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23日国家政务院会议通过了(),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 A、 《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B、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C、 《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D、 《劳动章程》

题目

1951年2月23日国家政务院会议通过了(),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 

  • A、 《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 C、 《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
  • D、 《劳动章程》

相似考题
更多“1951年2月23日国家政务院会议通过了(),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 A、 《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B、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C、 《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D、 《劳动章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并经 1953、1956年两次修订,成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 第2题:

    1951年()的颁布,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A.《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福利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条例》


    参考答案:B

  • 第3题:

    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规是( )。

    A.《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失业保险条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政策发展概况。1951 年 2 月,政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规。

  • 第4题:

    1953年11月5日,政务院会议通过了()。

    • A、《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 B、《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
    • C、《土地改革法》
    • D、《关于填发土地房地产所有证的指示》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国际劳动立法协会在1905年通过了(),标志着国际劳动立法的形成。

    • A、《关于禁止女工做夜工公约》
    • B、《关于使用白磷的公约》
    • C、《同工同酬》
    • D、《强迫和强迫劳动公约》
    • E、《最低就业年龄公约》

    正确答案:A,B

  • 第6题:

    1951年国家政务院通过了()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

    • A、 《劳动保险条例》
    • B、 《劳动保险法》
    • C、 《劳动法典草案》
    • D、 《社会保险法原则》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1年国家政务院颁布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 B、《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 C、《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法》

    正确答案:A

  • 第8题:

    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并经1953、1956年两次修订,成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上一段教育目的的表述出自()。

    •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 B、《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B

    《济贫法》

    C

    《社会保障法》

    D

    《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953年11月5日,政务院会议通过了()。
    A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B

    《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

    C

    《土地改革法》

    D

    《关于填发土地房地产所有证的指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奠定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础。
    A

    1951年2月

    B

    1955年4月

    C

    1952年6月

    D

    1950年2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班主任制的确立的是()。

    A.《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B.《教育法》

    C.《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D.《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新区目前国民政府改革的指示》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在失业保险方面,( )正式确认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A.《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失业保险条例》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政策发展概况。在失业保险方面,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正式确认了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 第15题:

    ()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奠定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础。

    • A、1951年2月
    • B、1955年4月
    • C、1952年6月
    • D、1950年2月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1951年()的颁布,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条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福利条例》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条例》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


    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 第18题:

    ()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统账结合模式的建立。

    • A、1951年,政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 B、1966年,劳动部和全国总工会《关于改进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几个问题的通知》
    • C、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 D、2007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1951年2月26日,我国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全面确立了适用于中国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险制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 B、《济贫法》
    • C、《社会保障法》
    • D、《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1951年政务院颁布实施了全国统一的( ),是我国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个法规。

    • A、《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办法》
    •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 D、《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正决定》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正式建立的第一部失业保险法规是(  )。
    A

    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

    B

    1950年《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暂行办法》

    C

    1986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D

    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失业保险制度真正始于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失业保险的法规,形成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雏形。

  • 第23题:

    单选题
    2010年通过的(  )中关于失业保险的规定揭开了我国失业保险的新篇章。
    A

    《失业保险法》

    B

    《劳动法》

    C

    《社会保险法》

    D

    《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中关于失业保险的规定揭开了我国失业保险的新篇章,其意义在于将失业保险提升到法律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