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硫元素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在生产中如何预防和消除水体中的硫化氢?”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分析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正确答案:1)有机物的化学降解
    2)有机物的光化学降解
    3)有机物的生物化学降解
    4)有机物的挥发、吸附及生物富集
    5)有机物的吸附
    6)有机物的生物富集
    7)水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与溶解氧平衡

  • 第2题:

    水体中硫化氢含量过多的不包括()

    • A、水中有机物多
    • B、水体缺氧
    • C、水体PH较低
    • D、水呼吸过强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能力的一种表现。


    正确答案:自净

  • 第4题:

    若水体的pE值高,有利于下列()组在水体中迁移。

    • A、Fe、Mn
    • B、Cr、Fe
    • C、Cr、Mn
    • D、Cr、V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在正常的鱼类养殖生产中,最关注的是水体中什么气体的含量?通常用什么方法来增加其在水体中的含量?


    正确答案: 氧气。使用增氧机。

  • 第6题:

    地表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包括()。

    • A、大自然同化过程
    • B、物理输移过程
    • C、化学转化过程
    • D、生物降解过程

    正确答案:B,C,D

  • 第7题:

    问答题
    污染物在水体中通过哪些作用和反应进行迁移和转化?

    正确答案: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通过水力、重力等作流体动力迁移,同时发生扩散、稀释、浓度趋于均一的作用,也可能通过挥发转入大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污染物还会在发生迁移的同时产生各种转化作用,主要的转化过程有溶解沉积、吸附、水解、光解、氧化还原等。
    (1)溶解与沉积
    许多物质都能或多或少地融于水。污染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是表征它在水中迁移能力最直观的指标。一般把每升水小于0.1g溶解度的物质称为难溶物质。大多数重金属的氯化物、硫酸盐都是易溶的,而其碳酸盐、氢氧化物和硫化物都是难溶物质。污染物在天然水中发生沉积的过程有化学沉淀、胶体颗粒的凝聚沉降、重力沉降。
    (2)吸附
    水体悬浮物和底泥中都含有丰富的胶体物质。由于胶体粒子有很大的表面积和带有电荷,因而能吸附天然水中各种分子和离子,使一些污染物从液相转到固相中并富集起来。因此,胶体的吸附作用对污染物的迁移能力有很大影响。
    胶体的吸附作用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类型。
    (3)水解反应
    水解反应是化学物与水的反应,反应的结果通常是在化学物的分子中导入了一个氢氧根官能团,同时失去一个官能团,从而转化为新的化学物,改变了原有化学物的性质。
    许多有机污染物在水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例如甲酸乙酯,水解后转化为相应的甲酸和乙醇。较多的有机磷酸酯比较容易水解,用它们制成的农药和杀虫剂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金属离子的水解能力与金属离子电荷数的多少以及离子半径的大小有关。电荷数少、离子半径大的金属离子水解能力较弱;电荷数多、离子半径小的金属离子水解能力较强;高价金属离子在水中则发生强烈的水解作用。
    (4)光解反应
    光解反应是指化学物在水环境中吸收了太阳辐射波长大于290nm的光能所发生的分解反应。根据反应历程的不同可将光解反应分为直接光解反应和间接光解反应两种类型。
    直接光解反应为化合物吸收太阳辐射后直接发生反应,这类反应要求化合物的分子能直接吸收光能,继而开始发生改变原有结构的一系列反应;间接光解反应是由光敏剂物质首先吸收太阳光能,然后由光敏剂将能量转移给污染物,使污染物发生反应。
    (5)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参与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有电子得失而改变其化合价:失去电子的过程叫做氧化,其化合价升高;得到电子的过程叫做还原,其化合价降低。氧化还原反应在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天然地下水中含有溶解性二价铁,经曝气溶解氧后,氧化成为三价铁,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石油炼油厂的含硫废水,在加热及曝气时,硫化物可氧化为硫代硫酸盐或硫酸盐而除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矿物之一,在调节环境水体质量和控制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和转化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
    A

    方解石

    B

    蛋白石

    C

    磷灰石

    D

    鸟粪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影响钉螺在水体中迁移扩散的因素包括().
    A

    水温

    B

    水流速度

    C

    水体污染度

    D

    水流方向

    E

    风力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分析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正确答案: 1)有机物的化学降解
    2)有机物的光化学降解
    3)有机物的生物化学降解
    4)有机物的挥发、吸附及生物富集
    5)有机物的吸附
    6)有机物的生物富集
    7)水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与溶解氧平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富集,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主要表现为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水面往往呈现出蓝色、红色、棕色和乳白色等。在江河、湖泊和水库中称为“()”,在海洋中称为“()”。水体中氮、磷含量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因素,防止富营养化的关键在于控制磷。

    正确答案: 水华,赤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硫元素在水体中如何循环转化?硫化氢在硫化物中占的比例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pH低,硫化物的毒性增强?

