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杨树黑斑病病原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花生叶斑病(黑斑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花生整个生长季节皆可发生,但其发病高峰多出现于每造花生的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柄、托叶、茎杆和荚果均可受害。叶斑近圆形,黑褐色至黑色,直径1~5毫米不等,斑外黄晕不明显,但斑面病征呈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病菌分孢座)明显。叶柄、茎杆等染病严重时常变黑枯死。

  • 第2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病原:有性型:污黑腐皮壳属
    无性型:金黄壳囊孢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黑腐皮壳属)

  • 第3题:

    杨树飞的毛毛是什么?


    正确答案: 杨树的果为蒴果,是絮状,成熟时果实会干燥分裂;分成数瓣,种子便随之散出。在种子的基部围有一簇丝状长毛,这就是它的种子。

  • 第4题:

    菊花黑斑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菊花黑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腔胞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壳针孢属的菊针孢菌侵染引起的。病菌的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器内,分生孢子丝状、无色、以此侵染传播为害。病菌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4~28℃。
    症状:菊花黑斑病菌主要为害菊花叶片。叶片被害初期,出现褪绿色或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或黑褐色,直径5~10毫米。病斑大小颜色和菊花品种有关,有时多个病斑可互相连结成大斑块,后期病斑中心转浅灰色,散生不甚明显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但不脱落,严重时,仅留上部2~3张绿色叶片。
    发生规律:菊花黑斑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病叶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温度适宜是,分生孢子器于降雨后吸水溢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主要从气孔侵入,侵入植株后大约20~30天开始发病。潜育期长短与菊花品种、温度有关。高温时潜育期较短。本病在菊花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以秋菊发病最重。阴雨连绵、种植过密或盆花摆放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病害发生。连作或老根留种及多年栽培的菊花发病比较严重。
    防治措施:
    1.发现病叶,立即摘除。冬季深耕,埋除病叶,或轮栽。盆栽土应每年更换新土。
    2.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氮、磷、钾肥适当配合,防止植株徒长。及时排灌,促使植株健壮发育,提高抗病力。
    3.阴雨天则少浇或不浇水,避免当头淋水且勿使盆土和田间过湿;适当调整田间和盆距行向,保持通风凉爽的环境。
    4.选健康无菌苗作繁殖材料,若老株带菌,应选择远离母株的脚芽,并用药剂浸渍消毒。
    5.选用较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翻,更盆换土壤,并渗入砂质、营养土种植。盆土和田间、园圃土壤喷药消毒,可用50%复方多菌灵500~600倍液喷施,可减少病菌残存。
    6.发病期间喷洒杀菌剂,可选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 第5题:

    杨树黑斑病症状是什么?


    正确答案: 病斑出现在叶的正面,初为小圆形,后扩大至0.2-0.5mm,斑中央有乳白色胶粘状分生孢子堆。病斑多时,连成不规则的斑片。严重时,叶大部变黑枯死。

  • 第6题:

    杨树腐烂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科学造林和管理,提高树木生活力。
    (2)选用优良的造林树种。
    (3)化学治疗。

  • 第7题:

    填空题
    可能引起杨树溃疡病发生的病原为()、()。

    正确答案: 真菌,细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论述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一)、症状:
    1.树干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酒糟味
    2.病部失水下陷,龟裂,产生黑色小突起,在潮湿或雨后,挤出橘红色交织状物3.皮层糟烂,纤维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4.枯死或形成愈伤组织
    二)、病原:
    无性为半知菌亚门,黄金壳囊孢菌;有性为子囊菌亚门污黑腐皮壳菌
    三)、侵染循环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组织中越冬;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或死亡组织侵入;潜育期6-10天,有再次侵染。
    四)、发病条件:
    1.各地气温不同,发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不同
    2.弱寄生菌,只能侵害生长不良的树木,树势衰弱的树木
    3.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树皮薄容易侵入
    4.造林及管理情况、树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和病虫害危害
    五)、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康壮苗
    2.造林后加强管理
    3.改善林地及周围环境卫生状况
    4.避免使植物造成伤口,保护伤口
    5.化学防治多菌灵、甲基托布津200倍液、843康复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杨树黑斑病症状是什么?

