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为什么说微生物是基因工程的支柱?”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什么说微生物是遗传学研究的最佳材料


    正确答案: (1)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营养体一般为单倍体,方便建立纯系。
    (2)繁殖速度快,很多微生物易于人工培养,快速、大量生长繁殖。
    (3)对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环境条件对微生物作用直接均匀,易于获得各类突变株,变异易被识别,操作性强。
    (4)易积累不同的中间及最终代谢产物。
    (5)存在多种方式的繁殖类型。
    (6)参与基因工程的载体供体受体三角色。

  • 第2题:

    为什么说空气中有微生物存在,但又不是繁殖的场所?


    正确答案: 微生物存在的三要素是营养、水分及空气。在空气中,阳光的直接照射可以杀菌。空气中缺乏营养物质,对微生物不利。

  • 第3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栖息的良好场所?(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生存的“大本营”?)


    正确答案: (1)土壤是微生物栖息的良好场所:屏障作用:避免阳光,紫外线直射。土壤结构:结构疏松团粒结构,适宜水分,通气性,厌氧环境。①营养条件: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能源。②土壤温度:0-30℃
    ③酸碱度:pH5-84④渗透压:3.03×105-6.06×105Pa
    (2)土壤中微生物分布:土壤微生物是其他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来源。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受土壤类型、深度和季节的影响。

  • 第4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正确答案: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良好环境,土壤有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之称号,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岩石中含有铁、钾、镁等多种矿质元素,一般都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耕地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有机残体和有机肥料是绝大多数微生物良好的营养和能量来源。有大小不同的孔隙,小孔隙的毛细管作用强,经常充满水分,大孔隙中常为土壤空气。此外,土壤的pH值多在4~8.5之间,而且土壤的保温性和缓冲性都比较好。

  • 第5题:

    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


    正确答案: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可以从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两方面进行分析。能够例举:面包、奶酪、啤酒、抗生素、疫苗、维生素及酶等重要产品的生产;微生物使得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循环,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过去瘟疫的流行,现在一些病原体正在全球蔓延,许多已被征服的传染病也有“卷土重来”之势;食品的腐败等等具体事例说明。

  • 第6题:

    为什么说微生物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正确答案: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与之相接触,它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微生物千姿百态,有弊也有利,有害之处:它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流感病毒。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致命性的危害,但对人类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先进而重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当有致病性微生物入侵的时候,人体往往还得靠这些共生菌一起将它们驱除。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有一部分也意味着维持人体和共生菌之间的微妙平衡,而达到一种互利的关系。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在我们的周围和机体内都有其他生命体与我们共存。

  • 第7题:

    为什么说许可证制度是污染控制法的支柱性制度?


    正确答案: 这是由许可证制度的优点及其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
    (1)便于把影响环境的各种开发,建设,排污活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轨道,把各种影响环境和排污活动严格限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使国家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与资源管理。
    (2)便于主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管理办法,规定具体的限制条件和特殊要求。
    (3)便于主管机关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制止不当规划,开发及各种损害环境的活动,及时发现违法者,从而加强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的行使,促使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4)促进企业加强环境与资源管理,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改造,采取无污染,少污染工艺。
    (5)便于群众参与环境与资源管理,特别是对损害环境活动的监督。

  • 第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栖息地?

    正确答案: 在自然界,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适宜环境:
    (1)土壤中的动植物遗体是异养型微生物最好的碳、氮能源
    (2)土壤矿质成分中,可为微生物提供S、P、Fe、Mg、Ca、B、Mo、Zn、Mn等无机元素
    (3)土壤的酸碱度大多接近中性
    (4)土壤的渗透压与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相近
    (5)土壤的含气量(7~8%)可保证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6)土壤表面温度虽然变化较大,但表层以内温度稳定,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天然培养基?土壤中有哪些微生物?

    正确答案: 因为土壤具有微生物所必需的营养和微生物生长繁殖及生命活动所需要额各种条件,所以说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天然培养基。
    土壤中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当代新材料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柱?

    正确答案: 1)发展方向:
    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新材料的开发(具有自我感知能力和调节反馈能力);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的材料;能再生的材料(可回收利用,可循环产生以补充消耗);节约能源的材料(制造时耗能少);长寿命的材料;
    2)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油污平的各种物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而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
    现代高新技术是指对一国经济和国防有重大意义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
    新材料是能源工业、信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也是其它新技术的直接载体和根本动力。新材料的发展将促进包括新材料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还将带动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新材料成为其他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撑和先导,其研究水平和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诸多高新技术产品都是与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罗马法是民法法系的主要支柱?

    正确答案: 罗马法之所以对民法法系有重要影响,成为它的主要支柱,是有三个原因的。一个原因正如恩格斯所说,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另一个原因在于古罗马疆域非常辽阔,西欧、东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在古罗马的版图之中,罗马法是拥有世界霸权的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因此罗马法必然能对欧洲大陆各国的法产生重要影响。第三个原因是罗马法复兴运动发端和发展于欧洲大陆国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微生物杀虫剂和微生物肥料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但又为什么一直很难推广应用?

