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美育的内涵。
美育,尽管有人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然而它的内涵绝不仅仅限于“审美”(即认识型“或”美感“(即感受美),显然,美育的内容比这广泛得多,主要方面有:
1)培养人的审美感受能力;
2)培养人的审美认识能力;
3)培养人的审美创造能力;
4)增强人的自我完善的自觉要求。
略
第2题:
简述社会失范论的主要内容,该理论是如何解释越轨行为的产生?
第3题:
犯罪行为必然是越轨行为,越轨行为也总是犯罪行为。
第4题:
简述社会学关于社会越轨行为的主要理论。
第5题:
简述标签论是如何解释越轨行为的。
第6题:
简述绩效预算的内涵及其要素内涵。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简述乡村越轨行为的主要表现、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主要表现:1、在经济活动领域,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偷漏逃税等越轨行为相当突出。2、乡村干部和公职人员中,权力腐败行为早已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3、在婚姻家庭生活领域,不法婚姻、计划外生育和不赡养老人等越轨行为比较突出。4、在社会生活领域,打架斗殴、赌博、迷信等越轨行为也比较突出。
原因:1、从主观方面来看,越轨行为者的思想道德水准较低,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乃至私心极度膨胀等等,是导致他们发生消极性越轨行为的重要原因。2、从客观方面来看,社会控制体系不健全,控制力度不够和控制方式失当等等,是造成当今我国农村消极性越轨行为大量发生的重要原因。
解决的途径:1、健全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强化其功能,使其充分发挥农村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和主体力量的作用。 2、加大社会控制的力度,严格执法执纪,坚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3、深入持久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道德教育,是各种规范内化为农民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增强自我控制能力。4、对消极性越轨行为实施正确的控制方式,探求从源头解决问题。
略
第10题:
心理学对越轨行为的研究有以下哪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11题:
越轨行为的正功能有()
第12题:
简述品德的实质。(简述品德的内涵)。
第13题:
简述越轨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