    正确答案: 病斑出现在叶的正面,初为小圆形,后扩大至0.2-0.5mm,斑中央有乳白色胶粘状分生孢子堆。病斑多时,连成不规则的斑片。严重时,叶大部变黑枯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杨树黑斑病病原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半知菌亚门的盘二孢属(Marssonia)真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杨树灰斑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病原:东北球壳菌。(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座囊菌科球腔菌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十字花科黑斑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十字花科黑斑病主要为害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芜菁、芥菜、油菜等多种十字花科植物。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多从外叶或下部叶片开始发生,病斑淡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叶片上的病斑可以连片,严重的叶片枯死。多雨高湿有利于黑斑病发生。
    主要防治措施:
    (1)对种子要严格实行检疫。
    (2)建立无病留种田制度,确保种子健康无病。
    (3)发病初始病株应该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4)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5)药剂防治。选择杀菌药剂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以下哪种病害的病原是丝核菌?()

    • A、仙人掌茎腐病
    • B、菊花立枯病
    • C、月季黑斑病
    • D、水仙大褐斑病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葫芦岛地区秋天杨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


    正确答案: 是黄色
    入秋后气温降低并有霜冻发生,此时杨树叶内的叶绿素被破坏,叶黄素就显露出来,叶片呈现为黄色。

  • 第15题:

    杨树叶有大黑斑,内有白色的幼虫,它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叶片的大黑斑是杨白潜蛾造成的,里面白色的虫子就是其幼虫。该虫成虫是一种小蛾子,幼虫钻蛀于杨叶内危害。成虫体长3~4mm(毫米),体腹面及足银白色。头顶有1丛竖立的银白色毛。前翅银白色,近端部有4条褐色纹,后半部银白色;后翅细长,银白色,缘毛极长。老熟幼虫体长6.5mm,体扁平,黄白色。其危害特征是,幼虫孵出后潜蛀叶内,常有多条幼虫同时蛀食,蛀道扩大连成一片,叶面呈现大的黑斑块。严重受害的叶片大部分变黑、焦枯,往往提前脱落。在苗圃和幼林发生普遍。

  • 第16题:

    十字花科黑斑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十字花科黑斑病主要为害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芜菁、芥菜、油菜等多种十字花科植物。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多从外叶或下部叶片开始发生,病斑淡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叶片上的病斑可以连片,严重的叶片枯死。多雨高湿有利于黑斑病发生。
    主要防治措施:
    (1)对种子要严格实行检疫。
    (2)建立无病留种田制度,确保种子健康无病。
    (3)发病初始病株应该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4)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5)药剂防治。选择杀菌药剂防治。

  • 第17题:

    如何鉴别杨树黑斑病?


    正确答案: 该病在吉林省各地均有发生,危害杨树苗木、幼树叶片。通常在6月末幼苗长出3~4枚叶片时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9~10月为末期。鉴别方法为,被害杨树叶的背面有小黑点,逐渐形成黑斑。雨季时黑斑相互连片,迅速变黑并干枯脱落。受害严重的树木,全株形成光杆,梢部干枯。小叶及苗茎变黑全死,苗茎扭曲不直。

  • 第18题:

    填空题
    杨树花叶病是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是()

    正确答案: PMV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病原:有性型:污黑腐皮壳属
    无性型:金黄壳囊孢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黑腐皮壳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症状:
    光滑的树皮上产生水泡型溃疡,粗糙的树皮上产生水渍状病斑,后期失水下降,病健交界明显。后期下陷的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生长季节末产生有性子实体。
    病原:
    有性阶段:茶藨子葡萄座腔菌;无性阶段:小穴壳属bothiorella。
    发生发展规律:
    1.陕西每年两个高峰,5-6月,9-10月;2.具有潜伏生长现象;3.与品种,树势树皮含水量有关。
    防治:
    1.选育抗病品种(白杨和黑杨杂交);2干旱,冻害的预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如何鉴别杨树黑斑病?

    正确答案: 该病在吉林省各地均有发生,危害杨树苗木、幼树叶片。通常在6月末幼苗长出3~4枚叶片时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9~10月为末期。鉴别方法为,被害杨树叶的背面有小黑点,逐渐形成黑斑。雨季时黑斑相互连片,迅速变黑并干枯脱落。受害严重的树木,全株形成光杆,梢部干枯。小叶及苗茎变黑全死,苗茎扭曲不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杨树飞的毛毛是什么?

    正确答案: 杨树的果为蒴果,是絮状,成熟时果实会干燥分裂;分成数瓣,种子便随之散出。在种子的基部围有一簇丝状长毛,这就是它的种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葫芦岛地区秋天杨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

    正确答案: 是黄色
    入秋后气温降低并有霜冻发生,此时杨树叶内的叶绿素被破坏,叶黄素就显露出来,叶片呈现为黄色。
    解析: 暂无解析