    正确答案: 微生物杀虫剂和微生物肥料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其原因可从化学杀虫剂、化肥的劣势,例如: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害虫抗药性大增,人、畜常中毒伤亡等方面;相比之下,微生物杀虫剂和微生物肥料在这些方面的优势;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持续发展已为国际共识,这3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但又为什么一直很难推广应用,其原因可从与化学杀虫剂、化肥的优势相比,微生物杀虫剂和微生物肥料的劣势,加之新观念、新产品的推广等困难和问题等方面,进行叙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什么说微生物杀虫剂和微生物肥料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但又为什么一直很难推广应用?


    正确答案: 微生物杀虫剂和微生物肥料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其原因可从化学杀虫剂、化肥的劣势,例如: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害虫抗药性大增,人、畜常中毒伤亡等方面;相比之下,微生物杀虫剂和微生物肥料在这些方面的优势;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持续发展已为国际共识,这3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但又为什么一直很难推广应用,其原因可从与化学杀虫剂、化肥的优势相比,微生物杀虫剂和微生物肥料的劣势,加之新观念、新产品的推广等困难和问题等方面,进行叙述。

  • 第14题:

    为什么说畜舍空气中的微生物比外界多?


    正确答案: 舍外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与人和家畜的密度、植物的数量、土壤和地面的铺装情况、气温与气湿、日照与气流等因素有关。
    空气中的微生物大部分为非致病的腐生微生物和少量的病原微生物,加之空气比较干燥,缺乏营养物质,阳光中紫外线具有杀菌能力,因此,空气本身对微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
    而在舍内空气中,特别是通风不良、家畜密度过大的畜舍,有较多的微生物存在。微生物的种类和舍外也不相同,病原菌也比较多,这是因为舍内有适宜的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营养条件微生物的来源比较广泛,如家畜每天排出的大量粪尿、病畜咳嗽、脱落的羽毛、撒落的饲料及垫料上存在的微生物。由于这些微生物必须依靠灰尘作为载体,所以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同微粒的多少有着直接关系,一切能使空气中微粒增多的因素,都有可能使微生物的数量随之增多。

  • 第15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栖息地?


    正确答案: 在自然界,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适宜环境:
    (1)土壤中的动植物遗体是异养型微生物最好的碳、氮能源
    (2)土壤矿质成分中,可为微生物提供S、P、Fe、Mg、Ca、B、Mo、Zn、Mn等无机元素
    (3)土壤的酸碱度大多接近中性
    (4)土壤的渗透压与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相近
    (5)土壤的含气量(7~8%)可保证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6)土壤表面温度虽然变化较大,但表层以内温度稳定,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

  • 第16题:

    为什么说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真正奠基人之一?


    正确答案: 巴斯德否定了起源的“自然发生说”,认为只有活的微生物才是传染病(蚕病、牛羊炭疽病、鸡霍乱和人的狂犬病)的起因,建立了消毒灭菌等一系列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第17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正确答案: 土壤中具有微生物生长需要的适宜条件;营养物质、水分和空气;酸碱度、温度和渗透压。

  • 第18题:

    为什么说蕈菌也是真核微生物?


    正确答案:从进化历史,细胞结构,早期发育特点,各种生物学特性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来考察,都可以证明它们与其他典型的微生物——显微真菌却完全一致。事实上,若将其大型子实体理解为一般真菌菌落在陆生条件下的特化与高度发展形式,蕈菌就与其他真菌无异了。

  • 第1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基因工程技术是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

    正确答案: 这是因为:(1)1967 年发现了连接酶;
    (2)大肠杆菌的转化技术是 1970年获得突破;
    (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分离始于1970年;
    (4)Berg在1972年构建了第一个重组的DNA分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许可证制度是污染控制法的支柱性制度?

    正确答案: 这是由许可证制度的优点及其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
    (1)便于把影响环境的各种开发,建设,排污活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轨道,把各种影响环境和排污活动严格限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使国家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与资源管理。
    (2)便于主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管理办法,规定具体的限制条件和特殊要求。
    (3)便于主管机关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制止不当规划,开发及各种损害环境的活动,及时发现违法者,从而加强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的行使,促使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4)促进企业加强环境与资源管理,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改造,采取无污染,少污染工艺。
    (5)便于群众参与环境与资源管理,特别是对损害环境活动的监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基因工程体系指利用基因工程的遗传操作获得的有机体,包括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植物,但不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栖息的良好场所?(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生存的“大本营”?)

    正确答案: (1)土壤是微生物栖息的良好场所:屏障作用:避免阳光,紫外线直射。土壤结构:结构疏松团粒结构,适宜水分,通气性,厌氧环境。①营养条件: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能源。②土壤温度:0-30℃
    ③酸碱度:pH5-84④渗透压:3.03×105-6.06×105Pa
    (2)土壤中微生物分布:土壤微生物是其他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来源。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受土壤类型、深度和季节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微生物是基因工程的支柱?

    正确答案: 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四要素中,除基因供体原则上可以是任何生物的任何基因外,其余三部分均以微生物为主,即:基因载体:都是微生物或其某组分,如细菌的质粒,病毒粒子或噬菌体;工具酶:几乎都来自微生物;基因受体:现阶段多数选择几种具有遗传背景清楚、生长繁殖快、易培养、无毒性等优良特性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酿酒酵母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