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年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不再从江河捕捞鱼苗。”相关问题
  • 第1题:

    鱼苗质量好坏主要与体质强弱、大小整齐度和()等因素有关。

    • A、鱼苗培养方式
    • B、游动快慢
    • C、鱼体颜色
    • D、鱼的形态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家鱼人工繁殖时,从胸鳍基部注射脑垂体作为催产剂,其中所含促性腺激素经何种途径作用于靶器官(性腺)?(用箭头表示出流向)


    正确答案: 促性腺激素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锁骨下静脉→古维尔氏管→心脏→腹主动脉→入鳃动脉→出鳃动脉→背主动脉→腹腔系膜动脉→生殖腺动脉→性腺。

  • 第3题:

    简述四大家鱼鱼苗鱼种的摄食器官发育和食性分化转变过程


    正确答案: 1.鱼苗刚孵出膜时:四大家约7-8mm,鲤、鲫、团头鲂5-6mm
    结构特征:
    1.全身透明、无鳞、鳍褶,具卵黄囊;
    2.消化器官处于分化期,消化道和肝、胰脏正形成;
    3.口腔粘膜开始出现味觉,咽壁形成扩约肌
    食性:不摄食,对环境的适应力及敌害生物无抵抗力
    2.全长7-10.5mm
    结构特征:
    1.消化器官形态和构造基本完善,开始摄食;
    2.口径约0.22-0.29mm,适口食物为165-210微米;
    3.鳃耙短少,不能滤食,只能吞食食物
    食性:主要食物有轮虫,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类
    3.全长12-15mm时
    结构特征:
    1.口径约0.62-0.87mm,各种鱼苗相差不大;
    2.鳃耙差异显著,鲢、鳙鱼苗密而长;
    3.数量34-45个,长度370-410微米
    食性:
    1.鲢鳙鱼由吞食转为滤食,以轮虫、枝角类;
    2.其他鱼以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为食
    4.全长达16-20mm时
    结构特征:
    摄食器官口、鳃耙形态差异进一步加大
    食性:
    1.开始转向各自的成鱼食性;
    2.草青鱼除大型浮动外,开始吃幼嫩水生植物;
    3.鲢主食浮游植物;
    4.鳙主食浮游动物
    5.全长21-30mm时:
    1.摄食器官发育基本完善,摄食机能接近成鱼;
    2.鲢出现鳃耙管、鳃耙网
    需及时出塘进行鱼种培育
    6.全长30-100mm:
    1.形态和摄食器官、机能都和成鱼基本相同;
    2.食性完全分化,生活习性也开始分化
    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或商品鱼养殖

  • 第4题:

    鱼类人工繁殖的关键是亲鱼的检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下列选项中()说明家鱼鱼苗的质量较差。

    • A、游动活泼
    • B、集群
    • C、体色光亮
    • D、逆水性差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鱼苗、鱼种、食用鱼常用的运输方法?


    正确答案: 鱼苗、鱼种常用的运输方法:封闭式运输方法,一般是塑料袋运输;食用鱼常用的运输方法:开放式运输法,这是大批运输成鱼或鱼种常用的方法。

  • 第7题:

    单选题
    在运输天然捕捞的鱼苗时吗,混在其中的野杂鱼应()
    A

    清除

    B

    不清除

    C

    适当减少

    D

    适当增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在鱼类人工繁殖过程中,容易产生4种劣质鱼苗:()、()、()、()。

    正确答案: 杂色苗,“胡子”苗,“困花”苗,畸形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家鱼人工繁殖时每粒卵占有的最适宜精子数量是(  )。
    A

    2万

    B

    10万

    C

    20万

    D

    40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每粒鱼卵占有2万~20万精子时,受精率随占有量的增加而快速提高,当达到30万~40万时,受精率趋于稳定,所以家鱼人工繁殖每粒卵占有精子数量最适宜应该是40万。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说明家鱼鱼苗的质量较差。
    A

    游动活泼

    B

    集群

    C

    体色光亮

    D

    逆水性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家鱼人工繁殖时,从胸鳍基部注射脑垂体作为催产剂,其中所含促性腺激素经何种途径作用于靶器官(性腺)?(用箭头表示出流向)

    正确答案: 促性腺激素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锁骨下静脉→古维尔氏管→心脏→腹主动脉→入鳃动脉→出鳃动脉→背主动脉→腹腔系膜动脉→生殖腺动脉→性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四大家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不能够人工繁殖,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池塘环境条件下缺乏像自然界那样的综合生态条件的刺激,从而影响下丘脑GnRH合成和释放,进而影响GtH的合成和释放,使得家鱼性腺不能从相对静止状态的第Ⅳ期迅速过渡产卵状态的第Ⅴ期,即不能自然产卵。
    人工催产的原理:注射外源的LRH或者LRH-A可以起到GnRH的作用,进而触发雌雄鱼的垂体分泌大量GtH,经血液循环到达性腺,性腺受到GtH的作用后,迅速发育成熟,开始排卵;与此同时,分泌性激素,促使亲鱼发情而进入性活动—产卵、排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渔业生产计划包括()

