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水稻施肥技术”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稻田在水耙后,作迎嫁肥,把肥料施于地表水面上。

    • A、表层施肥法
    • B、中层施肥法
    • C、深层施肥法
    • D、全层施肥法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简述推荐施肥技术、施肥量的确定和施肥方法。


    正确答案: 分为土壤测试和植物营养诊断两个相互关联又有特色的技术系统。前者为土壤分析测试为主,后者以植株分析诊断为主,进行推荐施肥。
    施肥量的确定:最可靠的方法有进行田间试验,结合测土和作物诊断综合决策。我国应用较多的是目标产量施肥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应用系统工程确定最佳施肥模型,
    施肥方法:根据作物的整个生育期肥料的施用可分基肥的施用(作物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称为基肥,主要有有机肥,如堆肥,绿肥等),种肥的施用(作物播种或移栽时施于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称为种肥),追肥的施用(作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包括根外追肥和根内追肥)。还可以分冲施,埋施,撒施,根外追肥,根内追肥。

  • 第3题:

    水稻施肥一次性施肥模式


    正确答案: 采用高氮型复合肥,每亩施用35-40公斤,可翻地与旋耕时分次施肥或一次性全部施入土壤,水稻移栽后,为了缓苗,建议追施尿素或硫铵7-10公斤/亩。

  • 第4题:

    水稻施肥基肥+追肥模式


    正确答案: 一般建议基肥使用复合肥25-30公斤/亩,移栽后7-10天,追施尿素或硫铵7-10公斤/亩,分蘖期追施尿素或高氮型复合肥10-15公斤/亩;若采用混配方式施肥,一般建议二铵15-20公斤/亩与钾肥3-5公斤/亩,充分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肥,追施尿素或硫铵7-10公斤/亩,分蘖期追施尿素或高氮型复合肥10-15公斤/亩。

  • 第5题:

    水稻配方施肥技术。


    正确答案: N:P2O5:K2O为1:0.5:0.5比较经济合理,应增加硅和锌肥的用量。
    各种作物施肥的具体用量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和作物吸收养分量等因素灵活确定。

  • 第6题:

    杂交水稻的粒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

    • A、25%-35%
    • B、15%-20%
    • C、25%-30%
    • D、35%-40%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怎样计算水稻盛孽叶位?N叶施肥,肥效反映在哪片叶上?


    正确答案: 总叶片数除2,N+2。

  • 第8题:

    水稻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正确答案: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以确保一定穗数,当分蘖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晒田控制稻株对氮素的吸收,从而控制无效分蘖,避免田间过早封行,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壮秆大穗,晒田复水后,酌情施用穗肥和粒肥,达到多穗多粒的目的。

  • 第9题:

    简述水稻生产上常用的三种施肥法。


    正确答案: (1)”前促”施肥法,其特点是将肥料全部施于水稻生长前期,多采用重施基肥,早施攻蘖肥的方式。一般基肥占70-80%,.以增穗作为栽培的主攻目标时多采用此种施肥法;
    (2)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这种施肥法对品种生育期长和施肥水平高的地方,特别是分蘖穗占比重大的杂交稻,多采用此种方法。基、蘖肥占80-90%;
    (3)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其特点是减少前期的施肥量,在此基础上,中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用粒肥。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群体的成穗率和塑造高光效的质量群体。一般基、蘖肥占总肥量的]50-60%,穗、粒肥占40-50%。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推荐施肥技术、施肥量的确定和施肥方法。

    正确答案: 分为土壤测试和植物营养诊断两个相互关联又有特色的技术系统。前者为土壤分析测试为主,后者以植株分析诊断为主,进行推荐施肥。
    施肥量的确定:最可靠的方法有进行田间试验,结合测土和作物诊断综合决策。我国应用较多的是目标产量施肥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应用系统工程确定最佳施肥模型,
    施肥方法:根据作物的整个生育期肥料的施用可分基肥的施用(作物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称为基肥,主要有有机肥,如堆肥,绿肥等),种肥的施用(作物播种或移栽时施于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称为种肥),追肥的施用(作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包括根外追肥和根内追肥)。还可以分冲施,埋施,撒施,根外追肥,根内追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水稻施肥一次性施肥模式

    正确答案: 采用高氮型复合肥,每亩施用35-40公斤,可翻地与旋耕时分次施肥或一次性全部施入土壤,水稻移栽后,为了缓苗,建议追施尿素或硫铵7-10公斤/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水稻如何合理施肥?

