生于鱼的鳃瓣,身体常常延长呈柄状,伸入鳃丝的缝隙里面或者紧贴在鳃的表皮上,有吸管的一端露在鳃丝的外面,被寄生的组织细胞受到破坏而形成凹陷的病灶,如果大量寄生,严重影响呼吸机能和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

  • 第16题:

    简述毛管虫病的生殖方式。


    正确答案:用肉出芽的方法进行无性生殖,首先以母体的前部细胞质形成一半弧形的裂缝,继而变成一道沟道,围绕着一块细胞质细胞质块的周围长出2~3行的纤毛,这样形成了胚芽,胚芽形成过程种,大核和小和同时进行分裂,最后胚芽与母体分开,成为只有活动的纤毛幼虫。纤毛幼虫的正面观圆形,直径20~33微米,侧面观碟形或者毡帽形,周围长着2~3行纤毛,中药有卵形或者长形大核,小核球形。胞质里面有一伸缩泡。幼虫游动活泼鳍活动方式与车轮虫相像,纤毛幼虫和寄主接触,找到适当的寄生部位,营固着生活,纤毛消失,长出吸管渐渐发育成为成虫。母体前端出现裂缝,围绕着一块细胞质,并长出2~3行纤毛——胚芽——脱离母体——纤毛幼虫(寄生在鱼体鳃或者体表)——成虫。

  • 第17题:

    简述毛管虫病的感染途径。


    正确答案:纤毛幼虫从母体脱离后在水中自由游动并在水中生活相当长的时间,若找到适当的寄主后,即在鱼的体表和鳃瓣上静止下来,脱了纤毛长出吸管,渐渐变为成虫。水流或者其他媒介可使得纤毛幼虫传播到另外的水体,侵袭其他鱼体。

  • 第18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寄生在鱼的鳃和体表,借助于虫体腹面的纤毛运动,而在鳃体表慢慢地移动,因而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和破坏组织,在鳃上覆盖大量地粘液层,使得鱼呼吸困难,而使得鱼死亡,尤其是鱼苗鱼种阶段,病鱼离群独游,鱼体发黑,漂游水面或者侧卧状,不久即死亡。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斜管虫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鲤斜管虫对各种鱼类都有寄生,它的繁殖水温12~18℃,在适宜温度内,病原体繁殖迅速,从发现个别病原体以后,经过2~3天,可在鱼的皮肤,鳍,鳃瓣的缝隙中大量出现,随即引起鱼的大批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毛管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毛管虫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鲮鱼及其他淡水鱼,一般生于鱼的鳃瓣,身体常常延长呈柄状,伸入鳃丝的缝隙里面或者紧贴在鳃的表皮上,有吸管的一端露在鳃丝的外面,被寄生的组织细胞受到破坏而形成凹陷的病灶,如果大量寄生,严重影响呼吸机能和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毛管虫病的生殖方式。

    正确答案: 用肉出芽的方法进行无性生殖,首先以母体的前部细胞质形成一半弧形的裂缝,继而变成一道沟道,围绕着一块细胞质细胞质块的周围长出2~3行的纤毛,这样形成了胚芽,胚芽形成过程种,大核和小和同时进行分裂,最后胚芽与母体分开,成为只有活动的纤毛幼虫。纤毛幼虫的正面观圆形,直径20~33微米,侧面观碟形或者毡帽形,周围长着2~3行纤毛,中药有卵形或者长形大核,小核球形。胞质里面有一伸缩泡。幼虫游动活泼鳍活动方式与车轮虫相像,纤毛幼虫和寄主接触,找到适当的寄生部位,营固着生活,纤毛消失,长出吸管渐渐发育成为成虫。母体前端出现裂缝,围绕着一块细胞质,并长出2~3行纤毛——胚芽——脱离母体——纤毛幼虫(寄生在鱼体鳃或者体表)——成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小瓜虫病的治疗方式

    正确答案: 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硫酸铜,食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浓度8克/立方水体,水温()时,药浴20分钟~30分钟,防治车轮虫、斜管虫、毛管虫等病。

    正确答案: 10℃~2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毛管虫病的病源。

    正确答案: 中华毛管虫(T.sinensis)前端有一簇放射状地吸管8~12条
    湖北毛管虫(T.hupehensis)体分布有1~4簇吸管
    毛管虫身体有一定的形状,有长形,卵形和种种不规则地形状,身体一端或者其他部位长出放射状的吸管,吸管的数目因为种的不同而不同。在身体的中部有一个棒状或者香肠状的大核,在大核的周围或者后面有一个球形的小核,大核的前面是3~5个伸缩泡,细胞质里面含有大量的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的颗粒。毛管虫的吸管是中空的,顶端作为球状膨大。虫体的大小长3-~87微米,宽13~48微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