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池塘底质改良方法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池塘增氧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除注换新水改良溶氧状况外,更直接有效的增氧方法还包括:生物增氧、物理增氧和生物物理综合增氧。

  • 第2题:

    下列不是池塘养殖底质恶化的表现的是()

    • A、水体表面出现泡沫
    • B、底泥变黑且发臭
    • C、底泥产生气泡
    • D、饵料台有黑臭有机物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生石灰清塘的好处有()。

    • A、杀灭病害生物
    • B、调节PH值
    • C、改良底质,增加肥度
    • D、A+B+C

    正确答案:D

  • 第4题:

    池塘水质和底质怎样调控?


    正确答案:水质调控:最经济有效的就是换水。正常情况下,池塘生产力与换水量成正比。但是换水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措施。应当换水的条件应具备以下一点或几点:1.水源好,理化指标正常。2池内浮游植物过多,能见度降低。3容氧、PH值,铵态氮含量超出正常指标。4.池底污染严重,甲烷,硫化氢等有毒质大量生成。5.养殖生物摄食量下降,出现浮头或者发生流行性疾病。换水还应掌握换水量和换水速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结果。此外还应应注重饵料的质量和饵料投喂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底质调控:底质恶化原因是因为饵料和代谢废物积聚池底,进行缺氧分解产生有毒午后物质影响生物生存和生长。
    预防措施:彻底清淤,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科学投饵,保证充足溶氧。污染处理:泼洒适宜浓度的双氧水或者氧化亚铁等化学药品消除毒性。

  • 第5题:

    对于砂质底质的池塘多使用()

    • A、有机肥
    • B、氯化铵
    • C、氯化钾
    • D、过磷酸钙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池塘溶解氧的调节控制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适当扩大池塘面积。⑵、池水不宜过深。
    ⑶、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捞净水中杂物、残草、浮沫、剩饵及死鱼、净化水体。
    ⑷、大晴天中午深翻塘泥。⑸、合理施肥投饵,保持池塘适宜溶解氧量。
    ⑹、杀灭过多浮游生物。⑺、科学调节水位、加注新水。
    ⑻、施用化学增氧剂。⑼、吸附沉降有机物杀灭细菌及浮游生物。⑽、开启增氧机械。

  • 第7题:

    问答题
    池塘底质应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主养鲢、鳙鱼的池塘保水力要强,以黑色壤土为最好,砂壤土为次。主养鲤、草、鲂、鲫鱼的池塘以黑色壤土为宜,保水力稍差的其他土质也可以,注满水后,24h渗漏不超过10cm。池内无杂草,无大型有害的水生生物。池底淤泥小于30c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池塘溶解氧的调节控制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适当扩大池塘面积。⑵、池水不宜过深。
    ⑶、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捞净水中杂物、残草、浮沫、剩饵及死鱼、净化水体。
    ⑷、大晴天中午深翻塘泥。⑸、合理施肥投饵,保持池塘适宜溶解氧量。
    ⑹、杀灭过多浮游生物。⑺、科学调节水位、加注新水。
    ⑻、施用化学增氧剂。⑼、吸附沉降有机物杀灭细菌及浮游生物。⑽、开启增氧机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池塘底质中含量高容易造成底质偏酸的元素是(  )。
    A

    N

    B

    P

    C

    Ca

    D

    S


    正确答案: A
    解析:
    除了含有黄铁矿的酸性硫酸盐土壤的特殊情况外,大多数土壤中的硫都包含在有机物质中。D项,池塘底质中硫含量高在养殖期间当底质处于还原状态时容易产生硫化氢,而干塘期间容易产生硫酸而造成底质偏酸。

  • 第10题:

    问答题
    池塘增氧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除注换新水改良溶氧状况外,更直接有效的增氧方法还包括:生物增氧、物理增氧和生物物理综合增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池塘底质的改良措施.

    正确答案: 1.排干池水,挖除过多淤泥;
    2.晒塘;
    3.施生石灰;
    4.养、种轮作;
    5.在鱼类生长季节采用翻动塘泥,或用水质改良机吸出部分淤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瘦水池塘或新建池塘的底质较差,可以用()改良
    A

    将肥料分堆于浅水处

    B

    全池遍洒肥料

    C

    冬季排水后肥料遍洒池底

    D

    以上方法都可采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瘦水池塘或新建池塘的底质较差,可以用()改良

    • A、将肥料分堆于浅水处
    • B、全池遍洒肥料
    • C、冬季排水后肥料遍洒池底
    • D、以上方法都可采用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池塘的凶猛鱼类的清除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鱼池放养浅常用药物彻底清塘
    2)鱼种放养前,及时清除野鱼

