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罗非鱼属杂事性鱼类。幼鱼期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以有机碎屑为主。因此在食性上与鰱鳙相矛盾,生产上可采取
1、罗非鱼与鰱鳙交叉放养,上半年罗非鱼个体小,还未大量繁殖,密度稀,对鰱鳙影响小,下半年罗非鱼大量繁殖,个体增大,密度增加,必须抓好罗非鱼
的生长。
2、控制罗非鱼的密度,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及时捕出。
3、控制罗非鱼的繁殖。
4、增加投饵、施肥数量,保持水质肥沃,缓和饵料竞争。
更多“试述鰱鳙与罗非鱼之间的关系?”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说课与备课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备课事说课的前提和基础;说课是备课的反思和提高。

  • 第2题:

    怎样化解鲢鳙与罗非鱼的食性矛盾?


    正确答案: 它们同属滤食杂食,食性上有所矛盾;鲢鳙滤食浮游生物、无机碎屑、细菌凝聚体;罗非鱼幼时主食浮游生物,成时碎屑、丝状藻等。混养时,可采取下列措施化解矛盾:交叉放养<上半年主抓鲢鳙7月前后批量轮捕;下半年转抓罗非鱼>;控制罗非鱼密度<达到上市规格及时轮捕>;限制罗非鱼繁殖<放养单雄或混放凶猛鱼>;增加投饲施肥<保持水质肥沃、饲料充足>

  • 第3题:

    试述鰱鳙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鰱鳙的主要饵料只是相对的不同,提别是在投喂精饲料的池塘中。鰱的投食能力远比鳙强,因而易抑制鳙生长。在不投精饲料的池塘中,浮游动物的数量远比浮游植物少得多,因此鳙不能放养太多。

  • 第4题:

    青鱼、草鱼、鲤、鲂、鲫与鲢、鳙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青鱼、草鱼、鲤、鲂、鲫食贝类、草类和底栖动物等,它们的残饵和粪便形成腐屑食物链和牧食链,因而给鲢、鳙提供了良好的饲料条件。而鲢、鳙又通过摄食腐屑和滤食浮游生物起到了防治水质过肥的作用,给喜清醒水质的青鱼、草鱼、鲤、鲂、鲫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这样既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做到一种饲料反复多次利用,又发挥了它们之间的互利关系,促进了鱼类生长。

  • 第5题:

    试述青、草、鲢、鳙、鲤等鱼的生物学习性与池塘混养的相关性。


    正确答案: 我们塘堰养的种类多数为青鱼、草鱼、鲢、鳙、鲤等,从这几种鱼的生活习性来看,青鱼和草鱼为中下层鱼类,而鲢、鳙为中上层鱼类,鲤鱼为底层鱼类,由于它们的这种不同生活环境,各种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对池塘立体水面,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从这几种鱼的食性来看,草鱼以水草、浮萍等水生高等植物为食,青鱼以底层软体动物为食,鲢、鳙则分别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因此,当我们在饲养草鱼的过程中,草鱼的残剩食物以及排的粪便,可以起到培育浮游生物的作用,而这些正是鲢、鳙的食物,鲤鱼则以水底层植物碎屑,水生昆虫、虾等为食,这几种鱼的合理搭配饲养也就可以对水体的饵料充分利用。

  • 第6题:

    试述生长、分化与发育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关系?


    正确答案:①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或干重等不可逆增加的过程称为生长;②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成为分化;③而发育则指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组织、器官或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变化。④三者紧密联系,生长是基础,是量变;分化是质变。一般认为,发育包含了生长和发育

  • 第7题:

    试述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题材对主题的制约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鰱鳙与罗非鱼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罗非鱼属杂事性鱼类。幼鱼期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以有机碎屑为主。因此在食性上与鰱鳙相矛盾,生产上可采取
    1、罗非鱼与鰱鳙交叉放养,上半年罗非鱼个体小,还未大量繁殖,密度稀,对鰱鳙影响小,下半年罗非鱼大量繁殖,个体增大,密度增加,必须抓好罗非鱼
    的生长。
    2、控制罗非鱼的密度,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及时捕出。
    3、控制罗非鱼的繁殖。
    4、增加投饵、施肥数量,保持水质肥沃,缓和饵料竞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我国淡水养殖中的四大家鱼是()。
    A

