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彝族在中国西南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1题:
第2题:
试述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分别是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
1.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不同之处:
(1)历史时期不同,衔秦礼法之争是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过程中,近代礼法之争是在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
(2)代表利益不同,先秦礼不老祖宗争是代表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礼治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之争近代礼法之争是代表地主阶级的法治观的礼教派与代表资产阶级的法治观的法理派之间的冲突;
(3)争论的焦点为同,先秦礼法之争的集中焦点是以奴隶主贵族的传统的礼治还是以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来治理国家,其实质是儒法之争,近代礼法之争是其立法宗旨不同,即采取旧的纲常 名教还是采取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理论作为立法宗旨的问题,要不要用国家主义取代这家族主义的问题,实际上是法法之争;
(4)争论的结果不同,先秦礼法之争的结果是法治理论取得了胜利,秦国以法家理论为指导逐步强磊,统一了中国,近代礼法之争的结果是以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而告终,新刑律中不断加入了有关纳常名教条文,沈家本也被迫辞去修律大臣的职务。
2.两次礼法之争的内在联系。清末法理派是对先秦传统的礼的发展,因此,两次礼法之争中的礼是一脉相承的,两次礼法之争都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秦礼法之争导致秦王朝统一了中国,近代礼法之争导致了中华法系的瓦解。
略
第3题:
试述白银货币地位确立的过程。在中国货币史上,白银作为货币有什么特点?
第4题: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自治县。
第5题:
简要评述元朝大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6题:
怎样全面认识《诗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7题:
试述农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第8题:
第9题:
纳西族
彝族
白族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对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他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也有很多创造,
一是用新鲜活泼的内容给四言诗这种呆板僵化的形式注入新的生命;
二是发展了五言咏怀组诗,根据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命题,如《咏史》、《饮酒》、《咏贫士》、《归园田居》等,分类更加细致,在组诗的内部结构安排方面,有较前人更具匠心。陶诗不为时人所重,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地位,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崇,确立了一流大家的地位。
略
第15题:
简要描述甘州中心县委在党的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16题:
试述龚自珍散文在晚清文坛的地位及其影响。
第17题:
试述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18题:
试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