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分解过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生态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A.无机界和生产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分解者和消费者

    D.无机界、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E.无机界和分解者


    正确答案:D

  • 第2题:

    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非生物环境

  • 第3题:

    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B.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同定的太阳能
    D.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答案:C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沿食物链、食物网传递,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答案选C。

  • 第4题: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
    •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

    • A、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 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平
    • D、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及种类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成分还应包括()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 B、消费者和分解者
    • C、生产者和分解者
    •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正确答案:D

  • 第7题:

    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A、消费者和分解者
    • B、生产者和消费者
    • C、生产者和分解者
    • D、生产者和人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蓝藻和蚯蚓分别属于()

    • A、生产者、消费者
    • B、生产者、分解者
    • C、分解者、消费者
    • D、消费者、分解者

    正确答案:B

  • 第9题: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包括()和次级生产两个过程。


    正确答案:初级生产

  • 第10题:

    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表现为生态系统()

    • A、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
    • B、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单选题
    生态系统中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并不取决于()
    A

    分解者生物

    B

    生产效率

    C

    资源质量

    D

    理化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生态系统的三大生物功能群是:生产者、____________和分解者。


    正确答案:
    消费者

  • 第14题:

    简述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正确答案:

    (一)陆地生态系统:
    1.光:
    光强升高,光合速率直线上升,达到光饱和点;光照时间长,提高产量.
    2.光合途径:
    光合作用途径不同,直接影响到初级生产力的高低.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固定CO2的途径有三种.
    ①C3-戊糖磷酸化途径.由于该途径的最初羧化阶段,形成的3-磷酸甘油分子只有三个碳原子,因此,这个过程称为C3途径,而以C3途径同化CO2的植物,称为C3植物.如小麦,大麦,水稻,棉花,大豆等,许多生存在温凉或湿润环境中的植物均属此类型.由于此类植物有较高的光呼吸率,因而CO2的固定量较低,光合效率低.
    ②C4二羧酸途径:
    这一途径在固定CO2时最初形成4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故称为C4途径,以这一途径固定CO2的植物称为C4植物.C4植物的光合强度能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一般C3植物随光强达20-50klx时,光合强度便不会增加了.因此,C4植物又称为高光效植物.
    ③景天酸代谢途径(CAM):
    在荒漠日照强烈和干旱条件下生长的许多肉质植物属于这种代谢途径类型.白天由于蒸腾作用强烈,需要防止水分大量消耗.它们的气孔可以完全关闭.夜间才开放气孔吸收CO2,先将它固定于四碳双羧酸中,白天在阳光下,再从四碳二羧酸中释放出来,供光合碳循环同化.
    3.水
    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显著抑制光合速率.
    4.温度:
    温度升高,总光合速率升高,但超过最适温度则又转为下降;而呼吸速率随温度上升而呈指数上升;结果使净生产量与温度呈峰型曲线.
    5.营养元素
    6.二氧化碳


    (二)水域生态系统
    1.光:
    P=R/k*C*3.7
    P: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
    R:相对光合率
    K:光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的衰变系数
    C:水中的叶绿素含量
    2.营养物质:
    海洋生产力偏低,由于缺乏营养物质.肥沃土壤可含0.5%的氮,1m2土壤表面生长50千克植物(干重);富饶的海水含氮0.00005%,1m2海水只维持不足5克浮游植物.


  • 第15题: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 B、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环境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 B、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 C、生产者和分解者
    • D、阳光、生产者和分解者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 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A、消费者和分解者
    • B、生产者和消费者
    • C、生产者和分解者
    • D、生产者和人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B、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 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简述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正确答案: (1)提供动力
    (2)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
    (3)提供蛋白质产品,改善人们的食物构成
    (4)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的机能
    (5)提高经济效益

  • 第22题: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角色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但主要是分解者。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判断题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