    正确答案: 硫在水中的转化硫在水中存在的价态主要有+6价及-2价,以SO42-、HS-、H2S、含硫蛋白质等形式存在。也有以其他价态形式存在的。比如SO32-、S2O32-、单质硫等。但在天然水中的含量很少。
    (1)蛋白质分解作用蛋白质中含有硫。在微生物作用下,无论有氧或无氧环境,蛋白质中的硫,首先分解为-2价硫(H2S、HS-等)。在无游离氧气的环境中H2S、HS-可稳定存在,有游离氧时H2S、HS-能迅速被氧化为高价形态。
    (2)氧化作用在有氧气的环境中,硫磺细菌和硫细菌可把还原态的硫(包括硫化物、硫代硫酸盐等)氧化为元素硫或进一步氧化为SO42-
    (3)还原作用在缺氧环境中,各种硫酸盐还原菌可以把SO42-作为受氢体而还原为硫化物。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
    ①缺乏溶氧调查发现,当溶氧量超过0.16mg/L时,硫酸盐还原作用便停止。
    ②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③有微生物参与
    ④有硫酸根离子
    (4)沉淀与吸附作用Fe2+可限制水中H2S含量,降低硫化物的毒性,因为有下列反应:
    F.e2++H2S=FeS↓+2H+
    F.e3+也可以与H2S反应:
    2Fe3++3H2S=2FeS+S+6H+
    当水质恶化,有H2S产生时,泼洒含铁药剂可以起到解毒作用。
    SO42-也可以被CaC03、黏土矿物等以CaS04形式吸附共沉淀。
    (5)同化作用硫是合成蛋白质必需的元素,许多植物、藻类、细菌可以吸收利用SO42-中的硫合成蛋白质。H2S不被吸收,只有某些特殊细菌可以利用H2S进行光合作用,将H2S转变成S或SO42-,同时合成有机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硫元素在水体中有哪些转化作用?


    正确答案:硫元素在水体中的转化作用有: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化学沉淀或吸附沉淀和同化作用及蛋白质分解作用。

  • 第14题:

    硫元素在水体中如何循环转化?硫化氢在硫化物中占的比例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pH低,硫化物的毒性增强?


    正确答案: 硫在水中的转化硫在水中存在的价态主要有+6价及-2价,以SO42-、HS-、H2S、含硫蛋白质等形式存在。也有以其他价态形式存在的。比如SO32-、S2O32-、单质硫等。但在天然水中的含量很少。
    (1)蛋白质分解作用蛋白质中含有硫。在微生物作用下,无论有氧或无氧环境,蛋白质中的硫,首先分解为-2价硫(H2S、HS-等)。在无游离氧气的环境中H2S、HS-可稳定存在,有游离氧时H2S、HS-能迅速被氧化为高价形态。
    (2)氧化作用在有氧气的环境中,硫磺细菌和硫细菌可把还原态的硫(包括硫化物、硫代硫酸盐等)氧化为元素硫或进一步氧化为SO42-
    (3)还原作用在缺氧环境中,各种硫酸盐还原菌可以把SO42-作为受氢体而还原为硫化物。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
    ①缺乏溶氧调查发现,当溶氧量超过0.16mg/L时,硫酸盐还原作用便停止。
    ②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③有微生物参与
    ④有硫酸根离子
    (4)沉淀与吸附作用Fe2+可限制水中H2S含量,降低硫化物的毒性,因为有下列反应:
    F.e2++H2S=FeS↓+2H+
    F.e3+也可以与H2S反应:
    2Fe3++3H2S=2FeS+S+6H+
    当水质恶化,有H2S产生时,泼洒含铁药剂可以起到解毒作用。
    SO42-也可以被CaC03、黏土矿物等以CaS04形式吸附共沉淀。
    (5)同化作用硫是合成蛋白质必需的元素,许多植物、藻类、细菌可以吸收利用SO42-中的硫合成蛋白质。H2S不被吸收,只有某些特殊细菌可以利用H2S进行光合作用,将H2S转变成S或SO42-,同时合成有机物。

  • 第15题:

    简述腐殖质对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腐殖酸、腐黑物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的溶解度较小,如腐殖酸与铁、锰、锌等离子结合形成难溶的沉淀物。
    ②富里酸与金属离子的螯合物一般是易溶的。
    ③总的来说:腐殖酸将重金属离子更多地积蓄在水体底泥中,而富里酸则把更多的重金属保持在水相中。