    • A、更新造林计划、幼林抚育计划、捕捞计划
    • B、捕捞计划、养殖计划、成林抚育计划
    • C、幼林抚育计划、养殖计划、鱼苗生产计划
    • D、捕捞计划、养殖计划、鱼苗生产计划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在运输天然捕捞的鱼苗时吗,混在其中的野杂鱼应()

    • A、清除
    • B、不清除
    • C、适当减少
    • D、适当增加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四大家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不能够人工繁殖,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池塘环境条件下缺乏像自然界那样的综合生态条件的刺激,从而影响下丘脑GnRH合成和释放,进而影响GtH的合成和释放,使得家鱼性腺不能从相对静止状态的第Ⅳ期迅速过渡产卵状态的第Ⅴ期,即不能自然产卵。
    人工催产的原理:注射外源的LRH或者LRH-A可以起到GnRH的作用,进而触发雌雄鱼的垂体分泌大量GtH,经血液循环到达性腺,性腺受到GtH的作用后,迅速发育成熟,开始排卵;与此同时,分泌性激素,促使亲鱼发情而进入性活动—产卵、排精。

  • 第16题:

    人工繁殖及其阶段、亲鱼培育阶段?


    正确答案: 人工繁殖是指在认为控制下促使鱼类繁殖后代的生产过程;
    其阶段分三个: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
    亲鱼培育阶段:
    1)冬季培养:保温、增温;
    2)春季培育:营养、加水;草鱼青料,鲢鳙鱼肥水,青鱼:螺蚌肉+精料;
    3)产后培育:防病、调水、营养;
    4)夏秋培育:营养、调水;

  • 第17题:

    池塘养鱼时,为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和长期保持较高的产鱼量,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 A、大量增加饵料的投入量
    • B、大量增加鱼苗的投入量
    • C、及时、适量的捕捞成鱼
    • D、限制捕鱼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四大家鱼鱼苗鱼种的摄食器官发育和食性分化转变过程

    正确答案: 1.鱼苗刚孵出膜时:四大家约7-8mm,鲤、鲫、团头鲂5-6mm
    结构特征:
    1.全身透明、无鳞、鳍褶,具卵黄囊;
    2.消化器官处于分化期,消化道和肝、胰脏正形成;
    3.口腔粘膜开始出现味觉,咽壁形成扩约肌
    食性:不摄食,对环境的适应力及敌害生物无抵抗力
    2.全长7-10.5mm
    结构特征:
    1.消化器官形态和构造基本完善,开始摄食;
    2.口径约0.22-0.29mm,适口食物为165-210微米;
    3.鳃耙短少,不能滤食,只能吞食食物
    食性:主要食物有轮虫,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类
    3.全长12-15mm时
    结构特征:
    1.口径约0.62-0.87mm,各种鱼苗相差不大;
    2.鳃耙差异显著,鲢、鳙鱼苗密而长;
    3.数量34-45个,长度370-410微米
    食性:
    1.鲢鳙鱼由吞食转为滤食,以轮虫、枝角类;
    2.其他鱼以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为食
    4.全长达16-20mm时
    结构特征:
    摄食器官口、鳃耙形态差异进一步加大
    食性:
    1.开始转向各自的成鱼食性;
    2.草青鱼除大型浮动外,开始吃幼嫩水生植物;
    3.鲢主食浮游植物;
    4.鳙主食浮游动物
    5.全长21-30mm时:
    1.摄食器官发育基本完善,摄食机能接近成鱼;
    2.鲢出现鳃耙管、鳃耙网
    需及时出塘进行鱼种培育
    6.全长30-100mm:
    1.形态和摄食器官、机能都和成鱼基本相同;
    2.食性完全分化,生活习性也开始分化
    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或商品鱼养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捕捞生产中有时可见鱼的食道和胃从口中翻出原因

    正确答案: 因为水压骤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1958年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结束了我国数千年来单纯依靠从江河捕捞苗种的历史,该技术首次在哪种水产动物上获得成功。
    A

    鲢鳙

    B

    罗氏沼虾

    C

    甲鱼

    D

    河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捕捞渔业可分为海洋捕捞和淡水捕捞,而海洋捕捞又可分为沿海捕捞、()、远海捕捞,淡水捕捞又可分为池塘捕捞、江河捕捞、湖泊捕捞、水库捕捞

    正确答案: 近海捕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鱼类人工繁殖就是在人为控制下,使亲鱼达到性成熟,并通过()、生理的方法,使其产卵、孵化而获得鱼苗的一系列过程。

    正确答案: 生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年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不再从江河捕捞鱼苗。
    A

    1958

    B

    1972

    C

    1963

    D

    1981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