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财政陷入困境。
(2)失业严重。
(3)行政低效率,结构不合理。
(4)社会危机。
更多“简述福利国家危机。”相关问题
  • 第1题:

    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包括()。

    A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

    B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

    C"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

    D世界性环境的危机


    A,B,C,D

  • 第2题:

    简述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论的主要理论观点。


    正确答案:分析表明,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论的主要观点是,主张由国家实行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为失业、疾病、工伤和年老者提供经济援助(社会福利)。

  •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福利国家危机表现的有()

    • A、失业严重
    • B、财政危机
    • C、社会危机
    • D、行政低效率
    • E、劳动力成本降低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20世纪70年代,福利国家阶段开始向新自由主义阶段转变。引起人们对福利国家进行广泛批判的导火线事件是()

    • A、政府失灵
    • B、水门事件
    • C、石油危机
    • D、财政赤字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简述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


    正确答案: (1)福利国家的起源于基本特征
    福利国家一词出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贝弗里奇1942年完成的社会保障研究报告《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起源国并于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瑞典是福利国家的又一典型代表,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另外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2)福利国家的代表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福利国家模式。其中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起源国,瑞典则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 第6题:

    简述福利国家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收入均等化,通过对不同收入阶层的赋税差别来实现再分配。
    2)社会福利化,即通过国家提出一整套津贴补助、社会保险和公共救济制度,包括失业救济、退休金、养老金、家庭补助、医疗保险、卫生保险、住房补贴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和设施等,以期实现“现代自由民主”的国家,即高福利型国家。充分就业原则。贝弗里奇认为,一个没有维持充分就业以防止大规模失业的社会保障计划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社会保障计划一定要与充分就业联系起来。
    国有化和计划化、工程社会化。混合经济论。

  • 第7题:

    试阐述197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面临危机的原因及其应对。


    正确答案: 福利国家面临危机的原因:
    1.福利支出快速增长,超出了经济增长的速度:福利需要相应的社会支出。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福利国家体系由于失业率的攀升、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保障费用的增长二变得日益庞大。
    2.全球化使福利国家的维系面临挑战:经济发展的迟缓尽管直接导致了政府财政收入的下降,但最为严重的冲击则来自全球化的影响。
    3.福利引发的负面效应:福利所引发的社会负面效应也是经常被人诟病的危机之一,如依赖心理、福利不公平和自愿性失业等问题。
    福利国家的改革:
    1.意识形态的转变:福利国家的危机要促成福利改革产生还缺乏一个可以吧压力与反应连接在一起的动力机制,这就是政治和福利意识形态的转变。
    2.福利改革的表现:(1)直接或间接地缩减福利,包括直接削减支出、降低福利水平、延期支付、缩短资助时间、减少福利项目,通过更具选择性的目标定位减少覆盖面等措施。(2)重新重视效率,包括在福利改革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私有化、市场化,并强调个人责任等措施。(3)开源,即直接或间接提高税收水平。

  • 第8题:

    单选题
    1980年,美国里根政府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到“福利社会”,此项倡议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B

    减少政府开支,缓和经济危机

    C

    逐步取消国家的福利制度

    D

    提供就业机会,刺激消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福利国家危机表现的有()
    A

    失业严重

    B

    财政危机

    C

    社会危机

    D

    行政低效率

    E

    劳动力成本降低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阐述197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面临危机的原因及其应对。

    正确答案: 福利国家面临危机的原因:
    1.福利支出快速增长,超出了经济增长的速度:福利需要相应的社会支出。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福利国家体系由于失业率的攀升、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保障费用的增长二变得日益庞大。
    2.全球化使福利国家的维系面临挑战:经济发展的迟缓尽管直接导致了政府财政收入的下降,但最为严重的冲击则来自全球化的影响。
    3.福利引发的负面效应:福利所引发的社会负面效应也是经常被人诟病的危机之一,如依赖心理、福利不公平和自愿性失业等问题。
    福利国家的改革:
    1.意识形态的转变:福利国家的危机要促成福利改革产生还缺乏一个可以吧压力与反应连接在一起的动力机制,这就是政治和福利意识形态的转变。
    2.福利改革的表现:(1)直接或间接地缩减福利,包括直接削减支出、降低福利水平、延期支付、缩短资助时间、减少福利项目,通过更具选择性的目标定位减少覆盖面等措施。(2)重新重视效率,包括在福利改革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私有化、市场化,并强调个人责任等措施。(3)开源,即直接或间接提高税收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福利国家危机。

