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何谓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它们在实践上有什么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群落交错区及其生态意义。


    正确答案: 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具有相邻群落的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群落交错区种的数量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也即边缘效应。
    生态意义:目前,人类活动正在大范围地改变着自然环境,形成许多交错带,如城市的民展,工矿的建设,土地的开发等。这些新的交错带,可以控制不同系统之间能量、物质与信息的流通。对生态系统交错区生物多样性、能流、物流及信息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生态交错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污染物的反应及敏感性,也有助于对变化的环境中怎样对生态交错带加以管理。

  • 第2题:

    何谓细菌杀虫剂?目前在实践上广泛应用有哪两种?


    正确答案: 利用从昆虫病原菌分离到的细菌菌种和变种而进行大规模培养而研制成杀死昆虫的制剂。目前已分离到的昆虫病原菌的菌种和变种约有100种,芽胞杆菌属的苏云金杆菌和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细菌杀虫剂。

  • 第3题:

    群落的结构包括()

    • A、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 B、群落的时间结构
    • C、环境梯度与群落分布
    • D、群落的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受边缘效应的影响,群落间过渡地带的生物种类比群落中少。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群落交错区


    正确答案: 当两个或多个不同群落相邻存在时,群落之间可能有一个过渡带,这个过渡带通常称为群落交错区。

  • 第6题:

    群落交错区有哪些主要特征;群落交错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特征:
    (1)是物种竞争的紧张地带:具有边缘效应。
    (2)能量和物质流动较大地带:具有渗透界面作用。
    (3)具有脆弱性。
    意义:
    (1)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增加边缘长度和交错区面积,提高野生动物的产量。
    (2)人类活动而形成的交错区有的有利,有的是不利。

  • 第7题:

    简述群落交错区的概念、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


    正确答案: 群落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称做边缘效应。

  • 第8题:

    单选题
    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A

    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B

    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C

    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

    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群落交错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不会在群落交错区出现。 

    B

    通常情况下,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的密度往往比相邻的群落小。 

    C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如森林边缘交错区。 

    D

    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的地带,其中种群比相邻的群落中竞争紧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何谓P50?设立P50意义?它们在缺氧时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值称为P50。正常值:3.47~3.6kPa(26~27mmHg)。设立P50意义是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之间关系曲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特征,即氧分压在1.3~8.0kPa(10~60mmHg)时曲线坡度陡直,而氧分压9.3~13.3kPa(70~100mmHg)时坡度较平坦。由于氧离曲线受诸多因素影响,如pH降低,红细胞内2,3-DPG增加等因素可使氧离曲线右移,反之,氧离曲线则左移。氧离曲线无论左移或右移,总是陡直部分,比平坦部分偏移更多,而P50恰巧位于曲线陡直部分,故测量P50最能代表Hb与O2亲和力大小。大多数缺氧时(除CO中毒、Hb与O2亲和力增强的某些血液性缺氧)由于酵解增强,红细胞内2,3-DPG增多、酸中毒,使氧离曲线右移,即P50值升高,(达到50%氧饱和度时需更大PO2,正常时为3.47~3.6kPa)P50值升高,它意味着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降低,易于将结合的氧释出供组织利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正确答案: 群落交错区是指两个或多个群落间的过渡区域,往往同时具有相邻两个群落某些特征。
    边缘效应是指在过度带内物种数和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称边缘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梳理机混合作用和均匀作用的意义?何谓工作辊分配系数?何谓工作辊回转系数?它们的大小表明什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 梳理机混合作用表现为输出产品同喂入原料相比,在其成分和色泽上更为均匀一致;而均匀作用表现为输出产品的片段重量比喂入时更均匀一致。每平方米锡林针面转移给工作辊上的纤维量与每平方米锡林针面参与分梳作用的纤维量的比值,称工作辊分配系数。工作辊分配系数大,纤维接受锡林梳理机会多且混合效果好。工作辊的回转系数M:从锡林上的纤维分配到工作辊上,到又返回到锡林表面的时间内,锡林所转过的转数。M大意味着锡林的转速大,梳理作用增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正确答案: 群落交错区是指两个或多个群落间的过渡区域,往往同时具有相邻两个群落某些特征。
    边缘效应是指在过度带内物种数和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称边缘效应。

  • 第14题:

    不同群落之间的过渡带,被称为(),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


    正确答案:群落交错区

  • 第15题:

    何谓微观量?何谓宏观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正确答案: 用来描述个别微观粒子特征的物理量称为微观量.如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等)的大小、质量、速度、能量等.
    描述大量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的集体的物理量叫宏观量,如实验中观测得到的气体体积、压强、温度、热容量等都是宏观量.
    气体宏观量是微观量统计平均的结果.

  • 第16题:

    森林群落交错区


    正确答案: 当两个不同森林群落相邻存在时,群落之间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是相邻生物群落的生态张力地区,通称为森林群落交错地区。

  • 第17题:

    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 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 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 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群落交错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它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通常是非线性现象显示区和突变发生区,也是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的阻抗能力较低,界面区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性很小;环境的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因而造成环境恢复的困难。

  • 第19题:

    什么是群落镶嵌性、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正确答案: 群落中片层在二维空间上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表上表现为斑块相间排列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镶嵌性,具有这种特征的植物群落叫做镶嵌群落。每一个斑块就是一个小群落,它们彼此组合,形成了群落镶嵌性。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我们把群落交错区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群落的交错区。

    正确答案: 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群落的结构包括()
    A

    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B

    群落的时间结构

    C

    环境梯度与群落分布

    D

    群落的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群落交错区有哪些主要特征;群落交错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特征:
    (1)是物种竞争的紧张地带:具有边缘效应。
    (2)能量和物质流动较大地带:具有渗透界面作用。
    (3)具有脆弱性。
    意义:
    (1)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增加边缘长度和交错区面积,提高野生动物的产量。
    (2)人类活动而形成的交错区有的有利,有的是不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群落镶嵌性、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正确答案: 群落中片层在二维空间上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表上表现为斑块相间排列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镶嵌性,具有这种特征的植物群落叫做镶嵌群落。每一个斑块就是一个小群落,它们彼此组合,形成了群落镶嵌性。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我们把群落交错区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