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大乘佛教“六波罗密多”是指哪六个?”相关问题
  • 第1题: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最大分别在于()

    • A、大乘佛教流传于北方,小乘在南方
    • B、小乘是唐僧取经之前,大乘是之后
    • C、大乘讲求普渡众生,小乘重在自我解脱

    正确答案:C

  • 第2题: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是指哪六寺 ?


    正确答案: 甘丹寺,1409年宗喀巴建;哲蚌寺,416年绛央曲结修建;色拉寺,1419年释迦耶歇建;扎什伦布寺,1447年根顿珠巴建;塔尔寺,1560年仁青宗哲坚赞建;拉卜楞寺,1709年嘉木样俄昂建

  • 第3题: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大致经过()时期。

    • A、原始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小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
    • B、原始佛教时期、小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
    • C、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小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
    • D、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小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请问“乘”是指什么意思()

    • A、地域
    • B、运载工具
    • C、级别
    • D、智慧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佛教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

    • A、小乘佛教
    • B、大乘佛教
    • C、都是
    • D、都不是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佛教的南传和北传,分别形成了下面哪两个教:()

    • A、大乘教和全真教
    • B、全真教和大乘教
    • C、小乘教和大乘教
    • D、大乘教和小乘教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大致经过()时期。
    A

    原始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小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

    B

    原始佛教时期、小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

    C

    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小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

    D

    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小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佛教在世界的传播分三条路线,其中南传佛教以()为主。
    A

    大乘佛教

    B

    上座部佛教

    C

    密乘佛教

    D

    以大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公元7—12世纪在印度佛教中占统治和主导地位的是(  )。
    A

    密乘佛教

    B

    上座部佛教

    C

    大乘佛教

    D

    小乘佛教


    正确答案: C,B
    解析:
    佛教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原始佛教~公元1世纪中叶,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密乘佛教时期(7世纪~12世纪),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传人,佛教基本上被逐出了印度国境。

  • 第10题:

    填空题
    中国佛教大乘八宗,是指:()、()、()、()、()、()、()、()。

    正确答案: 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三论宗,密宗,律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古印度佛教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其中公元1世纪中叶至7世纪是(  )。
    A

    原始佛教时期

    B

    大乘佛教时期

    C

    部派佛教时期

    D

    密乘佛教时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佛教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原始佛教~公元1世纪中叶,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密乘佛教时期(7世纪~12世纪),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佛教基本上被逐出了印度国境。

  • 第12题:

    多选题
    佛教建立后,其发展阶段包括()。
    A

    原始佛教时期

    B

    部派佛教时期

    C

    小乘佛教时期

    D

    大乘佛教时期

    E

    密乘佛教时期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行业结构分析——六力分析法是指哪六个?


    正确答案: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2)供应商的力量;
    (3)顾客的力量;
    (4)代替品的威胁;
    (5)现有企业的竞争;
    (6)互补品。

  • 第14题:

    中国佛教大乘八宗,是指:()、()、()、()、()、()、()、()。


    正确答案: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三论宗;密宗;律宗

  • 第15题:

    “六进乡村”活动是指哪六个方面?


    正确答案:科技、文化、卫生、法治、民主、爱心。

  • 第16题:

    印度第三次佛教结集并使经典“三藏”(经、律、论)最后定型的时期()

    • A、创教
    • B、部派佛教
    • C、大乘佛教
    • D、密教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般若波罗密多》是流传最广的一部佛经,“般若波罗密多”是梵语,其中意为“到彼岸”或“渡”的是()

    • A、般若
    • B、波罗
    • C、密多
    • D、般若波罗
    • E、波罗密多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多选题
    佛教在印度传播的最后一个时期是(  )时期。
    A

    原始佛教

    B

    部派佛教

    C

    大乘佛教

    D

    密乘佛教


    正确答案: C,A
    解析:
    佛教建立以后,在其发祥地印度的发展大致经过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四个发展阶段。密乘佛教时期(公元7~12世纪),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佛教基本上被逐出了印度国境。

  • 第19题:

    多选题
    公元1世纪中叶至公元7世纪,为佛教发展的(  )。
    A

    原始佛教阶段

    B

    部派佛教阶段

    C

    大乘佛教阶段

    D

    密教阶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佛教建立以后,在其发祥地印度的发展大致经过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前4世纪)、部派佛教时期(公元前4~1世纪中叶)、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密乘佛教时期(公元7~12世纪)四个发展阶段。

  • 第20题:

    多选题
    佛教在世界的传播分三条线路,其中南传佛教以(  )为主。
    A

    大乘佛教

    B

    小乘佛

    C

    密乘佛教

    D

    以大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


    正确答案: C,D
    解析:
    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南,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小乘佛教为主。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

  • 第21题:

    单选题
    《般若波罗密多》是流传最广的一部佛经,“般若波罗密多”是梵语,其中意为“到彼岸”或“渡”的是()
    A

    般若

    B

    波罗

    C

    密多

    D

    般若波罗

    E

    波罗密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在印度佛教中占有统治和主导地位的是(  )。
    A

    显宗

    B

    密教

    C

    小乘佛教

    D

    大乘佛教


    正确答案: C,B
    解析:
    密教又作真言宗、瑜伽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开元宗、秘密乘。依真言陀罗尼之法门,修五相、三密等妙行,以期即身成佛之大乘宗派。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7世纪后半,印度佛教进入全盛期,已有经有教,有轨有仪,真正密教方始开展,至12世纪末伊斯兰教的侵入之前,密宗在印度佛教中一直占统治和主导地位。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传佛教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1)佛教的发展历程
    公元1世纪前后,部派佛教中的革新派及若干守佛塔的在家佛教徒,发起了大乘佛教运动,他们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而尊称自己为“大乘”,由此产生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公元7世纪中叶,印度的婆罗门教与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诞生了一个新的宗派——印度教,随着印度教的复兴,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式,形成了密宗,密传佛教是大乘佛教的一种。
    (2)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传佛教的区别
    虽然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传佛教三者之间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两者的区别是:
    ①小乘佛教
    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佛(释迦牟尼),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教义重自我解脱。
    ②大乘佛教
    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的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教义弘扬菩萨和“菩萨行”,最终目的在于成佛救世,普度众生,建立佛国净土。
    ③密乘佛教
    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教旨传授,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和民俗信仰为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