    鲤、鲫、鳊、鲂

    B

    青、草、鲢、鳙

    C

    黄鳝、泥鳅、乌鳢、团头鲂

    D

    草鱼、鲢鱼、鲫鱼、罗非鱼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鲢鳙的食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鲢鳙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具有特殊的滤食器官。滤食器官由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上器官组成。鳃弧骨由角鳃骨、上鳃骨、咽鳃骨、鳃耙骨。鲢鳙滤食食物时各赛弧上的两列鳃耙随口的活动不断的张开和合拢。带有食物的水流经鳃耙侧突和鳃耙网时,水和较小的物体从鳃耙间隙顺利通过,从鳃孔排出,不能通过鳃耙间隙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就被滤积再鳃耙沟中,再水流不断冲击和腭褶波动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到近咽喉底时,鳃耙管壁肌肉收缩,从管中压出水流不食物聚集在一起,而进入咽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生活于水体中下层的鱼类有()。
    A

    鲢、鲫

    B

    草鱼、鲂

    C

    加州鲈、乌鳢

    D

    鳙、罗非鱼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青鱼、草鱼、鲤、鲂、鲫与鲢、鳙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青鱼、草鱼、鲤、鲂、鲫食贝类、草类和底栖动物等,它们的残饵和粪便形成腐屑食物链和牧食链,因而给鲢、鳙提供了良好的饲料条件。而鲢、鳙又通过摄食腐屑和滤食浮游生物起到了防治水质过肥的作用,给喜清醒水质的青鱼、草鱼、鲤、鲂、鲫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这样既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做到一种饲料反复多次利用,又发挥了它们之间的互利关系,促进了鱼类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鲢鳙亲鱼培育?


    正确答案: ⑴培育方式和放养密度一般采取混养方式,以鲢为主的放养方式可搭配少量的鳙鱼和草鱼,与鳙鱼为主的可搭配草鱼,一般不搭养鲢鱼
    鲢主养放养密度一般为每666.7㎡水面可放养16~20尾(每尾体重10~15Kg)可搭养鲢、草各2~4尾
    鳙主养:每666.7m2放养10~20尾,另搭养草鱼2~4尾主养鱼放养雌雄比例以1:1.5为好。
    (2)水质管理:亲鱼放养前,应先施好基肥。放养后,根据季节和池塘具体情况施放基肥,其原则是少施勤施,看水施肥。
    1、产后施肥:看水施肥,做到少施勤施分散施,同时采用多加新水,勤加新水,即采用“大水、小肥”方式。
    2、秋冬培育:入冬前加强施肥,使水色较浓,入冬后再少量补充施肥,即采用“大水、大肥”方式。
    3、春季加强培育:开春后,最好换去一部分池水,适当增加施肥量,即采用“小水、大肥”方式。
    4、产前培育:在催产前15~20天,应少施或不施肥,并经常冲水,即采用从“大水、小肥”到“大水、不肥”的培育方式。
    总之,应根据产后补偿体力消耗,秋冬季节积累脂肪和春季促进性腺大生长的特点,采用产后看水施肥,秋季正常施肥,冬季施足肥料,春季精料和肥料相结合并经常冲水的措施。

  • 第14题:

    试述鲢鳙的食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鲢鳙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具有特殊的滤食器官。滤食器官由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上器官组成。鳃弧骨由角鳃骨、上鳃骨、咽鳃骨、鳃耙骨。鲢鳙滤食食物时各赛弧上的两列鳃耙随口的活动不断的张开和合拢。带有食物的水流经鳃耙侧突和鳃耙网时,水和较小的物体从鳃耙间隙顺利通过,从鳃孔排出,不能通过鳃耙间隙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就被滤积再鳃耙沟中,再水流不断冲击和腭褶波动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到近咽喉底时,鳃耙管壁肌肉收缩,从管中压出水流不食物聚集在一起,而进入咽底。

  • 第15题:

    怎样化解鲢鳙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鲢鳙同为肥水鱼,它们之间在食性上有所矛盾;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主食浮游生物,食性有相对不同,无绝对区别;在辅投精粉饲料的池塘,鲢抢食远远超过鳙;在不投人工饲料的池塘,浮动远远少于浮植;故在混养时,应根据这些特点决定鲢鳙放养的主次及适宜配比,通常应以鲢为主,搭鳙为辅;适宜配比3-5︰1。如拟增放鳙,则需增投精粉饲料;或一龄鲢配二龄鳙或通过捕大补小控制鲢放养及生长期密度