  • 第15题:

    自交系的改良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回交改良法
    这种方法对受少数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性状效果较好。
    (二)配子改良法
    常用于对优良杂交种中某一亲本自交系遗传基础的改良。配子选择法的选择对象是配子而不是合子,能显著提高选择效率。

  • 第16题:

    我国天然草地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我国天然草地改良的方法有:
    (1)改善和调节土壤水分供应:灌溉、排水、积雪等。
    (2)改善土壤营养状况:施肥、施用石灰、微量元素等。
    (3)改善土壤通气性:松耙、划破草皮等。
    (4)清除杂草和有害植物:除莠、火烧。
    (5)清除地面石块、土丘和灌木。

  • 第17题:

    池塘底质应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主养鲢、鳙鱼的池塘保水力要强,以黑色壤土为最好,砂壤土为次。主养鲤、草、鲂、鲫鱼的池塘以黑色壤土为宜,保水力稍差的其他土质也可以,注满水后,24h渗漏不超过10cm。池内无杂草,无大型有害的水生生物。池底淤泥小于30cm。

  • 第18题:

    问答题
    池塘底质改良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排干池水,挖除过多淤泥。最好排水清塘一次,使之保持在20cm为宜,清除的淤泥可作农作物的肥料。2.晒塘:于冬季排干水,让风吹日晒,使之变得干燥疏松,增加透气性,分解有机质,杀灭病菌及寄生虫,来年可向池中提供丰富的营养。
    3.施生石灰
    作用:
    (1)杀灭寄生虫、病菌等有害生物。
    (2)提高pH值,使之呈微碱性,促进被吸收的盐的释入,增加池水肥度
    (3)可提高水体硬度碱度,增加水体缓冲力。
    (4)可疏松底质,增加透气性,有利于有机质的充分分解,减少来年的有机质负荷,增加营养元素。
    4.养、种轮作:
    (1)吸收水分,使土干透,并将氧输入土中,便于有机力分解矿化,增加营养,疏松土质。
    (2)农作物本身有经济价值。
    5、在鱼类生长季节采用翻动塘泥,或用水质改良机吸出部分淤泥。
    尽量减少向池塘中使用有机粪肥,减少有机物污染,尽可能利用池塘本身已有的肥料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池塘水质和底质怎样调控?

    正确答案: 水质调控:最经济有效的就是换水。正常情况下,池塘生产力与换水量成正比。但是换水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措施。应当换水的条件应具备以下一点或几点:
    1.水源好,理化指标正常。
    2.池内浮游植物过多,能见度降低。
    3.容氧、PH值,铵态氮含量超出正常指标。
    4.池底污染严重,甲烷,硫化氢等有毒质大量生成。
    5.养殖生物摄食量下降,出现浮头或者发生流行性疾病。
    换水还应掌握换水量和换水速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结果。此外还应应注重饵料的质量和饵料投喂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底质调控:底质恶化原因是因为饵料和代谢废物积聚池底,进行缺氧分解产生有毒午后物质影响生物生存和生长。预防措施:彻底清淤,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科学投饵,保证充足溶氧。
    污染处理:泼洒适宜浓度的双氧水或者氧化亚铁等化学药品消除毒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池塘底质的pH值影响施肥效果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率,因而影响池塘生物容量、生物群落,和养殖产量。要达到高产量,则最佳底质土壤pH值为(  )。
    A

    大于8.5

    B

    7.5~8.5

    C

    6.5~7.5

    D

    5.5~6.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池塘底质的酸度和酸交换度严重影响池塘的水质,酸性土壤易导致水质偏酸,影响池塘的生物容量、生物群落合养殖产量。C项,高产的最佳底质土壤pH值为6.5~7.5。

  • 第21题:

    问答题
    池塘的凶猛鱼类的清除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鱼池放养浅常用药物彻底清塘
    2)鱼种放养前,及时清除野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池塘底质的质地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池塘底质的质地主要由土壤颗粒的分布所决定

    B

    沙质底质容易造成渗漏

    C

    黏质底质可以向水体提供微量元素

    D

    一般池塘底质中黏土含量25%~55%比较合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C项,黏质底质由于黏土颗粒对营养素的强烈吸附,容易造成水体中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 第23题:

    单选题
    池塘底质中的C/N比值可以决定(  )向养殖水体的释放量。
    A

    N

    B

    P

    C

    Ca

    D

    S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氮在土壤中同时以有机和无机物质出现。池塘底质中的氮向养殖水体的释放量主要取决于底质中的C/N比值,C/N值为20以下时可以释放出氮,大于20时一般不会释放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