    正确答案: (1)财政陷入困境。
    (2)失业严重。
    (3)行政低效率,结构不合理。
    (4)社会危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福利国家医疗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 1911年英国通过《国民保险法》,是历史上第一部医疗保险法规,“贝弗里奇报告”是制度的大纲。主要特征是国家作为提供全民健康保障的责任主体,由它直接开办、掌管医疗卫生事业,由国家医疗机构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优点:最大程度上满足全民的医疗保障需求,促进了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局限:国民缺乏费用意识,医疗费用持续攀升,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医疗机构人浮于事、服务效率低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论的理论要点。


    正确答案: 国家(政府)应当减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应当主要靠社会成员自己为自己谋取福利。

  • 第14题:

    全球性结社危机发生的原因包括四个危机和两次革命,四个危机包括()

    • A、福利国家的危机
    • B、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
    • C、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
    • D、世界性的环境危机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的“福利危机”表明其社会保险水平()

    • A、极低
    • B、偏低
    • C、适度
    • D、超度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现代政府职能问题起于()。

    • A、东亚经济危机
    • B、罗斯福新政
    • C、福利国家
    • D、东亚经济奇迹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福利国家医疗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 1911年英国通过《国民保险法》,是历史上第一部医疗保险法规,“贝弗里奇报告”是制度的大纲。主要特征是国家作为提供全民健康保障的责任主体,由它直接开办、掌管医疗卫生事业,由国家医疗机构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优点:最大程度上满足全民的医疗保障需求,促进了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局限:国民缺乏费用意识,医疗费用持续攀升,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医疗机构人浮于事、服务效率低下。

  • 第18题:

    1980年,美国里根政府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到“福利社会”,此项倡议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 B、减少政府开支,缓和经济危机
    • C、逐步取消国家的福利制度
    • D、提供就业机会,刺激消费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福利国家阶段开始向新自由主义阶段转变。引起人们对福利国家进行广泛批判的导火线事件是()
    A

    政府失灵

    B

    水门事件

    C

    石油危机

    D

    财政赤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福利国家危机的背景因素。

    正确答案: 人口老化、离婚率上升、家庭核心化、失业问题严重、经济竞争激烈、政府威信下降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全球性结社危机发生的原因包括四个危机和两次革命,四个危机包括()
    A

    福利国家的危机

    B

    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

    C

    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

    D

    世界性的环境危机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福利国家的改革策略。

    正确答案:
    (1)工作福利
    派克(Peck)根据艾斯平一安德森提出的福利国家三种转型路径,进一步阐述了福利国家采取的工作福利策略(workfare strategies)。派克认为,工作福利策略在不同福利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①自由主义体制福利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和英国等,其资产调查和有限的社会移转支付显示其社会福利是臣服于市场分配,因此其工作福利策略也是高度发展的,其在福利依赖的个人化模型分析脉络下强调市场诱因,也就是工作福利是高度依附在劳动力之上的。
    ②保守主义体制福利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在历史上国家扮演核心角色,在授予社会权与维持地位层级,因此其工作福利策略也是国家导向,一方面为了避免已巩固的地位权利面临崩解,另一方面则与劳动市场重整相结合。
    ③社会民主福利国家,如瑞典、挪威、丹麦和芬兰,则是在极大化福利提供的脉络下采取平等、普遍主义和社会权非商品化的原则,因此其工作福利策略是在普遍主义与社会重分配的残存承诺下而导向结构性调整,并且着重人力资源的(再)投资。
    (2)劳动体制
    在20世纪90年代,欧盟十五国纷纷致力于改革劳动体制及强化教育与职业训练。其劳动体制改革包括:①从事失业保险改革,降低失业给付的所得津贴率,或缩短给付期间;②降低雇主支付的社会保险费,并且大幅松绑就业保护法规;③降低基本工资对平均工资的比率,工时弹性化,并鼓励雇用部分工时劳动者。另一方面,欧盟国家积极改革教育与职业训练,增加职业技术学校与产业界互动。如果以“工作保护立法”来衡量各国弹性劳动市场改革的情况,1998年比1980年后期的工作保护立法较为宽松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丹麦、比利时、荷兰、瑞典、德国和意大利等国,也就是这些国家的劳动市场具有弹性化趋势。
    (3)弹性劳动市场
    弹性劳动市场在各国的运作各有不同。派克认为,弹性劳动市场的本质是它是地方社会和管制情境下的产物,而且就嵌入在其中。派克认为,英国劳动市场特性是竞争性弹性(competitive flexibility)是指劳动市场的选择性地解除管制,建立更个人化的就业关系,并且使劳动力暴露于尖锐的竞争压力下;德国则属于结构性弹性(structural nexi。 bilitv)是指较有组织的劳动市场,高工资结构加上很好的社会保障,集体化的政治结构和工作场所有高质量(如跨技术)的弹性。因此劳动市场弹性化可以指更进步的工作规范,但也可以指贫穷、剥削和不安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包括()。
    A

    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

    B

    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

    C

    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

    D

    世界性环境的危机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