  • 第16题:

    我国淡水养殖中的四大家鱼是()。

    • A、鲤、鲫、鳊、鲂
    • B、青、草、鲢、鳙
    • C、黄鳝、泥鳅、团头鲂、乌鳢
    • D、草鱼、鲢鱼、鲫鱼、罗非鱼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试述气质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性格和气质关系十分密切,它们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都是人脑的活动。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括在人格中。在苏联,部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
    一般认为,气质和性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性格的生理基础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基础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地表现为情绪饱满、情绪充沛;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状态。例如,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科学实验人员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性格特征,这种要求在职业训练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他原来具有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

  • 第18题:

    试述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语言系统是一种复杂而灵活的装置,而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则是这个系统灵活运转的两根“轴”。
    (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线形序列的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

  • 第19题:

    下列鱼类中()是分批产卵鱼类

    • A、鲢
    • B、鳙
    • C、团头鲂
    • D、罗非鱼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问答题
    怎样化解鲢鳙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鲢鳙同为肥水鱼,它们之间在食性上有所矛盾;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主食浮游生物,食性有相对不同,无绝对区别;在辅投精粉饲料的池塘,鲢抢食远远超过鳙;在不投人工饲料的池塘,浮动远远少于浮植;故在混养时,应根据这些特点决定鲢鳙放养的主次及适宜配比,通常应以鲢为主,搭鳙为辅;适宜配比3-5︰1。如拟增放鳙,则需增投精粉饲料;或一龄鲢配二龄鳙或通过捕大补小控制鲢放养及生长期密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怎样化解鲢鳙与罗非鱼的食性矛盾?

    正确答案: 它们同属滤食杂食,食性上有所矛盾;鲢鳙滤食浮游生物、无机碎屑、细菌凝聚体;罗非鱼幼时主食浮游生物,成时碎屑、丝状藻等。混养时,可采取下列措施化解矛盾:交叉放养<上半年主抓鲢鳙7月前后批量轮捕;下半年转抓罗非鱼>;控制罗非鱼密度<达到上市规格及时轮捕>;限制罗非鱼繁殖<放养单雄或混放凶猛鱼>;增加投饲施肥<保持水质肥沃、饲料充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鲢鳙亲鱼培育?

    正确答案: ⑴培育方式和放养密度一般采取混养方式,以鲢为主的放养方式可搭配少量的鳙鱼和草鱼,与鳙鱼为主的可搭配草鱼,一般不搭养鲢鱼
    鲢主养放养密度一般为每666.7㎡水面可放养16~20尾(每尾体重10~15Kg)可搭养鲢、草各2~4尾
    鳙主养:每666.7m2放养10~20尾,另搭养草鱼2~4尾主养鱼放养雌雄比例以1:1.5为好。
    (2)水质管理:亲鱼放养前,应先施好基肥。放养后,根据季节和池塘具体情况施放基肥,其原则是少施勤施,看水施肥。
    1、产后施肥:看水施肥,做到少施勤施分散施,同时采用多加新水,勤加新水,即采用“大水、小肥”方式。
    2、秋冬培育:入冬前加强施肥,使水色较浓,入冬后再少量补充施肥,即采用“大水、大肥”方式。
    3、春季加强培育:开春后,最好换去一部分池水,适当增加施肥量,即采用“小水、大肥”方式。
    4、产前培育:在催产前15~20天,应少施或不施肥,并经常冲水,即采用从“大水、小肥”到“大水、不肥”的培育方式。
    总之,应根据产后补偿体力消耗,秋冬季节积累脂肪和春季促进性腺大生长的特点,采用产后看水施肥,秋季正常施肥,冬季施足肥料,春季精料和肥料相结合并经常冲水的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鰱鳙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鰱鳙的主要饵料只是相对的不同,提别是在投喂精饲料的池塘中。鰱的投食能力远比鳙强,因而易抑制鳙生长。在不投精饲料的池塘中,浮游动物的数量远比浮游植物少得多,因此鳙不能放养太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