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生态学的基本规律。


    正确答案: (1)“物物相关律”。即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务,必然会对其他事务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相生相克律。即在生物系统中,每一生物都占据一定地位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
    (3)能流物复律。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的流动,物质在不停的循环。
    (4)负载定额律。即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包括一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收消化污染的能力、忍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能力。
    (5)协调稳定律。即只有在结构和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
    (6)时空有宜律。即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

  • 第2题:

    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1、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方向发展
    2、研究手段的更新
    3、研究范围的扩展
    4、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

  • 第3题:

    生态学的定义


    正确答案: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温度、可利用水、风速、土壤等);生物环境(其它生物对于有机体施加的任何影响,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合作)。

  • 第4题:

    杂草生态学的定义及根据生态学对杂草的分类


    正确答案: 杂草生态学:研究杂草与其环境之间的一门科学。分为:
    (一)耕地杂草它包括农田杂草和果茶桑园杂草。
    ⒈农田杂草①水田杂草:包括水稻及水生蔬菜作物田杂草,如莎草、稗草、鸭舌草等;②秋熟旱作物田杂草,包括棉花、玉米、大豆、甘薯、高粱、花生和夏季蔬菜等作物田杂草,如铁苋菜等;③夏熟作物田杂草,包括麦类、油菜以及春季作物田杂草,如看麦娘,猪殃殃,牛繁缕等。
    ⒉果桑茶园杂草:以多年生杂草为主,如狗牙根、白茅、葎草等。
    (二)非耕地杂草
    (三)水生植物
    (四)草地杂草
    (五)林地杂草
    (六)环境杂草

  • 第5题:

    简述工业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内涵。


    正确答案: 工业生态学的定义:是人类在经济、文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有目的、合理地去探索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要求不是孤立而是协调地看待产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一种试图对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从天然材料、加工材料、零部件、产品、废旧产品到产品最终处置———加以优化的系统方法。需要优化的要素包括物质、能量和资本。
    其内涵:认为工业(industry)的外延涵盖了人类的各种活动,扩展到人类生存和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各种影响,包括社会对资源的利用,成为循环经济理论产生的基础

  • 第6题:

    论述生态学的几种定义,并以此说明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1)英国生态学家埃尔顿(Elton,1927)把生态学定义为"科学的自然历史"。
    (2)前苏联生态学家克什卡洛夫(1945)扩展了这个定义,认为生态学研究应该包括生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适应性,即达尔文的生存斗争学说中所指的各种适应性。
    (3)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安德列沃斯(Andrewartha,1954)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4)纳乌莫夫(1955,1963)认为生态学的定义是:动物生态学研究动物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动物生存条件对繁殖、存活、数量以及分布的影响。
    (5)加拿大学者克雷布斯(Krebs,1972)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6)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安德列沃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7)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0dum,1953,1959,1971,1983)提出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8)中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对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研究重点是自然历史;英国生态学家埃尔顿、克什卡洛夫;
    第二类:研究重点是动物种群生态学和植物群落生态学;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安德列沃斯、纳乌莫夫、加拿大学者克雷布斯;
    第三类:研究重点是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马世骏。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正确答案: 研究如何修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原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损害的一门学科,其内涵包括帮助恢复和管理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工业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内涵。

    正确答案: 工业生态学的定义:是人类在经济、文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有目的、合理地去探索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要求不是孤立而是协调地看待产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一种试图对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从天然材料、加工材料、零部件、产品、废旧产品到产品最终处置———加以优化的系统方法。需要优化的要素包括物质、能量和资本。
    其内涵:认为工业(industry)的外延涵盖了人类的各种活动,扩展到人类生存和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各种影响,包括社会对资源的利用,成为循环经济理论产生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传统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研究范畴的区别。

    正确答案: 传统生态学是研究生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而现代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因此传统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研究范畴的大小上。传统生态学的研究中心是宏观生物学,而现代生态学的研究范畴则要比传统生态学大很多,其研究范畴不仅包括传统生态学的演技内容,同时结合时代特点,还研究分子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表现为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从生态学的环境定义可知,其范围要比环境科学的环境定义广泛的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水的生态学意义。

    正确答案: 水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1)水是任何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底栖动物的定义,主要类型,其在水环境中的作用与生态学意义。

