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的原则是()。
第1题: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古代,古人的“名”和“字”的区别是()。
第5题:
字是古人成年后取的别名,与名相表里,又叫“表字”。古代男子到20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要另取一个字。女子到了15岁许嫁时也要取字。
第6题:
简要介绍古人的名和字。
第7题: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8题:
“名”用于书信,“字”用于称呼
“名”用于未成年,“字”用于成年
“名”用于被长辈、上级称呼,“字”用于平被人之间礼貌地称呼
“名”用于未婚,“字”用于已婚
第9题:
第10题: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古人有名亦有字,名与字往往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周瑜,字是?;岳飞,字是?
第16题:
吴又可认为,治疗温疫应遵循的原则是()
第17题:
“先生名钧,字德衡”中古人的“名”一般在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母所命名。
第18题:
下列对名、字、号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第19题:
先表后里
先里后表
表里双解
疏利膜原、表里分消
第20题:
先名后字”
“先字后名”
“名字相应”
“避名立字”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