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在技术方面,()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新中国成立后,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各民族的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 第3题:

    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文革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正确答案:D

  • 第4题:

    阿炳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二泉映月》。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简述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方针


    正确答案: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方针主要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1949年春天,毛泽东主席在谈到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所要奉行的对外方针时说:“我们的一个重要方针是“另起炉灶”。其含义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对于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定都要重新审查处理。1949年月1月未2月初,毛泽东等在与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会谈时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其含义是必须先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关系。“一边倒”方针是毛主席1949年6月30日为纪念中共成立28周年所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来的。毛主席写道:“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 第6题:

    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 第7题:

    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应予以肯定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我国中小学课程有以下几方面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1)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已经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管理比较严格,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
    写的经过国家审查的教材,有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这对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3)我国中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写的教材内容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
    性,注意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通过长期实践,中小学课程存在着以下几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1)中小学课程设置模式比较死板单一,缺乏灵活性。
    (2)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3)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内容偏多、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一些学科的内容比较满,学科体系比较陈旧,许多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知识难以再吸收进来。

  • 第8题:

    填空题
    新中国成立之前,在陕甘宁解放区有两支闻名的篮球队,一支叫()队,另一支叫()队,其中不少成员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

    正确答案: 战斗篮球,东干篮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后,鱼类增养殖取得科技成就有几方面?

    正确答案: 鱼类增养殖取得的科技成就:
    ①鱼类遗传育种研究
    ②鱼类种质资源及保存技术
    ③鱼类增殖与保护
    ④鱼类生殖生理与人工繁殖技术
    ⑤鱼苗、鱼种生物学及其培育技术
    ⑥养鱼池生态学与食用鱼养殖技术
    ⑦稻田养鱼生态系与综合技术
    ⑧冰下水体生态系与鱼类安全越冬技术
    ⑨鱼类养殖种类与养殖方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国目标是(  )。
    A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使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国家

    B

    使中国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

    使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

    D

    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国目标是()
    A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使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国家

    B

    使中国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

    使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

    D

    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新中国成立后,鱼类增养殖取得科技成就有几方面?


    正确答案: 鱼类增养殖取得的科技成就:
    ①鱼类遗传育种研究
    ②鱼类种质资源及保存技术
    ③鱼类增殖与保护
    ④鱼类生殖生理与人工繁殖技术
    ⑤鱼苗、鱼种生物学及其培育技术
    ⑥养鱼池生态学与食用鱼养殖技术
    ⑦稻田养鱼生态系与综合技术
    ⑧冰下水体生态系与鱼类安全越冬技术
    ⑨鱼类养殖种类与养殖方式

  • 第13题:

    我国出现严格意义上的旅游业是在()。

    • A、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 B、新中国成立初期
    • C、改革开放初期
    • D、改革开放以后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国目标是()

    • A、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使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国家
    • B、使中国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 C、使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
    • D、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由田汉创作的《()》和老舍创作的《茶馆》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话剧创作中的两大颠峰之作。


    正确答案:关汉卿

  • 第16题:

    在我国,领导科学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新中国成立之前,在陕甘宁解放区有两支闻名的篮球队,一支叫()队,另一支叫()队,其中不少成员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


    正确答案:战斗篮球;东干篮球

  • 第18题: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国目标是()。

    • A、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使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国家
    • B、使中国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 C、使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
    • D、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我国的正式国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因此,在2004年以前《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代国歌。

  • 第20题:

    单选题
    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A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经济建设和其他方面,主要学习 ( )
    A

    苏联

    B

    俄同

    C

    美国

    D

    德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小学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的改革?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各方面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小学教育方面的重要改革有:
    (1)普及小学教育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是确立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重要法律,它对义务教育的主体、入学、教育教学、实施、物质保障等方面从法律上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保证。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我国采取了两个基本方针: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社队办学相结合;二是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
    (2)学制改革试验
    建国以后,对小学原来的六年的“4—2”制学制进行压缩,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行与推广,以后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拢,采用修业年限为六年的“4—2”制,形成了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的局面。
    (3)教学改革试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教学中的改革性探索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一股声势较为浩大的浪潮。不同目标、不同类型的实验遍及全国各地,为大面积的小学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参照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