  • 第16题:

    ()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矿物之一,在调节环境水体质量和控制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和转化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

    • A、方解石
    • B、蛋白石
    • C、磷灰石
    • D、鸟粪石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中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硫的转化”一节位于人教版《化学1》第四章第三节,以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为线索,探索硫在自然界中的转化、硫在实验室中的转化,以及硫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 材料三对于“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内容.教学中应突出“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这种以元素为核心的教学观点,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大视野出发,介绍硫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到在实验室里自己设计实验,实验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再到硫的转化在工业生产中和环境保护中的运用,这样多角度多层面的介绍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力。 问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硫的转化”这一教学内容的有关任务: (1)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说明本节课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 (4)请给出对本课内容进行“硫的转化”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正确答案: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0价、+4价、+6价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②应用氧化还原的知识,探究含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认识硫单质是黄色固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能够跟铁、氧气等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认识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能够跟氧气、氯水、硫化氢等物质发生反应。同时,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过程与方法:
    ①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体会研究物质转化的程序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通过代表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2)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转化的方法,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等。(可展开分析)
    (4)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①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引入,明确教学课题及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认定(2人1组)。
    ②学生讨论、回答: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哪些?对应的物质又有哪些?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③探究+4价→+6价的转化:小组讨论选择什么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展示现象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④探究+4价→0价的转化: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汇报现象,得出结论。展示H2S与SO2气体混合反应的录像,教师总结SO2的化学性质。
    ⑤探究+6→+4的转化:小组设计方案,总结可行的方案,教师演示: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讨论怎样检验+价硫,小结。
    ⑥阅读“化学与技术”栏目,讨论工业制硫酸的生产原料(硫黄、铁矿及工业废气中的SO)和转化原理,布置作业。

  • 第18题:

    问答题
    在正常的鱼类养殖生产中,最关注的是水体中什么气体的含量?通常用什么方法来增加其在水体中的含量?

    正确答案: 氧气。使用增氧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硫元素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在生产中如何预防和消除水体中的硫化氢?

    正确答案: (1)硫元素在水中的迁移转化如下:
    A.蛋白质分解作用  蛋白质中的硫首先分解为-2价硫(H2S、HS-等),无游离氧条件稳定存在,有游离氧时被氧化为高价形式。
    B.氧化作用有氧条件下,硫细菌可把还原态的硫(包括硫化物、硫代硫酸盐等)氧化为元素硫或进一步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对水生动物有益!
    C.还原作用 缺氧条件下,各种硫酸盐还原菌可把SO42-作为受氢体而还原为硫化物。 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
    发生还原作用的条件:
    (1)缺乏溶氧
    (2)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3)有微生物参与
    (4)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D.沉淀与吸附
    Fe2+可与H2S反应生成沉淀,
    Fe3+不仅生成沉淀,而且将-2价硫氧化为0价硫。泼洒含铁药剂,如柠檬酸铁。
    SO42-可被CaCO3、黏土矿物等以CaSO4形式吸附共沉淀。
    E.同化作用
    植物、藻类、细菌吸收利用SO42-中的硫合成蛋白质。
    H2S只能被某些特殊细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将H2S转变为S或SO42-,同时合成有机物。
    (2)H2S的预防和消除
    A.预防缺氧状态的出现:
    A.直接增氧
    物理增氧;化学增氧;生物增氧
    B.减少耗氧
    1)氧化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
    2)其它水体消毒剂:如二氧化氯、海因、聚维酮碘等
    3)微生物制剂:可吸收或转化耗氧物质,间接减少耗氧。
    B.底质改良:
    物理:铺地膜、除塘泥、翻动底泥加速氧化。
    化学:用生石灰、漂白粉清塘
    生物:含有芽孢杆菌等。
    C.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及投饵量。
    D.加氧化铁,可生成FeS沉淀
    E.加入某种光合细菌,可利用H2S。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水体中硫化氢含量过多的不包括()
    A

    水中有机物多

    B

    水体缺氧

    C

    水体PH较低

    D

    水呼吸过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硫元素在水体中有哪些转化作用?

    正确答案: 硫元素在水体中的转化作用有: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化学沉淀或吸附沉淀和同化作用及蛋白质分解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能力的一种表现。

    正确答案: 自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腐殖质对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腐殖酸、腐黑物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的溶解度较小,如腐殖酸与铁、锰、锌等离子结合形成难溶的沉淀物。
    ②富里酸与金属离子的螯合物一般是易溶的。
    ③总的来说:腐殖酸将重金属离子更多地积蓄在水体底泥中,而富里酸则把更多的重金属保持在水相中。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