    正确答案: 底栖动物是底栖生物中动物的总称,包括腔肠动物、海绵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足动物等。底栖生物由栖息在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类生物所组成,是水生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生态类型。
    根据其生活类型,底栖动物可分为固着动物、穴居动物、攀爬动物和钻蚀动物等。
    底栖动物寿命较长,迁移能力有限,且包括敏感种和耐污种,故常称为“水下哨兵”,其种类与多样性可作为长期监测水体质量的指示生物。
    底栖生物链蚀水体生态环境健康的标志之一,底栖生物对水体内源污染控制及其重要,底栖生物链的建立能有效降低内源污染释放总量和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别是生物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自身)和环境系统(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 第14题:

    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正确答案: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无机和有机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生物圈,经典研究个体及以上层次。生态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环境非常复杂,从无机环境(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到人与人类社会,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 第15题: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正确答案: 研究如何修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原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损害的一门学科,其内涵包括帮助恢复和管理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过程。

  • 第16题:

    简述生态平衡的定义以及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 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控恢复到初始稳定状态;或者说是一定的动植物群落或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相互排斥的生物种类和非生物条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阶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和生物的生存状态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第17题:

    简述r-对策定义及r-对策种特征、k-对策定义及k-对策种的特征及生态学意义?


    正确答案: (1)r-对策种: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种群死亡率通常与密度无关,种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特征:短命的,生殖率很高,可以产生大量的后代,后代的存活率低,发育快,成体体形小;个体小,寿命短,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在裸地生境具有很强的占有能力,对后代的投资不注重质量,更多的是考虑其数量。在植物界表现为种子小,结实量大,能够远距离传播种子。
    (2)K-对策: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其死亡率大都取决于密度相关的因素,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
    特征:通常是长大寿命的,种群数量稳定,竞争能力强,个体大但生殖力弱,只能产生很少的后代,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关怀,发育速度慢,成体体形大。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生态学规律。

    正确答案: (1)相互制约与相互依赖的规律;
    (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的规律;
    (3)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
    (4)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
    (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杂草生态学的定义及根据生态学对杂草的分类

    正确答案: 杂草生态学:研究杂草与其环境之间的一门科学。分为:
    (一)耕地杂草它包括农田杂草和果茶桑园杂草。
    ⒈农田杂草①水田杂草:包括水稻及水生蔬菜作物田杂草,如莎草、稗草、鸭舌草等;②秋熟旱作物田杂草,包括棉花、玉米、大豆、甘薯、高粱、花生和夏季蔬菜等作物田杂草,如铁苋菜等;③夏熟作物田杂草,包括麦类、油菜以及春季作物田杂草,如看麦娘,猪殃殃,牛繁缕等。
    ⒉果桑茶园杂草:以多年生杂草为主,如狗牙根、白茅、葎草等。
    (二)非耕地杂草
    (三)水生植物
    (四)草地杂草
    (五)林地杂草
    (六)环境杂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r-对策定义及r-对策种特征、k-对策定义及k-对策种的特征及生态学意义?

    正确答案: (1)r-对策种: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种群死亡率通常与密度无关,种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特征:短命的,生殖率很高,可以产生大量的后代,后代的存活率低,发育快,成体体形小;个体小,寿命短,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在裸地生境具有很强的占有能力,对后代的投资不注重质量,更多的是考虑其数量。在植物界表现为种子小,结实量大,能够远距离传播种子。
    (2)K-对策: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其死亡率大都取决于密度相关的因素,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
    特征:通常是长大寿命的,种群数量稳定,竞争能力强,个体大但生殖力弱,只能产生很少的后代,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关怀,发育速度慢,成体体形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生态学的定义

    正确答案: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温度、可利用水、风速、土壤等);生物环境(其它生物对于有机体施加的任何影响,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合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论述生态学的几种定义,并以此说明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 (1)英国生态学家埃尔顿(Elton,1927)把生态学定义为"科学的自然历史"。
    (2)前苏联生态学家克什卡洛夫(1945)扩展了这个定义,认为生态学研究应该包括生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适应性,即达尔文的生存斗争学说中所指的各种适应性。
    (3)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安德列沃斯(Andrewartha,1954)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4)纳乌莫夫(1955,1963)认为生态学的定义是:动物生态学研究动物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动物生存条件对繁殖、存活、数量以及分布的影响。
    (5)加拿大学者克雷布斯(Krebs,1972)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6)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安德列沃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7)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0dum,1953,1959,1971,1983)提出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8)中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对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研究重点是自然历史;英国生态学家埃尔顿、克什卡洛夫;
    第二类:研究重点是动物种群生态学和植物群落生态学;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安德列沃斯、纳乌莫夫、加拿大学者克雷布斯;
    第三类:研究重点是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马世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生态平衡的定义以及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 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控恢复到初始稳定状态;或者说是一定的动植物群落或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相互排斥的生物种类和非生物条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阶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和生物的生存状态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