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农业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更多“简述农业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可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


  • 第2题:

    简述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正确答案: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族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
    (2)增加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的绿色覆盖,减少土地裸露;
    (3)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4)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生产技术;
    (5)消除农业自身污染。

  • 第3题:

    简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正确答案: 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族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
    ②增加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的绿色覆盖,减少土地裸露。
    ③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④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生产技术。
    ⑤消除农业自身污染。

  • 第4题:

    分析评价开发区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

    • A、生境
    • B、生态环境功能
    • C、生态景观
    • D、生物多样性

    正确答案:B,C,D

  • 第5题:

    关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建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稀有、濒危、珍贵生物资源及其原生地实行重点保护
    • B、农产品采收后的秸秆及其他剩余物质应当综合利用,妥善处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C、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治理,防治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 D、排放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简述城市热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加重城市空气污染
    2、夏季,热岛效应可加强城市气温酷热程度
    3、影响取暖季节的能耗
    4、影响城市积雪
    5、影响无霜期和物候期

  • 第7题: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的风险,主要涉及()和()。


    正确答案:环境安全;食品安全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改变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现状的重要方法。

    正确答案: 要改变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现状,减少化肥施用量是重要的方法。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以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可以生产生物有机肥和有机复合肥。它可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从而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并培肥土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土壤生态环境对微生物肥料有影响吗?

    正确答案: 微生物肥料是一类农用活菌制剂,有益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消耗能量和养料。当土壤生态环境(水分、温度、氧气、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适宜于微生物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生活时,其效果尤为显著。因此从生产到使用都要注意给产品中微生物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条件,提高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采用生物方法改良生态环境。

    正确答案: 光合细菌可以净化水质,促进水产动物生长与预防,注意投喂光合细菌前后禁用抗生素药物。
    水产动物与植物多种类混养,充分利用人工饲料、天然饵料、溶解盐类,互利互生,利于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效益。
    根据生态学原理,采取成鱼塘和苗种塘轮流使用的办法,取得明显的防病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生物入侵的生态环境危害。

    正确答案: (1)入侵物种形成大面积的优势种群影响本地物质的生存
    (2)压迫、排斥本地物种、造成物种单一化,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3)与本地物种争夺食物或直接取食本地物种
    (4)破坏景观的完整性和自然性
    (5)影响遗传多样性
    (6)危害农林业和经济的发展
    (7)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农业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 农业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巴西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正确答案:热带雨林气候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林业,热带草原气候区,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主要发展谷物种植业。

  • 第14题:

    土壤生态环境对微生物肥料有影响吗?


    正确答案: 微生物肥料是一类农用活菌制剂,有益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消耗能量和养料。当土壤生态环境(水分、温度、氧气、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适宜于微生物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生活时,其效果尤为显著。因此从生产到使用都要注意给产品中微生物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条件,提高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性。

  • 第15题:

    简述采用生物方法改良生态环境。


    正确答案: 光合细菌可以净化水质,促进水产动物生长与预防,注意投喂光合细菌前后禁用抗生素药物。
    水产动物与植物多种类混养,充分利用人工饲料、天然饵料、溶解盐类,互利互生,利于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效益。
    根据生态学原理,采取成鱼塘和苗种塘轮流使用的办法,取得明显的防病效果。

  • 第16题: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所称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 A、居住环境;
    • B、生活环境;
    • C、生态环境;
    • D、水源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暴雨洪水灾害的影响有()

    • A、对农业、交通运输的影响
    • B、对水利设施、城市和工业社会的破坏影响
    • C、洪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D、暴雨引起滑坡、泥石流灾害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土壤流失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影响:(1)土壤薄层化;(2)土壤质量下降;(3)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防治:(1)树立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全民意识;(2)植物措施;(3)土壤保持耕作法;(4)先保护后利用。

  • 第19题:

    问答题
    分析农业活动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

    正确答案: (1)滥砍滥伐、毁林开荒导致森林破坏严重,森林面积大幅减少。造林方式以及人工林品种的单一化导致森林病虫害防治艰难。不利于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2)毁草开荒、超载放牧、连年割草、滥采药材导致耕地沙化,草地退化。不利于草原的生物多样性。
    (3)不合理的利用土地、湿地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减少,使许多野生植物资源直接受到破坏,另一方面缩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促使它们数量减少有些趋于灭绝。
    (4)滥捕滥杀、过度捕猎等不合理的农业开发使得中国生物多样性遭受重创。
    (5)农业水利设施的修建,比如灌渠、大坝等对生物多样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土壤流失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影响:(1)土壤薄层化;(2)土壤质量下降;(3)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防治:(1)树立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全民意识;(2)植物措施;(3)土壤保持耕作法;(4)先保护后利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发展观光农业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义。

    正确答案: ①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场自然、文化资源
    ②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使农业走向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暴雨洪水灾害的影响有()
    A

    对农业、交通运输的影响

    B

    对水利设施、城市和工业社会的破坏影响

    C

    洪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D

    暴雨引起滑坡、泥石流灾害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正确答案: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族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
    (2)增加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的绿色覆盖,减少土地裸露;
    (3)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4)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生产技术;
    (5)消除农业自身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