    正确答案: 一般每生产稻谷和稻草各500公斤,需吸收纯氮6.7~15.8公斤;纯磷3.9~8.1公斤;纯钾9.6~26.7公斤。水稻是需氮素较多的肥料,对氮的吸收是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的,分蘖盛期达到需肥高峰期,为促进早生快发,提高有效分蘖力,应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水稻追肥的原则是少吃多餐,即追施分蘖肥和穗粒肥,分蘖肥的追施时间是在插秧后7—10天,每公顷追施硫酸铵230公斤左右,抽穗前进入8—10叶期,幼穗开始分化,开始追施穗肥,穗肥可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倒3叶刚刚露尖时,施穗肥总量的60%左右,促进穗、枝梗、一次颖花数分化,增加一次枝梗数,争取大穗;第二次在剑叶露尖时施用其余穗肥;后期还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成熟度和千粒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水稻施肥时期、施肥比例、施肥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施肥比例
    常规施肥N:P:K=2:1:1.2;高产地号施肥N:P:K=2:1:1.5~1.8。
    (2)肥料种类
    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三大肥为主,严禁使用复合肥、复混肥等,生物肥和调节剂按照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意见使用。
    (3)施肥时期和方法
    ①基肥氮肥总量的40%,磷肥100%,钾肥50~60%,硅肥10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层施入或和搅浆整地同时用施肥器施入,随整地耙入土中8~10厘米,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集诱发水绵发生。
    ②蘖肥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层施入,余20%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即6月5日前第一次蘖肥施完,6月10日第二次蘖肥施完,最晚不超过6月12日。
    ③调解肥(接力肥)氮肥总量10%,水稻倒4叶前后,11叶品种8叶前后,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哪黄施哪。如不使用调节肥时,则将10%调节肥用于基肥,即基肥由40%调整为50%。
    ④穗肥高产栽培的地块在水稻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氮肥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40-50%,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褪淡、底叶有枯萎、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拔节黄褪淡施肥,有病先防病后施肥,底叶枯黄、干尖先壮根后施肥,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
    ⑤叶面追肥秧田在秧苗生长期间分别在1.5叶期、插秧期(插前三带)追肥。本田结合防病叶面追肥2~3次,前期以氨基酸类含氮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 第14题:

    水稻如何合理施肥?


    正确答案: 一般每生产稻谷和稻草各500公斤,需吸收纯氮6.7~15.8公斤;纯磷3.9~8.1公斤;纯钾9.6~26.7公斤。水稻是需氮素较多的肥料,对氮的吸收是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的,分蘖盛期达到需肥高峰期,为促进早生快发,提高有效分蘖力,应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水稻追肥的原则是少吃多餐,即追施分蘖肥和穗粒肥,分蘖肥的追施时间是在插秧后7—10天,每公顷追施硫酸铵230公斤左右,抽穗前进入8—10叶期,幼穗开始分化,开始追施穗肥,穗肥可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倒3叶刚刚露尖时,施穗肥总量的60%左右,促进穗、枝梗、一次颖花数分化,增加一次枝梗数,争取大穗;第二次在剑叶露尖时施用其余穗肥;后期还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成熟度和千粒重。

  • 第15题:

    人参施肥技术-施肥建议(据试验结果)


    正确答案: (1)1年生西洋参:结合做床撒施,施用复合肥50-65公斤/亩。
    (2)3年生西洋参:采用沟施的方法追施,施用复合肥85-100公斤/亩。
    (3)六年生人参:采用撒施或沟施的方法,施用复合肥100-120公斤/亩。

  • 第16题:

    密植植物(如小麦、水稻等)的追肥,多采用环状沟施肥方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肥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马铃薯的各个生育时期,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从发芽到幼苗期,由于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所以吸收养分较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块茎形成期到块茎膨大期,由于茎叶大量生长和块茎的迅速形成和膨大,所以吸收养分最多,约占全生育期所需物质的50%以上。淀粉积累期吸收养分减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各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情况是苗期需氮较多,中期需钾较多,整个生长期需磷较少。马铃薯施肥技术应遵循以施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适当追肥的原则。

  • 第18题:

    高产水稻栽培在肥料运筹上,按基肥、追肥的比重及其追肥时期、数量配置上,水稻施肥法一般可分为哪四种?每种施肥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底肥“一道清”施肥法即将全部肥料于整田时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的全层施肥法。适用于粘土、重壤土等保肥力强的稻田。
    2.“前促”施肥法在施足底肥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使稻田在水稻生长前期有丰富的速效养分,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确保增蘖增穗。尤其是基本苗较少的情况下更为重要。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其余肥料在返青后全部施用。此施肥法多用于栽培生育期短的品种,施肥水平不高或前期温度较低,肥效发挥慢的稻田。
    3.“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这种施肥法仍注重肥料的早期施用。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在施足底肥基础上,前期早攻分蘖肥,促进分蘖确保多穗,中期晒田控氮,抑制无效分蘖,争取壮杆大穗,后期酌情施穗肥,以达多穗多粒增加粒重的目的。这种施肥法,在生产上应用广泛,尤其在南方一季中稻区,适用于施肥水平较高,生育期较长,分蘖穗比重大的杂交稻。
    4.“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在栽足基本苗的前提下,
    减少前期施肥量,使水稻稳健生长,主要依靠栽培的基本苗成穗,本田期不要求过多分蘖。中期重施穗肥,促进穗大粒多,后期适当补施粒肥,增加结实率和粒重。适用于生长期较长的品种和肥料不足,土壤保肥力较差田块。以上几种方法各有其适应条件,不能一概而论。但从水稻的生育特点与对肥料的吸收规律,前期集中施肥与分段施肥,则以分段施肥更有利于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发展,获得较理想的产量。

  • 第19题:

    水稻培育壮秧的关键技术是合理施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水稻施肥方案-基肥+追肥模式


    正确答案: 一般建议基肥使用复合肥18-15-15mop或15-15-15mop25-30公斤/亩,移栽后7-10天,追施尿素或硫铵7-10公斤/亩,分蘖期追施尿素或高氮型复合肥10-15公斤/亩;若采用混配方式施肥,一般建议二铵15-20公斤/亩与钾肥3-5公斤/亩,充分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肥,追施尿素或硫铵7-10公斤/亩,分蘖期追施尿素或高氮型复合肥10-15公斤/亩。

  • 第21题:

    按施肥(主要是氮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作用,以及施肥量在水稻一生中的分配,简述水稻生产上常用的三种施肥法。


    正确答案:(1)”前促”施肥法,其特点是将肥料全部施于水稻生长前期,多采用重施基肥,早施攻蘖肥的方式。一般基肥占70~80%,.以增穗作为栽培的主攻目标时多采用此种施肥法。
    (2)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这种施肥法对品种生育期长和施肥水平高的地方,特别是分蘖穗占比重大的杂交稻,多采用此种方法。基、蘖肥占80~90%。
    (3)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其特点是减少前期的施肥量,在此基础上,中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用粒肥。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群体的成穗率和塑造高光效的质量群体。一般基、蘖肥占总肥量的50~60%,穗、粒肥占40~50%。

  • 第22题:

    问答题
    水稻施肥技术

    正确答案: 黑龙江省水稻施肥主要采取基肥+追肥的模式,这几年部分地区出现水稻一次性施肥的推广,比例比较小,如佳木斯的桦川县、哈尔滨的五常市及及绥化地区的庆安县。撒可富水稻一次性肥料尚在研发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河南省水稻施肥方案

    正确答案: 基肥撒可富水稻肥每亩25-35公斤,插秧后5-7天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或碳铵40-50公斤/亩,根据生长情况,拔节期可追施尿素10-15公斤。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