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郑和的说法正确的有()。A、他是回族人B、他是太监C、他共六次南下西洋D、他的船队曾经到达过非洲

题目

下列有关郑和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他是回族人
  • B、他是太监
  • C、他共六次南下西洋
  • D、他的船队曾经到达过非洲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D
更多“下列有关郑和的说法正确的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体格测量调查表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BCDE
    体格测量调查表可采用纸质的,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最好采用电子式的。

  • 第2题:

    下列有关货币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BD
    从货币需求函数L=kY-hi可以看出,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方向变动,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 第3题:

    下列有关学龄前儿童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CDE
    与婴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地增长,体重增长约5.5kg(年增长约2kg),身高增长约21cm(年增长约5cm)。体重、身高增长的粗略估计公式为,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身高(cm)=年龄×7+70。

  • 第4题:

    下列有关体格测量调查表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BCDE
    体格测量调查表可采用纸质的,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最好采用电子式的。

  • 第5题:

    我国海运历史悠久,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较欧洲大航海时代早半个世纪,
    下列有关郑和七下西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
    B: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C: 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
    D: 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时间是1407年

    答案:D
    解析: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时间是1405年,于1407年返回。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D。

  • 第6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
    【解析】A项,在海轮外壳上附着铜块,铁作为负极,加速腐蚀,A项错误;B项中的反应为熵减的反应,但△H不一定大于0,B项错误;C项,加热碳酸钠溶液,水解吸热,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变大,OH一浓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C项正确;D项,浓硫酸用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平衡常数不变.D项错误。故本题选C。

  • 第7题:

    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说法错误的是?()

    • A、郑和有可能比哥伦布更早地发现美洲大陆。
    • B、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事。
    • C、郑和曾七次下西洋。
    • D、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下列有关郑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共六次下西洋
    • B、他是太监
    • C、他是回族人
    • D、他的船队曾经到达南美洲

    正确答案:B,C

  • 第9题:

    留学生赛义德来自沙特阿拉伯,他对郑和很感兴趣,以下是他对郑和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 A、郑和一生一共七次下西洋
    • B、郑和的船队最远去过美洲的东海岸
    • C、郑和是穆斯林,并曾到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朝觐
    • D、郑和是回族

    正确答案:A,C,D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和下西洋——安史之乱——赤壁之战——戊戌变法

    B

    赤壁之战——安史之乱——郑和下西洋——戊戌变法

    C

    安史之乱——戊戌变法——郑和下西洋——赤壁之战

    D

    安史之乱——赤壁之战——戊戌变法——郑和下西洋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郑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他共六次下西洋

    B

    他是太监

    C

    他是回族人

    D

    他的船队曾经到达南美洲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留学生赛义德来自沙特阿拉伯,他对郑和很感兴趣,以下是他对郑和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A

    郑和一生一共七次下西洋

    B

    郑和的船队最远去过美洲的东海岸

    C

    郑和是穆斯林,并曾到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朝觐

    D

    郑和是回族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关资源的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CD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而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 第14题:

    下列有关玉米中烟酸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E
    【考点】玉米中烟酸的特点

  • 第15题:

    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

    B.明朝大臣刘大夏曾下令焚毁相关档案

    C.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D.郑和曾七次下西洋


    参考答案:A, D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第五次下西洋即1417年5月到1419年8月,到达的地方最远.从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抵达越南南部、印度尼西亚,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印度西南海岸、波斯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往返行程近2.2万千米.

  • 第16题:

    以下有关借贷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CDE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建立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上,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 第17题:

    明成祖登基后曾派郑和出使西洋以加强同海外的联系,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说法正确的是( )。

    A.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于16世纪初
    B.郑和下西洋最远曾抵达地中海
    C.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晚
    D.郑和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

    答案:D
    解析:
    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于14世纪初,郑和下西洋最远没有到达地中海,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
    ,D项正确。故本题选择D。

  • 第18题:

    2015年11月,在马六甲访问的李克强总理专门前往郑和文化馆进行参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六甲古称“星洲”,是当时中国通往印度洋的必经之路
    B.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在马六甲驻节
    C.明成祖时,派特使进献“麒麟”的榜葛剌是今天的孟加拉
    D.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阿拉伯半岛

    答案:C
    解析:
    马六甲古称“满刺加”,A选项错误。郑和七下西洋,有五次驻节马六甲,B选项错误。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D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 第19题:

    下列与郑和有关的遗迹位于南京的是()。

    • A、三汊河宝船厂遗址
    • B、三山街净觉寺
    • C、牛首山郑和墓
    • D、浏家港
    • E、下关天妃宫

    正确答案:A,B,C,E

  • 第20题:

    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
    • B、明朝大臣刘大夏曾下令焚毁相关档案
    • C、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D、郑和曾七次下西洋

    正确答案:A,D

  • 第21题:

    下列有关郑和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他是回族人
    • B、他是太监
    • C、他共六次南下西洋
    • D、他的船队曾经到达过非洲

    正确答案:A,B,D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郑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
    A

    他是回族人

    B

    他是太监

    C

    他共六次南下西洋

    D

    他的船队曾经到达过非洲


    正确答案: D,B
    解析: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明代初年入宫为太监。他受明成祖派遣,率庞大船队出使海外,先后七次远航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郑和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他是回族人

    B

    他是太监

    C

    他共六次南下西洋

    D

    他的船队曾经到达过非洲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下列与郑和有关的遗迹位于南京的是()。
    A

    三汊河宝船厂遗址

    B

    三山街净觉寺

    C

    牛首山郑和墓

    D

    浏家港

    E

    下关天妃宫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